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住房就业,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攻坚的陕西实践 亮点33
  本报记者 姚远
  宁强县推出移民“搬迁致富贷”政策,在减轻群众住房资金压力的同时,还大力促进产业帮扶,甚至把社区工厂建在移民安置点附近,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8月11日,记者赶赴宁强县,对此进行了走访。
  2015年,宁强县民生工程——陕南移民搬迁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宁强县扶贫开发公司联手推出《移民搬迁致富贷管理办法》,率先展开“移民搬迁致富贷”;县政府出资成立“移民搬迁致富贷”专项担保基金,提供个人13万元以下,5年保、免抵押贷款,为企业提供300万元以下,3年期内的“企业+搬迁户+担保”贷款模式。
  在宁强县康和农业合作社,70个移民搬迁户长期在示范园打工。前些年,因遭受洪水侵袭,产业发展受创,宁强信合及时发放“移民搬迁致富贷”,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在大安镇甘溪沟村,村民祝建华和黄倩,每户获得贷款13万元,发展香菇产业。现如今,年净收入达到7万元。祝建华说:“全靠这笔贷款,让我们祖祖辈辈住在山坳里的穷人,重新拾起了致富的信心。”移民搬迁户张某某从山里搬到青木川镇上,想依托旅游资源自建房屋经营家庭旅馆,但装修和经营资金缺口大。此时,青木川信用社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介绍“移民搬迁致富贷”政策,通过考察论证,及时发放10万元周转资金,张某某农家旅馆经营得顺风顺水,成为当地“能人”;金牛新区移民安置点和二道河社区居委会羌秀学校,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把社区工厂打造成脱贫奔小康、创业就业、智志双扶的培训基地和妇女之家创业示范基地。
  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宁强县积极探索易地搬迁“安置点+10”思路,全县计划建设13个社区工厂,其中5家社区工厂建成并投产运营,3家正建设当中,还有5家正在招商引资商谈。
  据了解,省联社汉中办事处先后推出“精准脱贫贷”“移民搬迁致富贷”“产业贷”“光伏贷”等产品,推行“5321”金融扶贫贷款模式(即“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县建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发放“移民搬迁致富贷”160余笔8966万元,带动搬迁户小微企业、合作社就业20000人,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至3000元之间。截至7月末,汉中市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20.9亿元,其中个人扶贫小额贷款18.8亿元,产业贷款2.1亿元,占全市总额的95%以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