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好政策帮咱拔穷根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李文振 本报记者 王宏海
6月6日,记者走访了宜川县丹州镇几户已经脱贫的家庭,从他们家中的摆设,一家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明显感到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心情,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他们家庭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4岁的王湾行政村白家庄小组何青山,在大棚基地走廊里,和记者拉起了家常。提起40年前的生活,他摇着头说:“不能提,过去一家8口人住在一孔土窑洞和一间土坯房中,门前是土路,吃的是玉米面馍,一个月吃一次面条成了稀罕。衣服补丁摞补丁,老大穿了老二穿,出门就是靠步行。”这真是:
往事不愿提,三顿吃玉米。
麦面很稀罕,窝头来充饥。
八口一大家,土窑洞里挤。
土路黄尘飞,雨天两脚泥。
回想身上衣,旧衣来遮体。
老大穿新的,弟妹穿旧衣。
何青山一家4口人住在破旧的土木房中,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了4座弓棚,又承包了2座,2017年全家人均收入达到了8800元,去年腊月住进了100平方米的移民新村,走出了贫困户行列。今年又承包了11座大棚,收入比去年要高许多。
党的政策好,帮把大棚搞。
设施免费盖,技术也学来。
去年挣三万,今年要翻番。
出了一万元,住进新小院。
家电咱买全,安全又舒坦。
脱离贫困户,致富咱光荣。
高湾行政村县地小组姚学珍今年55岁,40年前全家11口人住在5孔土窑洞里,1978年弟弟因家里拿不出20元手术费,耽误了病情,离开了人世。
四十年前实在穷,吃穿住行都不行。
吃的玉米黄馍馍,穿的爷爷大裆裤。
一个工分几毛钱,年终决算心发酸。
起早贪黑干一年,年关老人发熬煎。
家无余粮手无钱,身患疾病干瞪眼。
姚学珍2014年因为孩子上大学,导致经济困难,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后来,政府通过各种扶贫措施,帮他发展舍饲养羊和林下养猪,2017年羊存栏达160只,散养土猪40头,今年又发展2座大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过去日子很紧张,精准扶贫把我帮。
养猪大棚又养羊,收入年年在增长。
如今不再贫困样,走到人前脸有光。
党的恩情不能忘,咱也要把村民帮。
吃水不忘挖井人,帮助他人谢党恩。
脱贫致富靠奋斗,勤劳吃苦是根本。
今年49岁的五里坪行政村安家庄小组陈文祥,40年前全家8口人住在两孔土窑洞里,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架子车,吃的也是玉米,年年是超支户,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土窑洞里把家安,一个土炕睡上面。几人盖的一床被,衣服兄弟轮流穿。
年年超支倒找钱,日子过得实艰难。缺衣少食家贫寒,幸福生活做梦盼。
陈文祥原来依靠种地和打工维持生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展起了养猪产业,2016年养猪6头,收入1万元。2017年发展到30头,收入达到5万元,今年饲养母猪6头,种猪1头,同时带动3户村民养猪。
昔日土窑太危险,如今平房很安全。政府扶持办猪场,日子红火心舒畅。
家里三亩苹果园,收入稳定让人羡。母猪肉猪养满圈,家门口把钱来赚。
脱贫致富咱争先,每天忙碌把活干。浑身有劲使不完,劳动致富乐无边。
帮扶政策虽然好,千万不能等靠要。政府帮咱挖穷根,脱贫致富靠个人。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李文振 本报记者 王宏海
6月6日,记者走访了宜川县丹州镇几户已经脱贫的家庭,从他们家中的摆设,一家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明显感到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心情,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他们家庭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4岁的王湾行政村白家庄小组何青山,在大棚基地走廊里,和记者拉起了家常。提起40年前的生活,他摇着头说:“不能提,过去一家8口人住在一孔土窑洞和一间土坯房中,门前是土路,吃的是玉米面馍,一个月吃一次面条成了稀罕。衣服补丁摞补丁,老大穿了老二穿,出门就是靠步行。”这真是:
往事不愿提,三顿吃玉米。
麦面很稀罕,窝头来充饥。
八口一大家,土窑洞里挤。
土路黄尘飞,雨天两脚泥。
回想身上衣,旧衣来遮体。
老大穿新的,弟妹穿旧衣。
何青山一家4口人住在破旧的土木房中,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了4座弓棚,又承包了2座,2017年全家人均收入达到了8800元,去年腊月住进了100平方米的移民新村,走出了贫困户行列。今年又承包了11座大棚,收入比去年要高许多。
党的政策好,帮把大棚搞。
设施免费盖,技术也学来。
去年挣三万,今年要翻番。
出了一万元,住进新小院。
家电咱买全,安全又舒坦。
脱离贫困户,致富咱光荣。
高湾行政村县地小组姚学珍今年55岁,40年前全家11口人住在5孔土窑洞里,1978年弟弟因家里拿不出20元手术费,耽误了病情,离开了人世。
四十年前实在穷,吃穿住行都不行。
吃的玉米黄馍馍,穿的爷爷大裆裤。
一个工分几毛钱,年终决算心发酸。
起早贪黑干一年,年关老人发熬煎。
家无余粮手无钱,身患疾病干瞪眼。
姚学珍2014年因为孩子上大学,导致经济困难,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后来,政府通过各种扶贫措施,帮他发展舍饲养羊和林下养猪,2017年羊存栏达160只,散养土猪40头,今年又发展2座大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过去日子很紧张,精准扶贫把我帮。
养猪大棚又养羊,收入年年在增长。
如今不再贫困样,走到人前脸有光。
党的恩情不能忘,咱也要把村民帮。
吃水不忘挖井人,帮助他人谢党恩。
脱贫致富靠奋斗,勤劳吃苦是根本。
今年49岁的五里坪行政村安家庄小组陈文祥,40年前全家8口人住在两孔土窑洞里,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架子车,吃的也是玉米,年年是超支户,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土窑洞里把家安,一个土炕睡上面。几人盖的一床被,衣服兄弟轮流穿。
年年超支倒找钱,日子过得实艰难。缺衣少食家贫寒,幸福生活做梦盼。
陈文祥原来依靠种地和打工维持生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展起了养猪产业,2016年养猪6头,收入1万元。2017年发展到30头,收入达到5万元,今年饲养母猪6头,种猪1头,同时带动3户村民养猪。
昔日土窑太危险,如今平房很安全。政府扶持办猪场,日子红火心舒畅。
家里三亩苹果园,收入稳定让人羡。母猪肉猪养满圈,家门口把钱来赚。
脱贫致富咱争先,每天忙碌把活干。浑身有劲使不完,劳动致富乐无边。
帮扶政策虽然好,千万不能等靠要。政府帮咱挖穷根,脱贫致富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