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厚植脱贫良方 共奔小康梦
技能培训助力困难家庭走上致富路。
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亭口镇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
发展中的亭口镇。
通讯员 刘俊龙
近年来,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深挖切入点、多策并举,精准施策,坚持“扶志”“扶智”并行,文明家园共建,促使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新时代唱响“主旋律”
在长武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指导下,亭口镇党委、政府结合该镇实际,通盘谋划,精心绘制出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规划图”。按照一年建示范,三年都达标,补齐短板、建强优势,分层次推进全镇33个行政村“十个一工程”达标的目标任务,在各村打造文化街;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文化馆在全镇各村开展文化下乡10余场,播放电影60多场次,联合医院组织专家义诊36次,组织广场舞比赛4场。
高标定位,超前规划,先行先试“探新路”。该镇从2016年开始,将4个村作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建成了水、电、路、讯、排污、绿化、电商等一应俱全的柴厂绿色社区、宇家山生态观光社区、二厂、西塬美丽乡村。整合资金1300余万元,打造了诗意川丰、绿色西塬、文化二厂的美丽乡村品牌,积极引领各村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帮扶帮建“齐发力”。该镇通过积极联系县级帮扶单位、驻镇企业、社会各界开展捐赠活动,在全县率先实现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村文化活动健身广场“三个全覆盖”。运用各类资金,硬化村主干道11.86公里,排水渠12.6公里,路灯547盏,绿化12300株,配置垃圾周转箱56个,垃圾填埋场3处,氧化塘3处,建成“双漏斗”卫生厕所528座,日处理污水3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自来水、生活用电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村卫生室实现了33个行政村全覆盖。
表彰会传播“正能量”
发挥“好人”效应,引发心灵共鸣。近年来,该镇先后表彰奖励“身边好人”230余人,组织宣讲50余次,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感受文明力量。
强化示范引领,树好价值导向。在全镇33个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和奖励活动。去年以来,对评选出的3个重点村和46户十星级文明户给予了每村5000元、每户500元的奖励。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实现全镇道德讲堂、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每年在全镇开展寻家训、塑民风活动。今年以来,共征集优秀家训家风28条。
通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建设和浓厚的文明道德氛围,助推了脱贫攻坚贫困户识别、低保户评议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等靠要”思想和“懒汉”心理被摒弃,“政策积极扶、干部热心帮、群众决心干”的良好氛围不断涌现。
用心扶激发“精气神”
长武县亭口镇总人口5.2万人,农业人口3.3万人。2017年初,共有贫困村1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801户5868人,未脱贫841户2551人。2017年实现了171户615名贫困群众脱贫、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良好局面。
该镇对确定出的96名贫困户对象,由各科级领导负责包扶3户、各包村干部包扶2户,夯实了扶贫扶志工作责任。通过每月组织学习会和召开扶贫扶志工作现场会等方式,促进各村之间相互学习,进一步点燃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脱贫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该镇积极利用各种媒体推送近百期的《脱贫攻坚亭口在行动》、《第一书记风采》、《脱贫路上向“我”看齐》等专题宣传。同时对涌现出的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孔庆海等先进人物的脱贫事迹和典型脱贫故事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通过举办脱贫攻坚文艺晚会、组织专题宣讲,开展道德评议、脱贫户代表介绍过自己的脱贫经验等,逐步实现了贫困家庭由过去的“抬着走、扶着走”向“跟着走、自己走”转变。
通过在全镇范围建立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愿望等类型的台账,2017年全年共开发36个特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扶志扶智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同时组织开展贫困户就业培训5期,推荐5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未就业大学生、8名在村贫困人员到企业应聘任职。
此外,该镇还有针对性地举办苹果、花椒、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贫困户1023余人次。
在签订分红协议时,该镇将贫困户参与村级建设、产业发展、村级环境保洁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考核积分作为年末分红的必选项纳入到乡规民约当中,有效杜绝了不劳而获的现象发生。
