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延长:依托苹果产业 助推群众脱贫
采访团合影。
牛向阳 本报记者 张晓强 文/图
苹果是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也是扶贫攻坚的核心切入点。延长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北纬36度和东经109度之间,昼夜温差10度以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地酥脆、香甜可口。延长苹果由于口感好、无公害,多次获得中国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依托这一优势强势产业,延长县精准发力,围绕苹果产业,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果业富民乐章。
阿青村:“苹果+林下养鸡”
10月19日,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脱贫攻坚调研采访团前往位于延长县安沟镇东南部塬区的阿青行政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阿青村按照‘长期苹果+短期养鸡’的扶贫措施,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积极争取县信用联社、扶贫、水利等相关部门支持,建立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制度,2017年阿青村顺利通过国检、省检及第三方检查验收,成功‘摘帽’。”延长县委书记蔺治斌这样说。
已经脱贫的谭志革说:“我是2016年靠种植苹果产业脱贫的,目前有8亩苹果树,今年总收入达8万元以上。感谢政府好政策!”
采访中,安沟镇党委书记卫关钰告诉记者,阿青村苹果产业基础较好,全村果园1788亩,贫困户人均苹果面积2.24亩,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600元。
县上对未建立长效产业的农户注入人均不低于6000元的扶持资金,给每亩果园补助1000元建防雹网。今年,又在村上建设小型制冷果库,进一步巩固提升群众苹果产业发展。此外,在县信用联社的协作配合下,阿青村建成了信用村,为30户贫困户发放信用贷款150万元,落实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为23户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115万元。
“我们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村党支部领办果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物资统购、销售储藏等服务,村上联系多海兴恒种植养殖合作社,支持30户贫困户发展果园林下养鸡,每户养鸡50只左右,由合作社提供日常防疫和技术服务,并签订收购合同,每年可为农户增收3000余元。”驻村第一书记汆春妮说。
中果生态农业:小苹果大产业
延安中果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雷银房总经理介绍,2016年以来公司依托苹果产业,帮扶延长县1171户产业贫困户脱贫致富。据统计,贫困户苹果增产8.9%,贫困户直接增收节支441.4万元,户均2850元。
2014年7月,该公司成立党支部、工会和妇女组织。延长县老区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强说:“延安中果公司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农场党组织上联党委政府,下联会员群众,外联销售市场,改变了以往农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自我摸索的固有模式,带领群众共同闯市场、抓生产,提高服务、促进增收,为县域农业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该公司支部确定了“金果富民”计划,从苹果生产管理入手,产前推行苹果标准化管理,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和公司标准的苹果,确保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产中规范苹果储藏和加工,产后做好苹果销售和服务,最终形成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2016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353万元,实现利润330万元。2017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460万元,实现利润340万元。
据了解,该公司注重加强电子商务建设,积极落实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暨扶贫攻坚方案》,引进4.0苹果智能分选线一条,完成了中国证监会国内首个苹果期货交割仓库落地,今年5月实现首单延长苹果期货交割。
瓦村:主副业结合脱贫快
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从贫困大村到产业大村,该村的致富秘籍到底是什么呢?
黑家堡镇党委书记李建刚告诉记者,瓦村坚持把发展短平快增收产业与长期致富产业相结合,利用长效产业补助金,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在村里建设拱棚种植香菇、西瓜等作物,走出了一条以棚栽、苹果为主导,养猪、发展香菇为补充,主副业同步的脱贫路子,确保贫困户能脱贫、不返贫。
同时,他们依托优势,通过采取土地流转、配齐水电路设施、贴息贷款扶持、分户承包经营等多种措施,扶持12户贫困户养猪,户均养猪8头以上,3户养牛,20户发展香菇,实现当年增收。
光伏扶贫是国家确定的精准扶贫工作之一,2017年,延长县首批光伏扶贫71.145兆瓦项目启动实施。结合电网结构、重点用能产业(企业)布局及项目选址用地区块分布实际,将71.145兆瓦指标分解为四个子项目具体实施,分别是延安能源44.145兆瓦户用及村级电站、延安能源40兆瓦集中式电站、延长群鑫17兆瓦项目和延长久久10兆瓦项目。这一项目可为该县近40%的贫困户每年每户收入3000元左右,并持续受益20年。
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延长久久1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占地面积352亩,项目可帮扶周边贫困户332户。通过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该村由过去的班子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如今的先进典型示范村,由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产业大村,由过去的脏乱差村,变成了全县的美丽宜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