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喜看乡村婚俗变迁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宝鸡 王英辉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的老家岐山益店乡下的交通工具和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平常人家办个喜事,往往得大费一番周折。那会儿通讯不畅,挨家挨户提前约好人后,能找出一辆自行车去女方家,就显得极为气派了,当时就有人编了段子自我调侃:
接新人,凭步行。
天还没亮就动身。
新郎官儿最威风,
自行车把众人引。
前面听见鞭炮声,
后边人还没影影。
天边日头已通红,
肚子饿得咕咕鸣。
喝杯喜酒往回奔,
讨个婆娘真辛苦!
乡下七斤堂哥娶的媳妇是北山脚下京当人氏,大伙天还不亮就大张旗鼓结伴动身了,听说喜鹊大嫂坐在自行车前头颠簸了老半天被驮进门时,也顾不得害羞了,一个劲儿嚷嚷两只脚酸,屁股蛋疼,逗得那一帮后生们围拢着起哄着要给她揉捏。
紧接着,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个别头脑灵活的村民家道渐渐殷实了起来,攒钱买回来一台崭新的拖拉机。秋夏忙完农事后,就被宝贝一样的藏在自家后院大棚下,谁家若要给娃娃娶媳妇,想体体面面一回,往往得说尽好话去托有声望的长辈前去央求,雇请人家那时髦的拖拉机去接亲。擦洗得簇新的拖拉机头上扎起大红花,贴上红“囍”字,往村口一停,惹得孩子们成群结队参观,引来三三两两待字闺中的村姑偷偷艳羡。在一片呼喊声中,拖拉机绝尘而去,身后留下欢笑阵阵:
拖拉机,四轮转,
一路飞驰跑得欢。
能下坡,可上原,
再远的路程你甭管。
刚才还在家里边,
转眼新人到家院。
送女客咧嘴展笑颜,
我妹子日子比蜜甜!
我上小学时,正赶上黑娃叔办喜事,他在省城做生意的哥哥托朋友弄来一辆桑塔纳当花车,租来一辆大巴车接乡亲们去吃喜宴,一下子就在方圆数里炸开了锅,都说东沟村的黑娃把人活了,接亲拉人全用汽车哩!
现如今,随便走进一个村子,碰上一家举办婚宴的,我们总能看到那热闹宏大的场面。“奔驰”“宝马”“奥迪”已属司空见惯的头车,清一色的小轿子车接亲阵容早已取代了自行车、拖拉机、大班车的行头。横跨街道两侧的大拱门,立体化的舞台,梦幻般的背景,完美的声、光、电配合,加上高科技电脑合成与渲染,呈现给人们的是时尚化与个性化的高大上婚礼:
轻歌曼舞迎新人,
车队鱼贯穿街村。
鲜花彩带赛霓虹,
不辨南北与西东。
纱幔美,盖头红,
遥看新人画中行。
灯光闪烁醉朦胧,
恍若身在幻梦中。
高端婚礼喜煞人,
乡村处处唱新风。
曾经忙得一塌糊涂的主角司仪已悄然演变为幕后协调者,摒弃了传统观念束缚,吸收借鉴了符合当下人生活节奏的婚庆典礼,内容更加新颖欢快,程序更加简约紧凑。与大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简约浪漫且富有文化内涵,时代品味。
就连掉了牙的四爷也摸着胡须乐呵呵直夸:“美得很!以前那些难听的脏话怪话全没有了,跟看电影一样哩,文明很么!”
