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一“送”一“留”的时代变迁
    “看我适合干啥活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开栏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的这句话,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决心。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栏目,聚焦新时代我省“三农”领域奋斗者的故事、精神与情怀,多形式、多角度展现三秦大地上的奋斗故事,讲述广大干部群众用奋斗创造幸福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姚远 通讯员 杨晓琼 吕鑫 文/图
    2月24日上午9时许,在留坝县紫柏广场,用工单位沙场点兵,求职人员现场面试、签约,返乡青年联谊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近年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先后荣获陕西省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首创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发展模式,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认可。西成高铁、宝汉高速建成通车,给留坝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代,留坝县利用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力、财力、信息和技术资源,吸引外出务工人员投身家乡建设,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以前自己就是学会计的,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关键还离家近”“你看,这里在招瓦工,那里也在招,一天能挣160至220元,我都不知道去哪里好”“还可以自己报名竞选村干部呢”……在紫柏广场,这样的交谈声不绝于耳。
    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主任谭尚礼,曾在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创业经商20多年。“一个人只身在外创业,压力大、困难多,家中妻儿无法团聚、父母跟前无法尽孝,虽然赚了点钱,但总觉得亏欠家人太多……”面对记者的采访,每当回忆起在外打拼经历,谭尚礼由衷感慨。
    2014年汉坪高速留坝段开工建设之机,谭尚礼回到家乡江口创业,开办商贸酒楼和宾馆,搞养殖和种药材,风生水起。2015年4月,当选为梭椤村村主任。今年被推选为首届务工创业者协会会长。
    “只要我们敢想、肯干,瞅准机遇,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农村是大有作为的。”谭尚礼说。
    留坝县积极引导鼓励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并从发展旅游产业、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建设以及充实村干部队伍三个渠道,整理出156类1384个就业岗位提供选择。
    以前,留坝县出台政策,对投资创业者落实好证照办理、信贷支持、奖励扶持等优惠政策,并做好跟踪指导服务。还要在返乡人员中选拔能人,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村“两委”换届时,通过民主推荐和选举,将优秀人才充实进村级领导班子,实现自我价值,带领群众共同发展。
    “当年政府组织我们外出打工,在汉中火车站召开欢送会,还给我们佩戴大红花和发路费。”今年32岁的杜超,家住留坝县江口镇柘梨园村,曾经在苏州打工10多年,期间的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他感同身受。2009年底返乡创业,养殖大倪、开面皮连锁店、卖辣椒油,留坝人都亲切称呼他“面皮哥”。2015年,杜超成立留坝县青年电商创业联盟,发展会员110人。他经营的面皮和农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卖到了东三省。
    “以前政府把我们送出去的时候,给我们佩戴大红花,而如今,创业政策好了,环境也优越了,政府请我们留下来,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这,一‘送’一‘留’的时代变迁,让人回味啊。”杜超告诉记者,他们应该响应政府号召,紧紧抓住机遇,投身家乡发展建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梦想,用奋斗换来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评选出的15名“紫柏工匠”受到了隆重表彰。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牛超,现在庙台子林场木工学堂负责教学工作,今年63岁的李继友,也是木工,雕梁画栋,手艺精湛,他们肩负手艺传承使命,体现人生价值,弘扬工匠精神。“我干了一辈子木匠,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待遇。”手捧证书和奖金的李继友显得激动。
  留坝县委、县政府当“红娘”,在农民工与企事业单位、扶贫社、村组织间牵起“红线”,留住人才。县委书记许秋雯说:“只有培养数量充足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够扎根农村、把稳定与发展统筹抓起来的‘三农’人才队伍,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到高质量的实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