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秦岭明珠 灵秀商州
——商州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眸
    沙河子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

    贫困户卢桂珍兴奋地说:“这就是我将要搬迁的新房”。
    木耳种植户。
    药农笑了,贫困帽掉了。
    秦岭最美是商洛。
  文/张碧祥 杨永良 图/阮世喜
  商州,位于华夏龙脉—秦岭南麓腹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淮南北自然分界线,怀抱丹江,东邻楚豫,西控关胧,北通潼华,拥“四塞之雄”、“上游之胜”。全区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50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55万。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自此拉开。次年1月,中共商县县委、县政府开始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延续20多年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和“大锅饭”分配形式。从此,两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商州始终坚持第一要务抓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全区生产总值在40年间实现大幅跨越,由1978年的79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53.5亿元,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0.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二、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55∶22∶23,发展到2017年的9.3∶45.4∶45.3。
  工业比重持续上升,随着近年来林强电缆、跃迪电动客车、比亚迪、陕西锌业、森弗等骨干企业新上项目投产达效,荆河现代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明显,规上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385.4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7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555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19.31亿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23.4%,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66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7530万元,增长55.6倍,年均增长10.9%。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1978年以来,道路建设全面加快,改造、修建312国道、307省道、203省道等4条等级公路207公里。西合铁路、榆商高速、沪陕高速、福银高速贯通全境,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邻县、邻省联系更加紧密,成为陕东南重要交通枢纽。
  2017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583公里,是1978年的143倍。撤地设市后,市、区合力共建,相继实施完成江滨大道、丹江公园、江南小区、西片区开发、金凤山公园、商鞅广场、商州路贯通、物流园、休闲园、威尼斯水城、丹江水域治理等40余项兴市重点工程建设。
  近年来,商州作为商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的主核心板块,龟山大道、环城北路、商鞅大道、西街、莲湖东侧、朝阳片区、“四大门户区”改造、金凤新区、万达广场、商丹一级公路、北高速出口景观提升、东新街改造提升、城区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特色商业街、南秦新区、环城南路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沙河子国家级重点镇及大荆、腰市、北宽坪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4.2%。蟒岭绿道成功创建为AAA级景区,江山、王山底、何家塬等一批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商州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生态保护深入人心 山水田林更加秀美
  2001年8月商州撤市设区以来,从确立“科技先导、结构调整、开放带动、生态兴区”四大战略,到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产业富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五大战略,再到提出生态、人文、法治、小康“四个商州”建设奋斗目标,商州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作为一条红线贯彻始终,坚定不移强力推进。蒿坪沟、引寺沟、刘河、三十里铺、张峪沟、丹江源、龙王庙、柳家沟、小赵峪等30多条小流域得到全面治理。
  扎实开展“防污治霾·保卫蓝天”等专项行动,实施长防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中幼林抚育项目、水杂果基地建设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新一轮丹江流域污染防治等20多个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区活立木蓄积达68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6%,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低于控制指标,空气优良天数达331天,排名全省第一,“商洛蓝”成为商州名片和网络热词享誉省内外,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商州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8元增加到2017年的28250元,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4元增加到2017年的8975元,增长61倍,年均增长14%;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53.1平方米、42.4平方米。全区拥有手机22万部,平均2.5人拥有一部手机。
  坚持以扶贫工作总揽全局,先后实施救济扶贫、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整村推进、综合开发扶贫,全区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用健康、教育、金融、就业、兜底等一揽子扶贫政策,两年多时间,全区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1.42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6.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84%。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和基层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同时持续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建成镇办中心幼儿园19所,区高级中学新建校区、秦韵教育城加快推进,思源实验学校、第三小学、第二幼儿园、第一小学商洛技校教学部、第二小学综合楼建成使用,城区新增学位1000余个,群众入学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先后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以及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省级创业型城市、陕西省“双高双普县(区)”、省级平安区等10余项荣誉。
  经过40年发展,今日的商州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瞄准“生态商州、人文商州、法治商州、小康商州”目标,持续加压奋进,全速追赶超越,必将在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商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