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多彩经济”续写“红色传奇”
镇党委书记晏清泉(右)带领人大代表逐村检查评议产业发展。
去年7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红军纪念馆正式挂牌。
特色民居。
山羊养殖。
村里每季度一场道德评议。
李茹 记者 邵林喜 张斌 文/图
旬阳县红军镇,是全国唯一用“红军”命名的镇。这里曾是红三军、红二十五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至今在红军烈士纪念馆还留下红军的忠魂,纪念馆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让这个边陲小镇闻名遐迩。红军镇镇党委书记晏清泉信心满满:红军镇必须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红军精神,精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老区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的红军镇就此拉开了振兴乡村的帷幕。
现如今,“小桥连曲径,路幽通人家”,是粉墙黛瓦十里画廊的茨坪社区;“新风润泽文明风,十年不闻争吵声”,是治理有效以德传家的丰积社区;“村南牡丹村北药,东风一吹十里香”,是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融合发展的庙湾村……
一村一品,村民腰包鼓起来
庙湾村是红军镇最富的村。它的富有不仅仅是有汞锑矿这一不可再生资源,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巧妙地把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红军镇地下汞矿存量位居全国之首、亚洲之最,被称为“中国汞都”,庙湾村就是其核心区域。
在村委换届时,致富带头人付雪祎再次高票当选支部书记实现了三连任,既是支书又是矿长的双重身份更能带领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村上200多个劳力跟着他心里踏实。
庙湾村也曾经遭受过矿产低迷带来的寒潮。红军镇最多时期有1000余人可以在矿山务工,低迷时却只能解决400人左右。更重要的是,当年轻的矿工变老的时候,老乡们该何去何从?正是因为这些冲击,决定让庙湾村在靠山吃山的同时走转型升级之路。
去年4月,总投资7792万元的安康金周绿色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总经理是上马村支部书记孙启斌。孙启斌也是双重身份,既是公司法人又是村支书。据他介绍:“我们主要致力于改造现有老茶园3000亩,预计在2020年扩建到5000亩。目前,已经投入了2000万,主要用于修路、厂房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
付雪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党支部领导下,两村的强强联手,解决了资金、土地、人工劳务等问题,5年后,可实现年产鲜茶100余吨,产值1亿,利税达千万元,还可以发展乡村游。年轻人到矿上务工,年老者经营茶园,妇女可以从事旅游业,都有事干,自然增加农民收入。”
没有依托,就成为无水之源。红军镇立足红色文化,生态游、红色游是红军镇转型升级后主攻的新型产业。正在开发的娘娘洞、凤凰山、古矿洞、古民居和竹筒河田园风光迸发出新的活力,仅2017年,红军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在龙头带领下,各村都在围绕红色生态旅游大做文章。庙湾村财丰生态合作社就主攻油用牡丹种植,并配套养殖野猪、土鸡、山羊,红军村的新联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丰泽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打中药材种植,高山蔬菜和野生蜂蜜。庄院村百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旬阳县普惠农业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带动793户贫困户发展黑猪520头、养殖山羊3680只、种植油用牡丹1200亩、拐枣2100亩,发展白芨、猪苓等中药材1000亩。
党委书记晏清泉一语破的:“走三变改革之路达到村社合一,形成‘一村一品’,破解供销难题,解决群众致富项目难选、农产品难卖的问题。”2017年,该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16元,增长13%。
一村一韵,生态环境醉心田
走进红军镇,满目苍翠,群山环绕,81%的森里覆盖率让这里的生态环境成为旬阳的名片。圣驾河和竹筒河携手东流,两河两岸的秧田是红军镇村民的希望,碧绿的清水、绿色的秧苗、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无论是顺河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如同行走在画中。
44岁的柯先德是茨坪社区2014年的贫困户,移民安置解决了住房问题,骑摩托车就可以上山种地,忙时是农民,闲时是市民,日子别提多舒心。茨坪社区2012年就开始启动安置点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设计理念,连续六年推动,基本实现了农户集中安置。对于红军村曹家院子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家家比过日子,户户抢着发展产业。以前,镇干部对老院子的印象是两乱:思想乱,房子乱。村上进行统一规划后,一次性安置52户。而像这样的集中安置,2017年就建了5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395户,达到入住条件176户。
镇长向甲锋说:“如果把农村和城市建得一个样,把村与村建得一个样,就让村庄失去了灵魂。”红军镇主要立足红色文化、民俗特点,充分发掘村庄原有的个性与特色,在保护山水田园的同时,为文化传承创造有利条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推动“红色游+乡村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红军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户有家训,凝聚百姓精气神
踏上这片红土地,耳边不时回荡着原始质朴的《十送红军歌》,讲习所讲红军,学习组学红军,红歌会唱红军……镇村干部,在红军激战的热土上个个都想当好排雷手、急先锋、铁卫士;广大群众,在全民教育讲习的激发下,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群众都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你不好好努力,就对不起红军老祖”,而他们村的道德评议是每季度召开一次。4月17日召开的二季度道德评议中代广林成为负面典型,理由很简单:“身强体壮好吃懒做要低保。”道德评议委员会认为代广林丢了红军村人的脸。被评为后进以后,支部书记黄泽贵主动成为他的帮扶人,经过一个半月的帮扶,目前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勤劳致富。
在丰积社区,我们见到了陈氏家族理事长陈承敬,在陈氏祠堂,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家训7则——崇家教、振家声、隆家礼、敦家谊、宏家学、严家防、慎家计。陈承敬介绍:“我们通过家风家训家规来管制族人,可以做到事不出族。”陈氏家族理事会调解家族农户矛盾纠纷21起,组织道路维护等公益事业138人次,协助制止违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8起,为社会和谐奠定非常坚实的自治基础。
在茨坪社区,马光银是个名人,她因为家庭和谐,忠孝传家被评为安康市最美家庭、安康市道德模范,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而陈玉兵夫妇长年照顾卧床不起的老母亲,送饭送水、端屎端尿,细心照料;余其莉、张先爱等人被推荐为2017年红军镇“好婆婆、好媳妇”;张衍水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用独臂撑起整个家庭。
在周家河村,刚刚一宗因土地界畔问题通过“三力联调”画上了圆满句号,该村也是率先建立矛盾纠纷预判排查机制的村之一,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支力量”,综合运用自治、德治、法治的手段,维护村内和谐稳定。
村支书曹家兵也是三连任了,群众选举他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公信力。在谈到村民自治时他有自己的看法:“村上按照村规民约办事,通过民主决策、集中智慧,由村民说了算,村干部清清白白,群众明明白白,村民能说的上话,能安居乐业,才能安得了心。”
目前,全镇镇召开道德评议40场次,征集家规家训289条,推荐好人线索1000余条,共排查矛盾纠纷129件,“三力联调”成功129件。通过用传统教育敦化新民风,培育全民法治思维,开展全民讲习教育,启动村民小组和家族自治,巧用“三力”联调,社会治理实现了连续多年无刑事民事治安案件,6年无非访、无越级信访的局面,社会形态理性平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的文明乡风,才能让家族和睦相处,也才能成为村民之间的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
让每一个乡村都秀出自己的个性与内涵,让每一个农民都富足地生活在田园山水中,让每一个乡村都有生命和灵魂,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更是百姓之所盼的红军镇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