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乡路变迁记
岐山 赵林祥
常年辗转打工,候鸟样往返于城乡之间,对家乡通村公路的变化,可谓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至今清楚地记着,首次出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几个泥瓦匠一合计,带着三五个供料的小工,去省城搞副业。我们一伙人背着沉重的蛇皮袋,鸡叫头遍就从家里动身,下周原,过韦水,穿越雍碛原,再下到蔡家坡,一路跋涉50多里黄土路,折腾了多半天才一身臭汗爬上火车。到西安时,天快黑了。甭说干活儿,人困马乏一连歇了两天,还是腰酸腿疼缓不过劲儿。每每提及出门回家,人人心头发怵,双腿打颤。那时候,打工的农人真是门难出,家难进,乡村的黄土路碰上雨天更是寸步难行难上加难。
家乡公路的变化始于1987年,县乡两级政府投资50万元,沿途村民自发投劳出力,开通了大枣公路。有先见之明的年轻人乘机购买数辆三轮车,搞起乡村客运。村民上街赶集或外出打工,事先联系车主,坐“喷喷车”到西宝北线的大营路口,搭上西来东往的班车,就可以走州过县。
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日渐兴盛,在深化农村改革,活跃乡村经济的热潮中,市县再次投入巨资,拓宽改建乡村公路。这次家乡门前的大枣公路首次铺上了石料混凝土,路面覆上了沥青。随即,县交通局开通了乡域班车,群众出门上车可以直达县城,坐长途汽车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西安。虽说出门方便了,因为路窄车少,乘车难,路不畅的弊端却日渐凸现。
2002年,国家投资对大枣公路再次扩建。公路由原来的3米拓宽到6米,全程铺设混凝土沥青面,班车数量增加一倍,南去枣林镇,北至县城,二十分钟一趟车。出门打工,招手就上,一天间就能往返西安两个来回,出门难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公路通,百业兴。除了少数有手艺的村民仍外出打工,绝大多数群众在家搞起种植业养殖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育苗术,栽果树,建大棚,养猪养牛办工厂,农副产品不用出门,打个电话,客商登门收购,村民乐滋滋在家数起票子。而且因为乡村公路的便利快捷,小商小贩们纷纷进村入户,过去当柴烧的麦草、玉米秸、芯芯子,甚至连随手乱扔的废品,都变成了再生资源,换成硬扎扎的票子,闲置了的碾盘、磨扇、蒜罐等大小石器,也被城里的怀旧者和文物收藏家重金索购。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乡村公路的建设护养和美化力度,尤其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家乡门前的通村公路,栽植了绿化林,砌筑起排水渠,路两旁林林葱茏,冬青夹道,花草簇拥,风景优美。沿路乡村成立了护路队,分段承包,专人管护,定期维护公路,浇灌花草。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如一条条绿色油亮的带子,串起大大小小的村落,成为黄土原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每每坐上快捷舒适的班车出门回家,望着前方不断延伸的宽阔平坦乌黑油亮的公路及车窗外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大地,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公路变迁的见证者目击者,我不由心潮起伏,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