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喜迎农民节 产业话丰收

    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供港蔬菜产业示范园。
    太白县桃川镇冰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太白海升现代莓类产业园。
    太白高山蔬菜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边浩 韩小珍 文/图
  清香的百合花、美丽的金鸡菊、紫色烂漫的马鞭草、还有雅致的格桑花……九月的太白,各色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让来这里旅游的人们体验着飘然若仙般的淡淡秋意。
  太白县位于秦岭西部,因境内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县城海拔1543米,为陕西的最高之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无工业污染,绿色植被覆盖率95%。“长冬无夏,春秋相连。”这样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之成为全国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最佳生长区之一,也造就了蔬菜成为太白县最大的特色优势产业。
  高山绿色蔬菜走向海内外
  高山蔬菜又叫“补淡蔬菜”,生长于高海拔山区,收获期在6月至10月,刚好填补川塬地区蔬菜夏秋的补给淡季。高山气候日夜温差大,所产蔬菜质量上乘,绿色又健康,深受消费者欢迎。经过30余年的发展,太白蔬菜品种已多达28大类390余种,17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和欧盟、美国有机认证,10个蔬菜品种获得有机认证,12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93个,“太白甘蓝”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太白山”、“蓁绿”、“雪太”牌蔬菜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发展特色产业,就是为了鼓起农民“钱袋子”。太白县狠抓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多次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接,全面开展出口蔬菜基地备案、蔬菜生产GAP认证、生态原产地认定、蔬菜质量监管等相关工作,并取得了蔬菜出口及供港澳基地备案证书。目前,太白县出口蔬菜基地已登记备案1.5万亩,出口水果基地备案419亩,开展GAP认证3212亩,建成蔬菜出口加工厂2个,有7个园区取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登记备案,与3家企业签订高山蔬菜供港澳协议。今年7月13日,首辆满载太白县高山蔬菜的冷藏车抵达香港,开启了为香港同胞提供更多新鲜蔬菜的新途径。
  蔬菜产业的发展,让群众致富,幸福指数也随着提高了。据统计,太白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45万吨,产值突破4.5亿元。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73%的农民收入来源于蔬菜。咀头镇塘口村的支柱产业是高山有机蔬菜,记者了解到,通过种植,许多村民实现了买房、买车,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高山莓类成为产业转型“新引擎”
  高海拔的太白县不仅能种蔬菜,还培育出了稀罕的莓类作物,树莓就是其中一种。2016年,由全球最大浓缩果汁企业海升集团斥资精心打造的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在县城附近的拐里村建成,该园区占地面积608亩,有设施育苗、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检测和观光采摘等五大功能区,当年8月份便迎来了首个采摘季。
  金秋九月,多数地区的草莓早已过了采摘期,但是在太白县,喜欢吃草莓的游客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草莓,还可以自己进园区采摘,感受劳动的乐趣。9月14日,记者在海升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内见到了带家人来采摘的张先生,他告诉记者,因为爱人和孩子都喜欢吃草莓,这个季节在超市和市场又买不到,所以示范园建成后,他便每年带家人过来采摘。记者现场了解到,该园区的草莓、蓝莓均为无土栽培,果实高度与人体高度相同,人们可一边行走,一边采摘,不用弯腰。
  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和发挥丰富的台塬耕地资源,打造“中国蓝莓之都”,大力发展高山莓类产业,太白县引进支持海升集团建成拐里村莓类种植608亩、杨下村蓝莓种植基地600亩、六家村草莓育苗基地200亩,三大莓类产业基地组成了占地1048亩的莓类产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莓类2200余亩,实现亩产值18万元以上。莓类产业的引进,为调整太白县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中蜂产业帮助农民奔上“致富路”
  今年8月23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黎九州研究员,在太白县鹦鸽镇鹦鸽街村委会,为全镇养蜂农户成功举办了中蜂养殖培训班。
  培训班上,黎九州研究员介绍了太白县鹦鸽镇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对蜂蜜的种类、品质、销售前景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村民在养蜂中遇到的跑蜂、烂子病等具体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并鼓励村民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更新养蜂技术,学习蜜蜂生物学特性,提高蜂蜜产量,壮大秦岭养蜂产业。
  小蜜蜂撬动大产业,太白土蜂蜜色纯味正、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太白县发挥资源优势,以打造“中国蜜都”为目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两年内全县发展中蜂5.97万箱,发展养殖大户184户,100箱以上养殖示范场30多个,发展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47家。
  冰葡萄产业异军突起
  如今,葡萄酒文化已渐渐渗透到国人的生活中,摇摇酒杯、闻闻香味、谈谈口感、聊聊葡萄产国产区已成为一种时尚与风雅。
  今年3月,太白县引进西安葡萄研究所,在桃川镇启动了冰葡萄生产加工项目。目前,已建成冰葡萄种植基地500亩,引进栽植户太9号和10号6万余株。据介绍,该项目将进一步扩张种植规模,引导发展冰葡萄种植,建成年生产冰酒500吨的加工厂。同时,以三产融合为抓手,把桃川等镇打造成冰葡萄特色产业名镇。
  一年可以连续结5茬果子,鲜果可供5个月,但是冰葡萄的生产,对气候要求非常苛刻,必须在气温零下8摄氏度时才可以采摘。项目建设初期,太白县农业局便协调县气象局在项目周边建立了6座气象站,随时观察气象动态,为应对天气变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据了解,冰葡萄生产基地落户太白县,对该县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休闲农业、产业脱贫等方面将带来助推式的发展。
  政策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剂”
  太白县柴胡山村位于鹦鸽镇镇区北入口,为药王谷风景区所在地,是太白山古道登山口之一。全村7个小组174户666人,耕地1804亩,林地13853亩。主导产业以核桃、板栗、中药材和旅游业为主。近两年来,该村以农民为载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企业为龙头,抓住“三变”改革契机,先后以集体资产入股、土地资源入股、财政资金入股等形式助推群众增收。记者了解到,组建柴胡山村食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去年一年,仅食用菌一个产业,全村44户贫困户已兑现每股分红850元。
  为全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增收致富,太白县针对产业大户制定出台了《太白县蔬菜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太白县特色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等,将扶持政策作为加速乡村振兴的“助推剂”、破解产业脱贫的“金钥匙”。用政策引导,激发产业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多元化增收。
  “你看,那片地是我种植的核桃,树下我全种植的柴胡,今年的长势特别好。还有那边,我养殖的中华蜂也已经从十几箱繁衍了六十多箱了。”老张高兴地说到。通过政策帮扶,不仅让鹦鸽镇梁家山村五组的张根喜老人一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老张还带动全村农户发展养殖土蜂,并主动当起了大家的技术顾问,成了梁家山村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