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印台区奏响健康扶贫新乐章
帮扶医疗团队下乡开展义诊。
开展中医预防知识普及,提前预防治未病。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常态化。
家庭签约医生为患慢病的贫困人口进行用药指导。
扶贫路上风雨无阻。
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
健康知识进校园。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通讯员 唐红艳 文/图
去年以来,铜川市印台区卫计局以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健康保障体系为切入点,健康扶贫工作亮点纷呈。
创新“协作共享”新机制
建立区镇村三级三项(3+3)工作机制,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该局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健康扶贫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区级脱贫攻坚健康保障组,制定健康脱贫计划,挂图作战。建立由健康保障组牵头、定期联席、部门协作、统一部署的工作新机制,逐渐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推进健康扶贫的工作大格局;发挥镇办党委政府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镇办党委政府抓政落实,医疗机构抓服务的工作机制,明确镇办党委政府和镇办医疗机构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职能职责,把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提上镇办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把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作为医疗机构工作重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序推进;整合村级卫计力量,抱团发力,建立月例会工作机制。将村计生专干例会和乡医工作例会两会合一,由镇办卫计办和卫生院联合组织召开,会上统筹安排本辖区当月的健康扶贫工作,通报上月工作存在问题,对未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人员实行台账式管理,当月销账。
构建“五重保障”保健康
在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中,印台区建立了贫困人口“五重保障”医疗综合保障体系。区财政出资136.4万元为全区贫困人口购买了新农合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均达到100%。贫困人口看病,在按照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等“四重保障”报销流程依次进行“一站式”结算,对贫困人口实际报销比例还未达到90%的,继续按照印台区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报销特惠政策,进行兜底报销,确保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同时,继续落实“一降二提三免”等报销倾斜政策,即降低大病报销起付线,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报销比例,免除一般诊疗费、乡镇卫生院起付线和县域内住院押金。截至目前,累计为1878人次的贫困人口兑现落实了五重保障资金514.18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563人326.39万元、大病保险17人1.7万元、民政医疗救助767人105.89万元、补充医疗保障88人2.8万元、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443人77.44万元。
开展“精准施策”减存量
为贫困人口建立救治工作台账,落实“三个一批”救治措施。一是组织工作人员采用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的工作形式核实核准全区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尤其是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中患病的有1145户1305人,其中,1195人患有不同的慢性病、81人患有大病、29人患有重症,对患病的贫困人口逐人逐病建立了救治工作台账,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管理一批、重症兜底一批的救治措施,因人因病精准施治。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发现的贫困患者,发现一例,救治一例,追踪到人,精准到病,逐一对账销号。
二是优先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把签约服务工作从求“量”向求“质”上转变。组成了以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医师组成的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对全区3982户11955名贫困人口全部进行了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抓住二级以上帮扶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机遇,对患病的1305名贫困人口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的原则,变医生“坐诊”为“巡诊”定期上门为其进行健康指导和医疗救治、医后随访。对患有残疾的贫困人口,定期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真正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对29名患有重症的贫困患者,落实责任医师至少每月入户随访和康复指导一次的承诺,并按照印台区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给予兜底支持治疗,保障治疗经费,确保救治到位。
营造“健康环境”控增量
一是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健康扶贫承载力,投资300余万元对全区基层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提升,将全区所有贫困村卫生室按照“60平方米、四室分离、集体产权”的建设标准进行改扩建,并给每个新建的贫困村卫生室配备5万余元的实用型医疗设备,从硬件设施上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对全区41个贫困村的乡村医生进行理论加操作的临床医学实践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
二是深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关系、组建医疗联合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今年该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实现与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扶协作关系全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定期选派资深专家教授到帮扶的卫生院坐诊、巡诊,通过开展科室共建、专家坐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帮扶,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救治目标。
三是坚持减存量与控增量并举推行,做到防于未病控增量。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了妇女健康促进项目,组建了健康教育师资宣讲团,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了健康教育进农村活动,将防病、查病、治未病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将健康知识、中西医预防保健措施宣传到户,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少生病。
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利用群众信任中医调理治疗的心理需求,结合乡镇卫生院中医堂,宣传中医治病和预防保健知识,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五是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帮助贫困户清洁室内外卫生,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断传染病发病病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开展中医预防知识普及,提前预防治未病。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常态化。
