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曾仁贵:把好政策留给需要的人
通讯员 李立 记者 李冀安
72岁的曾仁贵是汉阴县铁佛寺镇共同村一组村民,与70岁的妻子王良翠以务农为生,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但曾仁贵夫妇并没有依赖国家扶贫政策,而是从自身出发,通过搞养殖勤劳致富。
曾仁贵夫妇买了牛崽、乌骨鸡苗、猪苗,为了搞好养殖,曾仁贵几乎每天都在山林田间放牛、喂鸡,曾仁贵的妻子起早贪黑去坡上打猪草,捡柴火。仅一年时间,老两口养的牛、乌骨土鸡,土鸡蛋在全村乃至全镇都有很好的口碑。那一年,老两口不仅增加了6000千元的收入,还成为全村远近闻名的养殖能人、自力更生的榜样。
“别看我70多岁了,其他的搞不了,养牲口我们老两口还是能行的。我是贫困户,但自家的日子不能全靠政府,国家给了好政策,我们就得动起来。”这是曾仁贵常常与乡亲们干活时说的话。
2015年4月,曾仁贵妻子王良翠因摔伤至全身多处骨折,老两口的养殖事业也全落在曾仁贵一个人身上,一边照顾妻子、一边起早贪黑喂牛养鸡。在当年的低保评定时,通过小组会、村民大会的层层评选,曾仁贵被纳入了低保。仅仅过了两个季度,曾仁贵来到村委会向村干部提出退出低保申户,他说:“老伴儿的病也好多了,我申请不再享受低保,请政府把我从低保贫困户转变为一般贫困户,把这个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在曾仁贵的强烈要求下,村委会通过会议按程序取消了其低保。
两年来,曾仁贵夫妻俩累计养牛12头,养猪10头,自繁自养的乌骨鸡远近皆知,每年自产的鸡蛋供不应求,产业奖补政策更是增添了曾仁贵的发展养殖动力和信心。今年,曾仁贵计划养鸡200只,通过农业合作社、镇电商中心将乌骨土鸡蛋的品牌做大做强。他坚信,通过自己和老伴的勤奋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那时他会向村里再次申请退出贫困户。
72岁的曾仁贵是汉阴县铁佛寺镇共同村一组村民,与70岁的妻子王良翠以务农为生,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但曾仁贵夫妇并没有依赖国家扶贫政策,而是从自身出发,通过搞养殖勤劳致富。
曾仁贵夫妇买了牛崽、乌骨鸡苗、猪苗,为了搞好养殖,曾仁贵几乎每天都在山林田间放牛、喂鸡,曾仁贵的妻子起早贪黑去坡上打猪草,捡柴火。仅一年时间,老两口养的牛、乌骨土鸡,土鸡蛋在全村乃至全镇都有很好的口碑。那一年,老两口不仅增加了6000千元的收入,还成为全村远近闻名的养殖能人、自力更生的榜样。
“别看我70多岁了,其他的搞不了,养牲口我们老两口还是能行的。我是贫困户,但自家的日子不能全靠政府,国家给了好政策,我们就得动起来。”这是曾仁贵常常与乡亲们干活时说的话。
2015年4月,曾仁贵妻子王良翠因摔伤至全身多处骨折,老两口的养殖事业也全落在曾仁贵一个人身上,一边照顾妻子、一边起早贪黑喂牛养鸡。在当年的低保评定时,通过小组会、村民大会的层层评选,曾仁贵被纳入了低保。仅仅过了两个季度,曾仁贵来到村委会向村干部提出退出低保申户,他说:“老伴儿的病也好多了,我申请不再享受低保,请政府把我从低保贫困户转变为一般贫困户,把这个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在曾仁贵的强烈要求下,村委会通过会议按程序取消了其低保。
两年来,曾仁贵夫妻俩累计养牛12头,养猪10头,自繁自养的乌骨鸡远近皆知,每年自产的鸡蛋供不应求,产业奖补政策更是增添了曾仁贵的发展养殖动力和信心。今年,曾仁贵计划养鸡200只,通过农业合作社、镇电商中心将乌骨土鸡蛋的品牌做大做强。他坚信,通过自己和老伴的勤奋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那时他会向村里再次申请退出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