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张明启:身残志坚争脱贫
    张明启妻子(左)正在体检。

  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
    通讯员 张伟莉 记者 王宏海 文/图
    “明启,赶紧收拾好去村口坐车,记得不要吃早饭。”3月15日天刚亮,富县北道德乡樱桃塬村支部书记张春全便忙着挨家挨户安顿着。
    原来,这天,樱桃塬的精准扶贫户又要去县医院体检了,张明启夫妇也不例外。
    50岁的张明启是村里的低保户,夫妻双方都是侏儒症患者,妻子张秀梅智力残疾。虽然正值壮年,两人却不能干重活和外出务工,光景一直过得很拮据,再加之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张明启脱贫致富的决心。
    精准扶贫政策就像一抹亮眼的阳光照进了张启明的小屋,在“第一书记”陈朝辉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张明启的家中。
    “我一共才花了2000块钱就住上了新房。”说到这些,朴实憨厚的张明启喜极而泣,“都没有敢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房,国家的政策让我圆了这个梦想。”
    2016年,北道德乡党委对没有能力自建住房的贫困户,采取村集体担保试点建房,首选张明启家作为试点户,全额垫资为他家建成了60平方米的住房,让张明启一家四口有了“新”家。
    “精准扶贫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次要好好把握。”张明启说。
    “多亏精准扶贫政策,这一次真是让我看到希望了。以前做梦都想摘掉穷帽子,可总是有心无力。现在不同了,过好日子有指望了,也敢去想了。”张明启感慨地说,帮扶工作队的同志就像亲人一般,一步一步帮他迈开脱贫的脚步。
    张明启因身体原因没有劳动能力,早些年,家中的果园一直委托弟弟管理,每年给张明启大女儿一些生活费。但是张明启夫妻俩常年多病,要靠药物来维持,时不时还要住院治疗,入不敷出。“去年我跟我媳妇先后住了两次院,本以为又要花一大笔钱,没想到合疗帮我解了燃眉之急,最后一分钱都没有花。”张明启告诉记者。
    “张明启的大女儿是一名大三在校生,教育扶贫每年给补贴6000元学费;二女儿读六年级,每年补贴1500元。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张明启的帮扶力度也很大,加上他自身肯努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帮扶干部陈彩云说。
    然而,张明启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决心要早·新格局·新发展”早摘掉“贫困户”这顶帽子。
    张明启看得很明白,只有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子才能好起来!在弟弟帮忙管理果园的这几年,张明启靠着三亩玉米地维持基本生活。随着两个女儿的慢慢也长大,学费、生活费等开销逐渐增加。张明启知道,依靠这三亩薄地根本维持不了这个家。
    “去年政府给了我10袋化肥,7万多果袋,帮我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张明启告诉记者:“套袋卸袋这种活我都是雇人干,除草施肥这些只要是能干了的活,我跟媳妇自己干。”
    2017年初,张明启决定将自己的4亩果园要回来自己管理,这样一来,除去女儿的学费生活费,还会有一些结余。
    “去年套了5万多袋,卖了4万多元。”张明启笑着说,4万元是他近10年来收入最多的一年。
    “看见猪圈里那头猪没?去年一窝猪仔卖了近2000块钱呢。今年我还要多养几头,猪仔能卖钱,猪粪能上肥。”张明启告诉记者。
    去年,张明启被富县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工作产业(自主)脱贫示范户,奖励了3000元。他高兴地说:“勤劳致富得靠自己。虽然我没有正常人一样的身体,但只要人勤快,好好干,日子一定能过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