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看吃样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商州 李一峰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吃。吃是一种需要,一种文化;吃是人的根本需要;吃既是传统文化,又是新颖文化。吃,每天在继续,每天都是新的。
  改革开放前,大锅饭时期人们吃不饱饭。著名作家贾平凹曾有诗云:
  《题三中全会以前》
  在中国
  每一个人遇着
  都在问:
  “吃了?”
  这首诗选自贾平凹《空白》一书,体现了吃在当时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最大成果,首要的是“解决了十多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即解决了温饱。
  过去,山里人终生钻在山里,过着贫苦闭塞的生活,冬天有柴火烤暖、平时有粗粮吃,就感觉是最幸福的了。商洛山里就流行顺口溜:“洋芋湖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是我。”又说:
  门前山身后山,靠山吃山;
  门前河身后树,没鱼砍树。
  住在山窝窝,
  出门就爬坡,
  吃的没着落,
  一年到头爬山坡,
  土里刨食苦难说,
  早饭出门晚日落,
  紧紧巴巴把年过。
  过去常听农村长辈们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要想日子过得有办法,吃穿不愁,就得勤劳。而童年的我们只知道“猪八戒能吃,孙悟空能干”。过去谁好逸恶劳、贪图吃嘴,被叫做“吃货”“草包”“猪八戒”:草包肥大汉,能吃不能干。
  现在,“吃货”竟然成了褒义词。吃货,一词被广大美食爱好者广泛传播,用于自称和互称。他们是凡间的美食家,使生活充满了希冀。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商洛人三餐饮食主要为面食和玉米稀饭。饮食结构比较简单,以面和米为主食,蔬菜居多,肉类作为点缀。在商洛,主食有面食、米饭、包谷糊汤三大类,小麦和大米成为细粮,也就是俗称的白米细面,玉米和豆类食物成为五谷杂粮。
  在过去,人们判断一个家庭贫穷或富裕,就看饮食结构中细粮和粗粮所占的比例,吃细粮多的便被认为是富裕的。米饭最早被称为“干饭”,因为商洛几乎不产水稻,所以米饭就是最精贵的食物,一般只有在过节或者有贵客时才能吃得上,现在已经是很平常的主食了。面食主要以饺子和捞面为上,蒸馍和锅盔也是家常饭。玉米是商洛的主要农作物,包谷糊汤曾被看作商洛人的命饭,在一些深山区流传着“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说法,玉米面还可以蒸、烙成包谷面馍,还可做搅团和鱼鱼儿。
  平常饮食,商洛模糊、商州糊汤面、洛南模糊面比较普遍。有云:
  模糊就酸菜,
  滋味嘹的太。
  吃肉吃米吃面,
  不如湖汤就酸菜。
  商洛席口,以商洛十三花、商州大烩菜、商芝肉、八大件子菜系闻名;八大件为四荤四素,再加八个热菜。说起吃饭吃席,有两个老者闲谝帮子:
  过去没有啥吃的,现在吃的啥都有。
  过去碗里稀汤汤,现在碗里稠粑粑。
  过去吃肉很少,现在吃肉都腻。
  过去喝汤吃腌菜,现在吃肉喝好酒。
  过去碗里照影影,填饱肚子就行;
  现在吃菜讲营养,吃饱更要吃好。
  过去是素席,现在是肉席。
  过去自己做席,现在饭店包席。
  过去主要靠吃粮,现在主要讲吃菜。
  过去吃不好,现在吃不了。
  过去给人一块馍一碗饭感恩,
  现在人们吃好的酒席很平常。
  过去抢吃席,吃好的喝辣的,是稀罕差事;
  现在请吃席,嫌腻酒嫌费时,推着不想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