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书记组建 集体务工
通讯员 侯永超 张建超
韩城市芝川镇白家庄村有个“集体”务工队,这支“队伍”是由村“第一书记”王娟英组建的。她说,组建务工队“纯属巧合”,但没想到,这个巧合却给村民创收了13万元。
2016年12月,白家庄村务工队成立,最初只有9个人,临近今年春节,队伍已经“壮大”到70余人。60岁的孙养进是其中一员,起初抱着怀疑态度“入伍”的他,现在却赞不绝口。
“当初给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犹豫不定,去了怕工钱不好要。以前揽活常常讨不来工钱,考虑再三,我决定试试,想着先干一段时间,感觉不可靠就退出。但事实证明,这支队伍绝对可靠。”务农在家的孙养进是这支务工队的“元老”,他参与了务工队接到的第一个活。
“第一份活是在南湖植绿,总共9个人,我干了30多天,挣了4000多块钱。第一次发工资后,‘队员’慢慢多起来,最多过百,后来稳定在七、八十人。南湖和东湖区域的绿植都是我们栽植的。年前我去南湖,还找到了我栽下的第一棵树呢!”孙养进得意地说。
去年底,村里还组织务工队成员乘着大巴车游玩南湖、东湖。蓝天白云之下,湖景美不胜收。看着车窗外游玩的人群,“领工”张志忠感到很自豪,他心中暗想:这美景的建设也有我们一份力量。
韩城有句古话是“饸饹床子百眼开”,形容一个人特别能干,58岁的张志忠就是这样的能人,也因此被选任“领工”。“村干部说这件事时,我很赞同,这是办好事。我们农民舍得力气,但舍不得时间,一清闲就心慌。植绿这活又不重,一天130元,谁还愿意待在家浪费时间?”张志忠说。
白家庄村有12户贫困群众,务工队能组织起来,还源于贫困群众张莉。王娟英最初只是想帮张莉找份工作,看到南湖招务工人员的消息后,就打电话了解情况,听到是植绿,日工资130元。“需要多少人?”王娟英在电话里问。“多多益善,有多少来多少。”对方的话让王娟英欣喜不已。在与村干部商谈,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后,这支务工队应运而生。“我们村12户贫困群众,有6户已经加入务工队,两户有工作,其余4户无劳动能力。现在这支‘队伍’有贫困户,也有其他村民,有本村人也有外村人,可不管是谁,都得靠双手、靠勤劳挣钱。”王娟英说。
这支“队伍”饱含着村民的付出,更倾注着村干部的心血。最初的交通工具是村会计的私家车,来来回回,会计忙前忙后不计报酬。看着队伍一步步发展壮大,为村民创收,村干部们倍感欣慰。可最近他们心里犯了愁:农忙时节到了,“队伍”还能组织起来吗?
贫困群众云俊明是个手艺人,装修刮仿瓷是他的“饭碗”。村里这支务工队也有他的身影,虽然时间不长,只干了14天,但还是给他奖励了一条毛毯,表扬他“干活麻利,能吃苦”。“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我正在给别人刮仿瓷,仿瓷刮完了,务工队活也完了,当时很遗憾。第二次打电话,我刚好没事,赶紧就去了。14天挣了近两千元,活不重,还能贴补家用。就不知道以后‘队伍’还在不?以后还会不会有活?”王俊明的话一下子击中了村干部的心结。
完成这次采访任务后不久,笔者接到了王娟英打来的电话,她的声音难掩激动之情。她说,村里计划采用排班的方法,或十人一班,或三五天一班,一定要将这支“队伍”延续下来。
韩城市芝川镇白家庄村有个“集体”务工队,这支“队伍”是由村“第一书记”王娟英组建的。她说,组建务工队“纯属巧合”,但没想到,这个巧合却给村民创收了13万元。
2016年12月,白家庄村务工队成立,最初只有9个人,临近今年春节,队伍已经“壮大”到70余人。60岁的孙养进是其中一员,起初抱着怀疑态度“入伍”的他,现在却赞不绝口。
“当初给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犹豫不定,去了怕工钱不好要。以前揽活常常讨不来工钱,考虑再三,我决定试试,想着先干一段时间,感觉不可靠就退出。但事实证明,这支队伍绝对可靠。”务农在家的孙养进是这支务工队的“元老”,他参与了务工队接到的第一个活。
“第一份活是在南湖植绿,总共9个人,我干了30多天,挣了4000多块钱。第一次发工资后,‘队员’慢慢多起来,最多过百,后来稳定在七、八十人。南湖和东湖区域的绿植都是我们栽植的。年前我去南湖,还找到了我栽下的第一棵树呢!”孙养进得意地说。
去年底,村里还组织务工队成员乘着大巴车游玩南湖、东湖。蓝天白云之下,湖景美不胜收。看着车窗外游玩的人群,“领工”张志忠感到很自豪,他心中暗想:这美景的建设也有我们一份力量。
韩城有句古话是“饸饹床子百眼开”,形容一个人特别能干,58岁的张志忠就是这样的能人,也因此被选任“领工”。“村干部说这件事时,我很赞同,这是办好事。我们农民舍得力气,但舍不得时间,一清闲就心慌。植绿这活又不重,一天130元,谁还愿意待在家浪费时间?”张志忠说。
白家庄村有12户贫困群众,务工队能组织起来,还源于贫困群众张莉。王娟英最初只是想帮张莉找份工作,看到南湖招务工人员的消息后,就打电话了解情况,听到是植绿,日工资130元。“需要多少人?”王娟英在电话里问。“多多益善,有多少来多少。”对方的话让王娟英欣喜不已。在与村干部商谈,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后,这支务工队应运而生。“我们村12户贫困群众,有6户已经加入务工队,两户有工作,其余4户无劳动能力。现在这支‘队伍’有贫困户,也有其他村民,有本村人也有外村人,可不管是谁,都得靠双手、靠勤劳挣钱。”王娟英说。
这支“队伍”饱含着村民的付出,更倾注着村干部的心血。最初的交通工具是村会计的私家车,来来回回,会计忙前忙后不计报酬。看着队伍一步步发展壮大,为村民创收,村干部们倍感欣慰。可最近他们心里犯了愁:农忙时节到了,“队伍”还能组织起来吗?
贫困群众云俊明是个手艺人,装修刮仿瓷是他的“饭碗”。村里这支务工队也有他的身影,虽然时间不长,只干了14天,但还是给他奖励了一条毛毯,表扬他“干活麻利,能吃苦”。“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我正在给别人刮仿瓷,仿瓷刮完了,务工队活也完了,当时很遗憾。第二次打电话,我刚好没事,赶紧就去了。14天挣了近两千元,活不重,还能贴补家用。就不知道以后‘队伍’还在不?以后还会不会有活?”王俊明的话一下子击中了村干部的心结。
完成这次采访任务后不久,笔者接到了王娟英打来的电话,她的声音难掩激动之情。她说,村里计划采用排班的方法,或十人一班,或三五天一班,一定要将这支“队伍”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