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念“旅游经”吃“旅游饭”
本报讯(李文化 报道)炎炎夏季,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大峡谷景区迎来了旅游旺季。在大峡谷的一户农家乐院子里,贫困户庄生斌正在热情地为游客介绍这里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据了解,在雨岔大峡谷景区,有不少村民像庄生斌一样靠念“旅游经”致富,靠吃“旅游饭”实现增收。
今年,甘泉县计划退出贫困村24个,计划脱贫607户1660人,是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全县以“大峡谷”开发为契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以产业扶贫、就业脱贫和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打造“旅游+扶贫”工作模式,带动全县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休闲采摘”初显成效。为满足游客无公害水果采摘体验需求,提升游客休闲度假乐趣,甘泉县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的现代农业,出台了《2018年农业产业建设暨脱贫攻坚扶持办法》。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宣传,动员有条件贫困户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有力地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借助旅游平台,甘泉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72家,覆盖37户贫困户。处在大峡谷景区沟口的张家沟村结合地理位置优势,成立了张家沟村农家乐协会,对农家乐统一管理,形成了“党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22户发展农家乐,其中贫困户8户。
“村集体经济”彰显活力。甘泉县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的路径和方法,通过资金、土地、技术入股,按照“折股量化,保底分红”的方式,实现贫困户有红利,村集体经济有收益。借助“甘泉大峡谷”旅游开发机遇,为下寺湾镇的4个贫困村注入12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甘泉县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90%用于在册贫困户分红,可扶持带动93户贫困户,户均每年预计增收1190元;为63个村(社区)各注入县级配套扶贫资金1万元,用于建设农特产品展销大厅,形成“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年底为每个村分红1200元,用于村公益事业扶贫、奖励鼓励扶贫等。
据不完全统计,甘泉县旅游事业的发展,辐射带动102户贫困户发展第三产业,69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业,125户贫困户享受集体经济分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甘泉县计划退出贫困村24个,计划脱贫607户1660人,是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全县以“大峡谷”开发为契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以产业扶贫、就业脱贫和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打造“旅游+扶贫”工作模式,带动全县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休闲采摘”初显成效。为满足游客无公害水果采摘体验需求,提升游客休闲度假乐趣,甘泉县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的现代农业,出台了《2018年农业产业建设暨脱贫攻坚扶持办法》。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宣传,动员有条件贫困户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有力地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借助旅游平台,甘泉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72家,覆盖37户贫困户。处在大峡谷景区沟口的张家沟村结合地理位置优势,成立了张家沟村农家乐协会,对农家乐统一管理,形成了“党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22户发展农家乐,其中贫困户8户。
“村集体经济”彰显活力。甘泉县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的路径和方法,通过资金、土地、技术入股,按照“折股量化,保底分红”的方式,实现贫困户有红利,村集体经济有收益。借助“甘泉大峡谷”旅游开发机遇,为下寺湾镇的4个贫困村注入12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甘泉县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90%用于在册贫困户分红,可扶持带动93户贫困户,户均每年预计增收1190元;为63个村(社区)各注入县级配套扶贫资金1万元,用于建设农特产品展销大厅,形成“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年底为每个村分红1200元,用于村公益事业扶贫、奖励鼓励扶贫等。
据不完全统计,甘泉县旅游事业的发展,辐射带动102户贫困户发展第三产业,69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业,125户贫困户享受集体经济分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