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无私无悔,一个乡医的人生独白
本报记者 黄敏 崔福红 文/图
从青春韶华到两鬓飞霜,现年75岁的他在乡村医者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40年间,他的双手为无数村民治过病,疗过伤,送老迎小,扶微助弱;他的双脚趟过雨、踏过雪,风雨无阻。在三原县渠岸镇老百姓的心里,他是悬壶济世、温暖乡邻的仁医,他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守护着一方百姓健康40年。他,就是三原县渠岸镇卫生院中医大夫张宏德。
“我就是闲不住,歇不下,工作有退休,但行医无止境。老百姓能来找我,说明我还有用。”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却充满了朝气,说话做事依旧嘎嘣脆。
自学成才当村医
张宏德是周至县九峰镇人,1961年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学习中医,三年间他通读了《伤寒论》、《内经》,《中医研究》等著作,跟当时的村医实习看病。1965年在村委会推荐下,九峰公社办起了培训班,他开始了半农半医的学习。1971年在医疗站工作期间,师从著名中医魏尔毅先生,进一步提高了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很多人有病却不得及时治疗,还有人因此被病魔夺去生命,这深深地触动了张宏德。他给群众看病治伤,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病人联系在一起,认认真真把脉问病,扎扎实实尽心尽责。
在九峰的16年,他常常奔走在乡间小路上,为病人送医送药,漫漫行医路上,有他的执著和追求,也有他的泪水与汗水。
在村合作医疗站工作期间,1979年秋通过国家考试选拔乡村中医师被录取,正式分配到三原县渠岸乡工生院工作。于1981年又考入陕西省中医学院函授学习四年,取得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
仁心仁术惠百姓
几年前,退休在家的张宏德被儿子接到西安养老。4月7日记者在南郊一小区见到了这位老人。说明来意后,他笑着摇摇手说:“乡医就是个良心活,图名的话就干不好这行。作为乡医,要有仁心仁术,更要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难,花小钱,看大病,不但要为群众解决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帮助群众解决精神和思想上的负担。这样病痛才能好的更快。”
张宏德很健谈,说起行医看病他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农村经济落后,老百姓挣钱不容易。一个药方几角钱就能药到病除,省去了检查化验等费用。很多老百姓病好后,送来锦旗表达谢意,我认为完全不必要。”治病是本分,如何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是一个医者应有操守,特别是乡村医生,面对的是农村和农民,更应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在渠岸镇卫生院工作的那些年,张宏德接待过无数的病人,他明白当乡医的苦,更明白农村病人的苦。当时农村穷人多,病号多,条件差,风险大,要干好乡医,就必须有一副热心肠。有的病人经济条件不好,他就上门为患者看病,自己掏腰包为病人抓病。他曾连续几天为一位孤寡老人看病送药,他也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推着板车把一位伤重的病患送到卫生院,使病人及时就诊。这些都深存他的记忆,也更让他不断激励自我,提高医术造福更多人。
“工作、学习、锻炼”是他的座右铭,从医50来,他坚持认真工作,严谨医术,为渠岸老百姓看病问医,赢得了人心。
退休义举显高德
采访过程中,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看病。张宏德立即起身为孩子把脉、针灸。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张大夫是我见过最好的大夫,他不要钱,不要物,免费给大家病,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这真的很少见。”
退休不退色,他说,只要生命在,就有余热发挥。凡是农村或者经济困难者来看病,张宏德把脉开药以及针灸,从来都是分文不收。
他说:“从医40多年了,很多药方就跟电脑内存一样诸存在脑海,都是经过我不断的实践,在前人的基出上调整,再实践,得出来的。效果很显著,我愿把我的药方无偿奉献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一个平凡的乡村医者高尚的医德和人格,大义与担当,是真男儿。
退休至今,几乎天天都有找上门来的病患,有三原当地的群众,也有省外的患者,对于上门的求医者,他来者不拒,免费诊治,尽心尽力。
家训家风要传承
他告诉他记者,年轻时候的他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上大学,所以他的梦想就是把孩子们全部培养成大学生。因此在生活中,他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说“教育子女要算大账,看长远。”他教育孩子们有严格的家训,他说“孩子们上学时不短一分钱学费,工作了不给你一分钱,各自为政,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如犯错进了监狱,永不探监。”
由于他的严格教育他的3个儿子都受过高等教育,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天地。张宏德的“大学专户”梦想实现了,他的三儿子张健强,还传承了他的衣钵,继续坚守在渠岸,为贫困老百姓免费看病,多次组织义诊活动,助力当地医疗扶贫,这让张宏德很欣慰。
从医也需与时俱进,60岁时张宏德开始学习电脑,用电脑学习和阅读,整理工作笔记。如今他身体健康,对中医学和把脉看病依然热情如初,谈起病人病情,谈起医学,他激情高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宏德,用仁心仁术诠释医者使命,用他的执著与追求演绎了一段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