回望乡村婚俗这么多年的一步步演变,一次次革新,真让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神圣而喜庆的仪式,它又何尝不是我们社会大发展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呢?有道是:
四十年,不一般。
人民生活两重天。
今昔改观对照看,
满心喜悦说不完。
好政策,促巨变,
康乐光景非等闲。
新人携手立宏愿,
扎根农村一百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
幸福指数看明天。
文明先从婚俗看,
竖起拇指点个赞!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宝鸡 王英辉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的老家岐山益店乡下的交通工具和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平常人家办个喜事,往往得大费一番周折。那会儿通讯不畅,挨家挨户提前约好人后,能找出一辆自行车去女方家,就显得极为气派了,当时就有人编了段子自我调侃:
接新人,凭步行。
天还没亮就动身。
新郎官儿最威风,
自行车把众人引。
前面听见鞭炮声,
后边人还没影影。
天边日头已通红,
肚子饿得咕咕鸣。
喝杯喜酒往回奔,
讨个婆娘真辛苦!
乡下七斤堂哥娶的媳妇是北山脚下京当人氏,大伙天还不亮就大张旗鼓结伴动身了,听说喜鹊大嫂坐在自行车前头颠簸了老半天被驮进门时,也顾不得害羞了,一个劲儿嚷嚷两只脚酸,屁股蛋疼,逗得那一帮后生们围拢着起哄着要给她揉捏。
紧接着,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个别头脑灵活的村民家道渐渐殷实了起来,攒钱买回来一台崭新的拖拉机。秋夏忙完农事后,就被宝贝一样的藏在自家后院大棚下,谁家若要给娃娃娶媳妇,想体体面面一回,往往得说尽好话去托有声望的长辈前去央求,雇请人家那时髦的拖拉机去接亲。擦洗得簇新的拖拉机头上扎起大红花,贴上红“囍”字,往村口一停,惹得孩子们成群结队参观,引来三三两两待字闺中的村姑偷偷艳羡。在一片呼喊声中,拖拉机绝尘而去,身后留下欢笑阵阵:
拖拉机,四轮转,
一路飞驰跑得欢。
能下坡,可上原,
再远的路程你甭管。
刚才还在家里边,
转眼新人到家院。
送女客咧嘴展笑颜,
我妹子日子比蜜甜!
我上小学时,正赶上黑娃叔办喜事,他在省城做生意的哥哥托朋友弄来一辆桑塔纳当花车,租来一辆大巴车接乡亲们去吃喜宴,一下子就在方圆数里炸开了锅,都说东沟村的黑娃把人活了,接亲拉人全用汽车哩!
现如今,随便走进一个村子,碰上一家举办婚宴的,我们总能看到那热闹宏大的场面。“奔驰”“宝马”“奥迪”已属司空见惯的头车,清一色的小轿子车接亲阵容早已取代了自行车、拖拉机、大班车的行头。横跨街道两侧的大拱门,立体化的舞台,梦幻般的背景,完美的声、光、电配合,加上高科技电脑合成与渲染,呈现给人们的是时尚化与个性化的高大上婚礼:
轻歌曼舞迎新人,
车队鱼贯穿街村。
鲜花彩带赛霓虹,
不辨南北与西东。
纱幔美,盖头红,
遥看新人画中行。
灯光闪烁醉朦胧,
恍若身在幻梦中。
高端婚礼喜煞人,
乡村处处唱新风。
曾经忙得一塌糊涂的主角司仪已悄然演变为幕后协调者,摒弃了传统观念束缚,吸收借鉴了符合当下人生活节奏的婚庆典礼,内容更加新颖欢快,程序更加简约紧凑。与大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简约浪漫且富有文化内涵,时代品味。
就连掉了牙的四爷也摸着胡须乐呵呵直夸:“美得很!以前那些难听的脏话怪话全没有了,跟看电影一样哩,文明很么!”
回望乡村婚俗这么多年的一步步演变,一次次革新,真让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神圣而喜庆的仪式,它又何尝不是我们社会大发展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呢?有道是:
四十年,不一般。
人民生活两重天。
今昔改观对照看,
满心喜悦说不完。
好政策,促巨变,
康乐光景非等闲。
新人携手立宏愿,
扎根农村一百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
幸福指数看明天。
文明先从婚俗看,
竖起拇指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