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渭南:从传统农村向美丽乡村的嬗变
华州区大明镇美丽乡村文化墙。
渭北葡萄产业园。
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农耕文化园。
风景如画的大荔县严通村涝池。
任佳 本报记者 王军锋 刘晓林 文/图
五月的秦东,绿意盎然,走进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眼前被色彩鲜艳、琳琅满目而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墙所吸引,村边小河流水潺潺,河边水车缓缓旋转,广场上,乡亲们激情洋溢地吼着秦腔……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跃然眼前。
渭南市美丽乡村建设,穿梭于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徜徉于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内。在渭南,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早已不囿于山水美、农家富,而在于让居住其中的人们享受美丽乡村的幸福和谐,找到心灵的归属。
绿水青山绘长卷 打造“美丽乡村”全新景色
渭南市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南以秦岭,北临渭河,涛涛渭水滋润着渭南广袤的大地。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走进渭南农村的条条街道,昔日的柴堆、粪堆、垃圾堆、杂物堆消失了;违章建筑拆除了,巷道变宽变平了;家家门前的垃圾堆被配发的垃圾桶代替了……
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渭南市紧紧围绕“六美”要求,从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强力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九大工程”中投入了18亿多元,建成清洁乡村1219个,生态乡村361个,县级美丽宜居乡村35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
美丽乡村要时时美,处处美,离不开一套卫生长效管护机制。为此,渭南市提出农村环境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在渭南农村,首先村村都有保洁员,保证镇驻地街道、村所有巷道等公共区域卫生有人监督管理。目前,全市村组保洁员达到1.2万人,确保农村常洁常新;其次,强化资金保障,各县(市、区)增加了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将公益性岗位向农村保洁员和乡镇监督员倾斜,确保农村环境治理保质保量;此外,统一配置保洁车辆、工具,按户发放户用垃圾桶。同时,示范村还建立垃圾收集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统一集中填埋,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改过的厕所干净又卫生,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又臭又不方便……”今年81岁的合阳白灵村张伟军老人边冲厕所边说道。渭南市统一标准改厕的同时,还改路、改水、改电,因地制宜植树栽果,搞道路村旁庭院绿化,实施危旧房改造,建村级文化广场等基础服务设施。年初,市政府表彰奖励了50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村。大荔县、合阳县荣获2016年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大荔县被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和全国污水治理示范县,并在全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和在第三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畅家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合阳县、华州区被定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
焕然一新的农村面貌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成为现实。
沃野千里地生金 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根基
如果说农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正是基于这个高标准的要求,渭南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在大荔县官池镇丰裕村,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村主任脱口而出:“我们村有农家乐一条街,别看产业小,把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吸引回村了,各户生意都不错。”
“村里的环境一好,来的人都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现在都不外出打工了,在家办农家乐,一年都能收入10万元左右,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农家乐经营户王妮乐呵呵地说。
无独有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潼关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和园区经济,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村、专业村,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2600亩,其中日光温室1200亩,大棚1400亩,涌现出代字营下汾井、东里、留果、太要欧家城等10个设施蔬菜示范村。创建了代字营城关镇金桥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秦东镇神泉、城关镇双桥、桐峪镇春润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增就业岗位150个,辐射带动当地5000户农民,使农民增收提高20%以上。
而临渭区则是农村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完美融合的典范。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带来的城乡巨变则为全市乃至于全省现代农业树立了样本。“今年我们下邽镇屈驾村农民仅葡萄种植一项人均年增收入2万元。村上有30家买了小车,10余家在城里买了单元房,有的户还在镇上买起了门面房。”屈驾村村主任田忙郎满脸自豪地说。
韩城市以打造特色村庄为重点,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的精品村。创建了西庄镇郭庄村等20个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其中西庄镇郭庄村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登上新台阶。
华阴市仙峪村充分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为主的周末休闲游,已初见成效;富平县中合村、白水县尧头村、澄城县吴坡生态环境体验游、历史文化纪念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乡村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有力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不仅美化了乡村,让群众生活得更充实,还吸引了周围附近人来此观光休闲游玩,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和美乡风润人心 点亮“美丽乡村”文明之灯
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是由内而外的美丽。不仅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粉墙黛瓦,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文化活动首先要有阵地。随着“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渭南市实现了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建成镇村文化广场千余个,成为农民群众茶余饭后锻炼娱乐的最佳场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点亮乡土文化之灯另一个有效抓手,便是通过绘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墙”,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课堂”,耳濡目染,发挥出文化熏陶的作用。
白水县注重用家风教育人。如今,穿行在白水城乡的街道,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道德画”,将一座座“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用“道德画”的“音符”奏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强音。
“我们尧头村的变化用震撼两个字表述一点也不为过,道路宽阔平坦,门头整齐如一,更重要的是村上的文化广场、四圣文化墙、精神文明法制墙等让我们村民的文化素养一下给提高了……村上的家风家教、村史村歌教育建设活动有时让我心底突然升起一种幸福的感觉。”梁小军微笑着一边为顾客盛着热腾腾的豆腐脑,一边笑嘻嘻地说道。
潼关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风建设紧密结合,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建好管好用好一个农家书屋、建好管好用好一个村广播室、建设一个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一个善行义举榜,有一个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套乡规民约。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星级文明户”、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截至目前,已经评选出乡村最美潼关人7人,助人为乐模范艾聪敏、王宽忍,孝老爱亲模范李建民、王英;最美乡村医生刘永生,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车敏亮等一大批农村典型,为群众树立身边的道德标杆。
一个“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城美、人旺、业兴”的美丽渭南已蔚然呈现在世人面前。渭南市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基本遵循,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新渭南。