近年来,该镇全体帮扶干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交朋友、认亲戚、作家人,突出情感帮扶,扎实开展“六必访”活动,拉近了与贫困群众的距离和无缝对接,提升了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亭口镇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
发展中的亭口镇。
通讯员 刘俊龙
近年来,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深挖切入点、多策并举,精准施策,坚持“扶志”“扶智”并行,文明家园共建,促使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新时代唱响“主旋律”
在长武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指导下,亭口镇党委、政府结合该镇实际,通盘谋划,精心绘制出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规划图”。按照一年建示范,三年都达标,补齐短板、建强优势,分层次推进全镇33个行政村“十个一工程”达标的目标任务,在各村打造文化街;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文化馆在全镇各村开展文化下乡10余场,播放电影60多场次,联合医院组织专家义诊36次,组织广场舞比赛4场。
高标定位,超前规划,先行先试“探新路”。该镇从2016年开始,将4个村作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建成了水、电、路、讯、排污、绿化、电商等一应俱全的柴厂绿色社区、宇家山生态观光社区、二厂、西塬美丽乡村。整合资金1300余万元,打造了诗意川丰、绿色西塬、文化二厂的美丽乡村品牌,积极引领各村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帮扶帮建“齐发力”。该镇通过积极联系县级帮扶单位、驻镇企业、社会各界开展捐赠活动,在全县率先实现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村文化活动健身广场“三个全覆盖”。运用各类资金,硬化村主干道11.86公里,排水渠12.6公里,路灯547盏,绿化12300株,配置垃圾周转箱56个,垃圾填埋场3处,氧化塘3处,建成“双漏斗”卫生厕所528座,日处理污水3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自来水、生活用电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村卫生室实现了33个行政村全覆盖。
表彰会传播“正能量”
发挥“好人”效应,引发心灵共鸣。近年来,该镇先后表彰奖励“身边好人”230余人,组织宣讲50余次,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感受文明力量。
强化示范引领,树好价值导向。在全镇33个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和奖励活动。去年以来,对评选出的3个重点村和46户十星级文明户给予了每村5000元、每户500元的奖励。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实现全镇道德讲堂、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每年在全镇开展寻家训、塑民风活动。今年以来,共征集优秀家训家风28条。
通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建设和浓厚的文明道德氛围,助推了脱贫攻坚贫困户识别、低保户评议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等靠要”思想和“懒汉”心理被摒弃,“政策积极扶、干部热心帮、群众决心干”的良好氛围不断涌现。
用心扶激发“精气神”
长武县亭口镇总人口5.2万人,农业人口3.3万人。2017年初,共有贫困村1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801户5868人,未脱贫841户2551人。2017年实现了171户615名贫困群众脱贫、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良好局面。
该镇对确定出的96名贫困户对象,由各科级领导负责包扶3户、各包村干部包扶2户,夯实了扶贫扶志工作责任。通过每月组织学习会和召开扶贫扶志工作现场会等方式,促进各村之间相互学习,进一步点燃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脱贫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该镇积极利用各种媒体推送近百期的《脱贫攻坚亭口在行动》、《第一书记风采》、《脱贫路上向“我”看齐》等专题宣传。同时对涌现出的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孔庆海等先进人物的脱贫事迹和典型脱贫故事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通过举办脱贫攻坚文艺晚会、组织专题宣讲,开展道德评议、脱贫户代表介绍过自己的脱贫经验等,逐步实现了贫困家庭由过去的“抬着走、扶着走”向“跟着走、自己走”转变。
通过在全镇范围建立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愿望等类型的台账,2017年全年共开发36个特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扶志扶智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同时组织开展贫困户就业培训5期,推荐5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未就业大学生、8名在村贫困人员到企业应聘任职。
此外,该镇还有针对性地举办苹果、花椒、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贫困户1023余人次。
在签订分红协议时,该镇将贫困户参与村级建设、产业发展、村级环境保洁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考核积分作为年末分红的必选项纳入到乡规民约当中,有效杜绝了不劳而获的现象发生。
近年来,该镇全体帮扶干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交朋友、认亲戚、作家人,突出情感帮扶,扎实开展“六必访”活动,拉近了与贫困群众的距离和无缝对接,提升了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