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扶贫路上党旗飘
——岐山县枣林镇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北营村村民正在栽植白皮松。

  脱贫攻坚的陕西实践 亮点84
  记者 刘小成 通讯员 杨渊 韩鹏辉 文/图
  近日,在岐山县枣林镇北营村千亩白皮松产业园内,300多名群众精心栽植、浇水,脸上洋溢着愉悦表情。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维锋高兴地说:“我们支部引入农业公司参与产业扶贫。通过土地流转,全村400多户群众嵌入产业链中,年可实现土地租金和劳务薪金160多万元。”据了解,这是枣林镇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富人民的一个缩影。
  责任担当铸就攻坚铁军
  枣林镇9个村有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3户,24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97%。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包抓贫困村、贫困户,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判脱贫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夯实扶贫力量,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全镇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6名“第一书记”、19名驻村工作队员和243名帮扶干部,在帮扶工作中积极担当作为,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风采。
  支部建设点燃脱贫希望
  枣林镇党委在村“两委”换届中,拓展选人渠道,严格用人标准,选强配强村级班子。全镇9个村的支部书记履新6人,支委班子成员中致富能手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中青年干部占比达到42%,一批年富力强、敢于担当作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班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范家塬村13个村民组沿坡居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较多。今年,新的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积极整合贫困村经济合作社财政专项资金,以村级经济合作社为主体,依托本村土榨油非遗项目,投资40多万元,建成秦香土榨油生产线,日产优质食用油300多斤,产值近4000元,并吸纳了4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天收入70元。村经济合作社组织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提供油菜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收种,统一产品回收,统一加工增值,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照亮致富梦想
  枣林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全镇经济发展主要以建筑承包和劳务输出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面对这一现状,镇党委集结各方智慧,明确提出了“党建引领兴产业,建设农业示范园”的总体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该镇各村立足村情实际,着力打造扶贫产业品牌。今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全镇引进凯盛农业、绿源苗木、韩国曙光、鹦鸽谷樱桃等龙头企业,连片发展猕猴桃、花椒、油用牡丹、白皮松、洋葱等经济作物7600余亩,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有效把组织资源转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扶贫动力,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双向提升,相得益彰。截至目前,枣林镇全镇6个贫困村均已全部“摘帽”出列,499户1937名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