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公仆初心永不变
——汉阴县东河村“第一书记”戴福琴工作小记
    戴福琴在帮村民收割稻谷。
 
  通讯员 吴静文 文/图
  秋日艳阳高照,正是稻谷和玉米丰收的时节,在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的田埂间和小路上,随处可见一个戴着草帽、个子瘦小的女人身影,村民一看那匆忙的步子,就知道是村上的“第一书记”戴福琴。今年春天,戴书记发展村民种植的500亩有机水稻和50亩甜玉米目前已经成熟,生怕错过了收获期影响收入,她比村民都着急,天天抽空去田间地头转转,提醒村民趁着天气好,赶快收割晒干。
  产业发展是关键
  戴书记除了负责村党建工作,还负责产业建设工作。东河村离县城30多公里,离漩涡集镇7公里,全村两山夹一峡,就如一个大大的“V”字形,整村没有一处平地。就连村部都只能建在峡沟底的一处护岸边,这样的地理位置,要发展实在是不容易。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规划,全县狠抓产业发展,开展镇园产业联盟签约活动,戴书记抢抓机遇,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商量谋划,召开群众会和党员代表大会,大力宣传县上产业奖补办法和优惠政策,并带着帮扶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又多次与兴鑫米业、聚源公司、民康公司、小仓公司负责人对接、沟通,争取到5家公司在东河村建立发展基地。成立了漩涡镇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漩涡镇天保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910亩,付流转费24万余元。种植有机水稻500亩、甜玉米50亩、杭白菊50亩、白芨50亩、中药材260亩,并带动60余户贫困户就近务工。还向自己的单位县农林科技局积极联系,为东河村争取到5万元产业发展基金。
  精准帮扶最重要
  五组的刘恩义今年48岁,腿部残疾,两个儿子分别上六年级和初一,一家三口人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矮小屋子里。两次群众评议时,都因为刘恩义享受了低保而没能纳入贫困户系统。戴书记把刘恩义的家庭情况向联镇县级领导做了汇报,请领导们亲自到刘恩义家查看核实,又在群众中做工作,终于把他纳入贫困户,享受了危改政策。
  目前,刘恩义住上了有专用厨房和卫生厕所的新房,并养了4头猪、2只羊、30多只鸡,还获得产业奖补2050元。在东河村新民风表彰会上,刘恩义被评为“身残志坚”标兵。他对两个孩子说:“我们这辈子遇上了好人啊!要不是戴书记,哪里能住上新房子,牲畜也没地方养,这辈子报答不了她,下辈子都要报答她。”
  为了大家舍小家
  “妈妈,你啥时候回来?我还有两天就要回学校了。”暑假结束前,戴书记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不知道如何回答,放下电话,泪流满面。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右眼因故失明,坐车严重晕车),而且村部没有通公交车,回家十分不便。整个暑假,她只回家一次,陪女儿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坐最早的班车赶在8点之前到了村上,没能为女儿做一顿饭。“我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妻子、儿媳的职责。平时,当老师的丈夫吃住在学校,80岁的老母亲只有自己照顾自己。”说起这些,戴书记眼里充盈着泪花。
  村里群众说:“戴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也是我们大家的亲人,我们有任何困难,她都当成是她自己的事,有这样的村干部,我们心里是踏实的,我们希望她回家,可又害怕她回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