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学生时代的读书圈
岐山 赵林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细想起来,人的一生都活在各种小圈子里:亲情圈、同学圈、朋友圈、同事圈等等。其实,我觉得最能给人知识滋养,催人奋进的还是学生时代的读书圈。
我上学时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偏远乡村小学和全国一样教学很不正常,学生们能见到的除了书本,鲜有课外读物。每当班里同学从家中带来一本连环画书,几位要好的同桌羡慕之下,就以各种方式为交换条件,互相传阅:你把我的弹弓玩一上,我将扑克牌借你两天;你给我一把酸杏,我叫你尝几个嫩豆角。大家倾其所有进行有偿交换,以求获得看书读书的机会。时间稍长,七八个喜欢书的伙伴,从一年级开始就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圈子,美其名曰“读书圈”。
大家相约着用积攒的压岁钱,挖药材、养兔子换来的几毛几元零碎钱,去枣林街上的书店里买来不同的书籍,在圈子里互相借阅。这样一来,一个人通常花一本书钱能看八本书,在互通有无中以极小的代价扩大了读书量,人人都有了新书看。广泛的阅读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许多同学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赚足了同学们满是羡慕的目光,大家乐此不疲其乐融融,读书圈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初中。
中学毕业后,读书圈里的十几个同学各奔东西。虽说整个小学阶段在学工学农中没正常上课,初中也荒废了一半学业,但因为经常读书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高考制度恢复后,有的考上了中专,有的读了高中,我和三个同学因种种原因回乡劳动。有了距离读书圈并没散伙,在县城或镇上念书的人回到家,就与村里的同学相约聚会互相探望,让大家分享他们在城里觅到的新书。而在西安宝鸡上中专的几个圈里人,寒暑假时也会带些在大城市淘到的好书,与大家互相传阅。读书圈里的十几个同学并没因距离而疏远,共同的爱好让我们团结得更加紧密了。
最难忘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的狂热鼎盛期,各地报刋杂志社争先恐后的办起了函授、刋授班,专门辅导业余作者。因为喜欢读书,圈子里大多数人爱上了文学创作。我们几个回乡挣工分的人底子差,收入少,加上家里人反对,想上函授班也无能为力。在外的同学就用省下的伙食费和中专学校的补贴,凑在一起替我们交了学费,十多人合买了一套500多元的大学中文系教材,根据函授班教学进度,分头攻读钻研课本,通过频聚的书信往来,互相探讨交流各自的所得所悟。经过四年苦读,圈子里的人都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专文凭,好几个同学还在报纸上发表了习作。
读书总是有得有失的。可以肯定的是,长期的泛览阅读,所积淀的知识素养,最终都会给人丰厚的回报。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读书圈里的同学还保持着联系,可以说读书让每个人终学有所成。出书撰文的作家记者就甭提了,当年上中专的蔡宇良,成为西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贫寒子弟王让会担任了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就连曾经高考失利的赵建军,几番打拼,在宁夏创办起公司,成为雄资千万的实业家……
感谢学生时代的读书圈,充实丰润了一代贫寒学子的人生。感谢知识的滋养,改变了一群农家孩子的命运。
读书没有止境。在知识的海洋里,只要翅膀翔动着,脚下的路就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