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汉中医改跃向新高度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记者 王缠卫
3月28日至30日,由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健康陕西媒体行”活动走进汉中。来自中央和我省的媒体记者对汉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采访。所到之处,记者亲身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医改成果正惠及更多的百姓。
明确权责
2012年以来,西乡县率先在我省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组建公立医院管委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西乡县又率先在全省推行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年薪由县财政全额预算,平时以档案工资预拨支付。在县级公立医院管委会领导下,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院服务评价、管理、持续发展等30多项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院长评定年薪的依据,强化院长负责制。
按照我省相关政策,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原则上不得超过本院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5倍。对此,西乡县医院院长章忠林说,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院长年薪制是良性的‘指挥棒’,将促使医院调整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和收入分配结构,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早在2009年,汉中市已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31个医改决策文件。并围绕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目标,坚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手抓。市、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审议医院“三重一大”事项,院长承担办院职责。在运行机制方面,实施“一取一降一提”,改革医疗费用结构。即:取消药品加价销售政策、降低大型检查检验项目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项目。
据统计,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汉中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22.07元,居全省首位。
优化服务
3月30日,在一场春雨的滋润下,花草树木焕发出勃勃生机。记者走进城固县医院一楼首先看到的是10个农合医保服务窗口,患者在这里能以最短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在门诊区公示牌上写明了专家门诊,专家简介,出诊时间等内容,方便患者就诊。同时,医院还加强导医力量,为患者提供分诊、护送等“一站式”服务。
“这一切源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固县医院院长张永祥告诉记者,2011年11月,城固县医院以“优服务、提质量、上水平”为管理目标,持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医改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医院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重点向一线岗位、高风险倾斜”的原则,制定了以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群众满意度为考核重点的绩效分配办法。同时,医院为保证科室二次分配体现公平性,在院、科两级核算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夜班绩效”、“手术补助”等10余种直接核算到一线的职工个人补充调控措施,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分配导向和倾斜政策。
“绩效考核不分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大家同岗同薪同待遇。积极性显著提高,投诉量明显下降。”城固县医院护理部主任高洁说,考核对象从院长到保洁人员全覆盖,由服务对象进行打分。形成了“工作好不好,服务对象说了算”的服务氛围。
2017年,城固县医院结合各科室独特优势和技术专长,投入2000多万元,重点发展了国医馆、血透室、产科和儿科急救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特色专科,提升业务水平,方便患者就医。
协同推进
在城固县医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门诊血液透析中心,这里有21台大型医疗设备。来自上元观镇的患者刘先生正在等候诊疗,他说:“这里设备先进,收费便宜,新农合也报得多,一年花费几百元。”
目前,城固县对门诊肾病透析贫困患者每年报销6万元,一般患者每年报销5万元。而且,县医院还设立了70万元的“健康扶贫资金”救助特困患者。
不仅如此,2017年,汉中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并整合运行了9年的城镇居民医保和12年的新农合制度。对基本医保报销后进行再次报销,报销封顶30万元。2017年,共有13054名参保群众享受大病保险报销,人均报销7129元。
同时,汉中市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对低收入群体、重点优抚对象、因病致贫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按照人口多的县500万元、人口少的县200万元标准,建立政府专项医疗救助资金。目前,全市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专项医疗救助四重保障体系,各县区以构建大病商业补充保险、红十字会援助、社会公益捐助和爱心帮扶为补充的多重保障制度,有效解决群众看得起病问题。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汉中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健康新时代”机遇,坚持把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对健康的期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