家庭签约医生为患慢病的贫困人口进行用药指导。
扶贫路上风雨无阻。
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
健康知识进校园。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通讯员 唐红艳 文/图
去年以来,铜川市印台区卫计局以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健康保障体系为切入点,健康扶贫工作亮点纷呈。
创新“协作共享”新机制
建立区镇村三级三项(3+3)工作机制,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该局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健康扶贫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区级脱贫攻坚健康保障组,制定健康脱贫计划,挂图作战。建立由健康保障组牵头、定期联席、部门协作、统一部署的工作新机制,逐渐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推进健康扶贫的工作大格局;发挥镇办党委政府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镇办党委政府抓政落实,医疗机构抓服务的工作机制,明确镇办党委政府和镇办医疗机构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职能职责,把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提上镇办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把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作为医疗机构工作重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序推进;整合村级卫计力量,抱团发力,建立月例会工作机制。将村计生专干例会和乡医工作例会两会合一,由镇办卫计办和卫生院联合组织召开,会上统筹安排本辖区当月的健康扶贫工作,通报上月工作存在问题,对未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人员实行台账式管理,当月销账。
构建“五重保障”保健康
在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中,印台区建立了贫困人口“五重保障”医疗综合保障体系。区财政出资136.4万元为全区贫困人口购买了新农合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均达到100%。贫困人口看病,在按照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等“四重保障”报销流程依次进行“一站式”结算,对贫困人口实际报销比例还未达到90%的,继续按照印台区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报销特惠政策,进行兜底报销,确保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同时,继续落实“一降二提三免”等报销倾斜政策,即降低大病报销起付线,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报销比例,免除一般诊疗费、乡镇卫生院起付线和县域内住院押金。截至目前,累计为1878人次的贫困人口兑现落实了五重保障资金514.18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563人326.39万元、大病保险17人1.7万元、民政医疗救助767人105.89万元、补充医疗保障88人2.8万元、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443人77.44万元。
开展“精准施策”减存量
为贫困人口建立救治工作台账,落实“三个一批”救治措施。一是组织工作人员采用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的工作形式核实核准全区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尤其是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中患病的有1145户1305人,其中,1195人患有不同的慢性病、81人患有大病、29人患有重症,对患病的贫困人口逐人逐病建立了救治工作台账,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管理一批、重症兜底一批的救治措施,因人因病精准施治。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发现的贫困患者,发现一例,救治一例,追踪到人,精准到病,逐一对账销号。
二是优先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把签约服务工作从求“量”向求“质”上转变。组成了以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医师组成的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对全区3982户11955名贫困人口全部进行了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抓住二级以上帮扶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机遇,对患病的1305名贫困人口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的原则,变医生“坐诊”为“巡诊”定期上门为其进行健康指导和医疗救治、医后随访。对患有残疾的贫困人口,定期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真正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对29名患有重症的贫困患者,落实责任医师至少每月入户随访和康复指导一次的承诺,并按照印台区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给予兜底支持治疗,保障治疗经费,确保救治到位。
营造“健康环境”控增量
一是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健康扶贫承载力,投资300余万元对全区基层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提升,将全区所有贫困村卫生室按照“60平方米、四室分离、集体产权”的建设标准进行改扩建,并给每个新建的贫困村卫生室配备5万余元的实用型医疗设备,从硬件设施上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对全区41个贫困村的乡村医生进行理论加操作的临床医学实践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
二是深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关系、组建医疗联合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今年该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实现与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扶协作关系全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定期选派资深专家教授到帮扶的卫生院坐诊、巡诊,通过开展科室共建、专家坐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帮扶,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救治目标。
三是坚持减存量与控增量并举推行,做到防于未病控增量。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了妇女健康促进项目,组建了健康教育师资宣讲团,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了健康教育进农村活动,将防病、查病、治未病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将健康知识、中西医预防保健措施宣传到户,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少生病。
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利用群众信任中医调理治疗的心理需求,结合乡镇卫生院中医堂,宣传中医治病和预防保健知识,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五是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帮助贫困户清洁室内外卫生,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断传染病发病病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