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在2018中国(花园)乡村治理高峰论坛上
寻找乡村治理“金点子”
    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邵钦祥。

    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中)。
    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罗南村村委会主任关润尧(中)。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支部副书记裴龙翔(中)。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党委委员于小介(中)。
  王海 本报记者 吴武刚 文/图
  乡村治理究竟怎样推进,一直是我们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曾提出过不少建议,也有过种种设想,但也有人对乡村治理产生过不解。2018中国(花园)乡村治理高峰论坛上,有七个村介绍了他们的探索和实践,给人以诸多启示。
  花园村:
  小事大事不出村 矛盾纠纷不上交

  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面积12平方公里;农户4681户,常住人口13879人,外来人口5万多,总人口6.5万人,党员人数534名。
  花园村在37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奋力拼搏、创业创新,把一个“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的穷山村,到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村;从新中国成立前靠打长工、挑盐卖过日子,到新中国成立后靠抓鱼鳅、搞副业谋生,再到如今实现了全民创业、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从500人不到的小村发展到6.5万人的大村;从1978年人均年收入87元到2017年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从2004年的第一次“一村并九村”到2017年3月的第二次“一村并九村”;从区域面积0.99平方公里到如今的12平方公里,花园村从未停止新农村建设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脚步。
  2016年7月,花园村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花园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2年花园村就已经是浙江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8月,花园村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全国300个名村综合影响力”排名中列第3位。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花园村牢牢把握产业兴旺为前提,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让该村产业更强;以生态宜居为基础,第二次“一村并九村”为契机,提出“一年小变样、三年全变样”的目标;以“治理有效”为保障,“奉献、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实现37年“小事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村民办事不出村”的新时代花园村治理经验;党委领导、党员带头,一心为公、一心为民,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越丰村:
  党建引领 三治融合促发展

  越丰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最南端,与海宁市交界,农民主要从事的农业有蚕桑、榨菜、杭白菊等。全村面积有3.33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民小组,751户农户,已征迁250多户,总人口3079人,2017年村民年人均收入30667元,村级可支配收入502万元。近年来,在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越丰村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村”“省级培育示范中心村”“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越丰村的“三治融合”就是以“两会三团”为抓手全面铺开,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理念运用并融入农村治理中来,真正发挥出“三治”的最大功效。
  海龙村:
  党建是根基 民心是根本 做大集体经济方能实现乡村振兴

  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海龙村,曾是一个让人失望的贫困村落:2001年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村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群访不断,罪案频发。
  可是8年后,这个破败无序的村子焕然一新:村集体年收入412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9643元,是重庆市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倍多。如今的海龙村,全村共有280多个企业,全年产值20多个亿,集体收入1000多万,税收1个多亿。昔日的贫困村成为重庆市有名的明星村。
  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海龙村摸索出了“六事”民情工作法:干群之间畅通渠道“说事”、每个干部落实责任“理事”、“两委”民主决策“议事”、整合各方才智“办事”、处理结果公开反馈“评事”、上级巡查回访“督事”,把百姓关心的事、烦心的事作为工作重点,一一解决。“两委”干部改变过去靠发文件、开大会动员群众的传统做法,把服务群众落实到户到人。
  尧治河村:
  过去靠精神 现在靠发展 未来靠文化

  尧治河村地处十堰、襄阳、神农架三地交汇处,因尧帝和他的儿子丹朱在此治理水患而得名。如今的尧治河村,已经发展为拥有村级企业20多家、3000多员工,涉及磷矿开采、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去年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万元,荣登中国名村300强第61位,成为中国十大幸福村、中国十佳小康村。
  尧治河村在乡村治理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以党建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根;以自治为核心,实现乡村治理有力;以德治为基础,实现乡村治理有魂;以法治为保障,实现乡村治理有序。
  罗南村:
  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 奋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罗南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西部,面积3.7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000多人,党员180多人,外来人口约3000人。2017年,罗南村的绿化面积已达21万平方米,村民的小汽车拥有量超过2500台,约每户平均2台,人均分红超4.5万元,全村拥有13个国家级的荣誉。如今,罗南人过上了“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行有路”的幸福生活。
  罗南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直都以经济建设为抓手,经济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时刻不忘把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文章做好。让村民既有城市应有的生活水平和服务,也有绿水青山和醇厚乡愁,这就是罗南村这些年来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拼搏走出来的一条路子。
  裴寨村:
  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打造豫北特色家园

  裴寨村地处太行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土薄石厚,干旱少雨,到2005年时还是个只有595口人,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经过了十几年的拼搏,如今裴寨村已发展成为拥有11800口人,年人均收入达13000多元的新型农村社区,80%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
  裴寨村的乡村治理先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发展经济是乡村治理的前提;乡风文明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基层党建是乡村治理的关键。
  皇城村:
  强化党建引领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皇城村隶属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地处太行山革命老区南部,全村303户、870口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村集体经济组织——皇城相府集团成立于2003年,主要涉及煤炭、旅游、高新技术三大产业板块,总资产80亿元。其中,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府药业为“新三板”上市企业。2017年,全村实现收入19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78亿元,村民人均收入5万多元,先后荣获20多项国家级荣誉。
  在乡村治理方面,皇城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三治”“三共”方面积极进行实践和创新,努力建设“产业兴、村民富、生态美”的幸福美丽乡村。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实践,营造了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也有效促进了全村更好更快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