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挪穷窝”“拔穷根”幸福的日子唱着过
脱贫攻坚的陕西实践 亮点31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铜川市印台区移民搬迁、避灾搬迁、安置就业式的融合安置点,成为脱贫安置的一大亮点。近日,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就融合安置,保障脱贫模式进行采访。
印台区红土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可算作是印台区融合安置点最早建成并竣工的。安置小区内,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面,一幢幢规划整齐的崭新楼房,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小区绿化……掩映在蓝天白云之间,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
已搬入新家的贫困户王拴牢满脸笑容,高兴地说:“自己掏了一万元,就住上了设施齐全的房子,小区环境优美,有文化广场、图书室、卫生室,我是搬进了幸福窝了。”
在王拴牢新家里,记者看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家人脸上洋溢着感谢、满足、幸福的笑容。
王拴牢是孙家贬村的贫困户,也是红土移民搬迁安置对象,王拴牢妻子长年患病。村里帮他家栽植了7亩苹果树,并长期雇用他为肉兔饲养员,加上他每年领到660元的入股分红,足够他和老伴的日常开支,也方便照顾孙子。今年58岁的王拴牢每每提到现在的工作,很是满意。
随着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建成,群众更加乐意在附近务工,离父母子女近一些,不再在外奔波。这也是印台区安置点做的最实的一件事。搬得出,能就业,完成了贫困户搬迁再就业的宗旨。
近年来,印台区始终将扶贫对象脱贫就业增收作为搬迁工作的“落脚点”。制定了《铜川市印台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脱贫工作方案》,成立了搬迁就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镇办主体统筹、部门多点发力”的工作思路,采取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兜底保障、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分类施策,形成部门合力、政策叠加。出台了《印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脱贫“两清单一平台一会议”制度》,初步制定了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脱贫“菜单”,确保人房对应、户业相符。
目前,所有搬迁户均参加了合作社入股分红,其中178人在安置点周边实现了就近就业,548人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就业,47户通过发展致富产业,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目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区易地移民搬迁1338户4279人,其中扶贫搬迁836户2590人,避灾搬迁502户1690人。将实现所有贫困户搬入安置点,实现脱贫再就业的发展目标。
印台区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搬迁户的技能培训,同时联系安置点周边50米以内的超市、医院、学校等十余家企业与安置点的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确保贫困户搬迁后收入持续增长,彻底解决“挪穷窝、拔穷根”问题,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铜川市印台区移民搬迁、避灾搬迁、安置就业式的融合安置点,成为脱贫安置的一大亮点。近日,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就融合安置,保障脱贫模式进行采访。
印台区红土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可算作是印台区融合安置点最早建成并竣工的。安置小区内,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面,一幢幢规划整齐的崭新楼房,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小区绿化……掩映在蓝天白云之间,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
已搬入新家的贫困户王拴牢满脸笑容,高兴地说:“自己掏了一万元,就住上了设施齐全的房子,小区环境优美,有文化广场、图书室、卫生室,我是搬进了幸福窝了。”
在王拴牢新家里,记者看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家人脸上洋溢着感谢、满足、幸福的笑容。
王拴牢是孙家贬村的贫困户,也是红土移民搬迁安置对象,王拴牢妻子长年患病。村里帮他家栽植了7亩苹果树,并长期雇用他为肉兔饲养员,加上他每年领到660元的入股分红,足够他和老伴的日常开支,也方便照顾孙子。今年58岁的王拴牢每每提到现在的工作,很是满意。
随着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建成,群众更加乐意在附近务工,离父母子女近一些,不再在外奔波。这也是印台区安置点做的最实的一件事。搬得出,能就业,完成了贫困户搬迁再就业的宗旨。
近年来,印台区始终将扶贫对象脱贫就业增收作为搬迁工作的“落脚点”。制定了《铜川市印台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脱贫工作方案》,成立了搬迁就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镇办主体统筹、部门多点发力”的工作思路,采取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兜底保障、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分类施策,形成部门合力、政策叠加。出台了《印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脱贫“两清单一平台一会议”制度》,初步制定了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脱贫“菜单”,确保人房对应、户业相符。
目前,所有搬迁户均参加了合作社入股分红,其中178人在安置点周边实现了就近就业,548人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就业,47户通过发展致富产业,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目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区易地移民搬迁1338户4279人,其中扶贫搬迁836户2590人,避灾搬迁502户1690人。将实现所有贫困户搬入安置点,实现脱贫再就业的发展目标。
印台区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搬迁户的技能培训,同时联系安置点周边50米以内的超市、医院、学校等十余家企业与安置点的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确保贫困户搬迁后收入持续增长,彻底解决“挪穷窝、拔穷根”问题,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