渭北葡萄产业园。
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农耕文化园。
风景如画的大荔县严通村涝池。
任佳 本报记者 王军锋 刘晓林 文/图
五月的秦东,绿意盎然,走进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眼前被色彩鲜艳、琳琅满目而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墙所吸引,村边小河流水潺潺,河边水车缓缓旋转,广场上,乡亲们激情洋溢地吼着秦腔……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跃然眼前。
渭南市美丽乡村建设,穿梭于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徜徉于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内。在渭南,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早已不囿于山水美、农家富,而在于让居住其中的人们享受美丽乡村的幸福和谐,找到心灵的归属。
绿水青山绘长卷 打造“美丽乡村”全新景色
渭南市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南以秦岭,北临渭河,涛涛渭水滋润着渭南广袤的大地。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走进渭南农村的条条街道,昔日的柴堆、粪堆、垃圾堆、杂物堆消失了;违章建筑拆除了,巷道变宽变平了;家家门前的垃圾堆被配发的垃圾桶代替了……
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渭南市紧紧围绕“六美”要求,从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强力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九大工程”中投入了18亿多元,建成清洁乡村1219个,生态乡村361个,县级美丽宜居乡村35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
美丽乡村要时时美,处处美,离不开一套卫生长效管护机制。为此,渭南市提出农村环境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在渭南农村,首先村村都有保洁员,保证镇驻地街道、村所有巷道等公共区域卫生有人监督管理。目前,全市村组保洁员达到1.2万人,确保农村常洁常新;其次,强化资金保障,各县(市、区)增加了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将公益性岗位向农村保洁员和乡镇监督员倾斜,确保农村环境治理保质保量;此外,统一配置保洁车辆、工具,按户发放户用垃圾桶。同时,示范村还建立垃圾收集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统一集中填埋,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改过的厕所干净又卫生,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又臭又不方便……”今年81岁的合阳白灵村张伟军老人边冲厕所边说道。渭南市统一标准改厕的同时,还改路、改水、改电,因地制宜植树栽果,搞道路村旁庭院绿化,实施危旧房改造,建村级文化广场等基础服务设施。年初,市政府表彰奖励了50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村。大荔县、合阳县荣获2016年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大荔县被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和全国污水治理示范县,并在全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和在第三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畅家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合阳县、华州区被定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
焕然一新的农村面貌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成为现实。
沃野千里地生金 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根基
如果说农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正是基于这个高标准的要求,渭南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在大荔县官池镇丰裕村,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村主任脱口而出:“我们村有农家乐一条街,别看产业小,把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吸引回村了,各户生意都不错。”
“村里的环境一好,来的人都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现在都不外出打工了,在家办农家乐,一年都能收入10万元左右,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农家乐经营户王妮乐呵呵地说。
无独有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潼关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和园区经济,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村、专业村,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2600亩,其中日光温室1200亩,大棚1400亩,涌现出代字营下汾井、东里、留果、太要欧家城等10个设施蔬菜示范村。创建了代字营城关镇金桥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秦东镇神泉、城关镇双桥、桐峪镇春润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增就业岗位150个,辐射带动当地5000户农民,使农民增收提高20%以上。
而临渭区则是农村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完美融合的典范。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带来的城乡巨变则为全市乃至于全省现代农业树立了样本。“今年我们下邽镇屈驾村农民仅葡萄种植一项人均年增收入2万元。村上有30家买了小车,10余家在城里买了单元房,有的户还在镇上买起了门面房。”屈驾村村主任田忙郎满脸自豪地说。
韩城市以打造特色村庄为重点,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的精品村。创建了西庄镇郭庄村等20个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其中西庄镇郭庄村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登上新台阶。
华阴市仙峪村充分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为主的周末休闲游,已初见成效;富平县中合村、白水县尧头村、澄城县吴坡生态环境体验游、历史文化纪念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乡村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有力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不仅美化了乡村,让群众生活得更充实,还吸引了周围附近人来此观光休闲游玩,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和美乡风润人心 点亮“美丽乡村”文明之灯
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是由内而外的美丽。不仅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粉墙黛瓦,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文化活动首先要有阵地。随着“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渭南市实现了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建成镇村文化广场千余个,成为农民群众茶余饭后锻炼娱乐的最佳场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点亮乡土文化之灯另一个有效抓手,便是通过绘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墙”,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课堂”,耳濡目染,发挥出文化熏陶的作用。
白水县注重用家风教育人。如今,穿行在白水城乡的街道,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道德画”,将一座座“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用“道德画”的“音符”奏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强音。
“我们尧头村的变化用震撼两个字表述一点也不为过,道路宽阔平坦,门头整齐如一,更重要的是村上的文化广场、四圣文化墙、精神文明法制墙等让我们村民的文化素养一下给提高了……村上的家风家教、村史村歌教育建设活动有时让我心底突然升起一种幸福的感觉。”梁小军微笑着一边为顾客盛着热腾腾的豆腐脑,一边笑嘻嘻地说道。
潼关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风建设紧密结合,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建好管好用好一个农家书屋、建好管好用好一个村广播室、建设一个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一个善行义举榜,有一个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套乡规民约。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星级文明户”、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截至目前,已经评选出乡村最美潼关人7人,助人为乐模范艾聪敏、王宽忍,孝老爱亲模范李建民、王英;最美乡村医生刘永生,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车敏亮等一大批农村典型,为群众树立身边的道德标杆。
一个“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城美、人旺、业兴”的美丽渭南已蔚然呈现在世人面前。渭南市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基本遵循,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新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