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榆林市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们:
共担扶贫责任 共享脱贫荣光
    程实(右)为困难群众送去春节慰问品。

    余萱收到村民的锦旗。
    “第一书记”高旭(右)向贫困户转交羊子销售款。
    思源(右一)和村民商讨脱贫方案。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文/图
    一年辛劳,一年收获。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第一书记”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基层,肩负使命,收获梦想,与农民朋友一起奋战,迎来了又一个春节。在农历戊戌春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榆林市部分“第一书记”,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斗志,看他们带领村民一起实现小康梦想。
    思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长
    思源是榆林市横山区高镇沙沟村“第一书记”,他从大学生村官岗位上开始工作,到现在成为镇政府干部兼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成长。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2017年,在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沙沟村没有拖后腿。思源介绍,2017年,村“两委”顺利实施了全村4个小组186户自来水饮水工程,解决了全体村民困扰多年的饮水难题;硬化了2.3公里村组道路,完成了全村2260亩土地的确权登记;成立了“一约四会”,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思源表示,在新的一年,沙沟村干部群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斗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
    高旭:先急后缓,当好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2014年6月,高旭受所在单位榆林市能源局选派,到佳县螅镇曹家沟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5月,在扶贫工作队整合后,高旭担任了榆林市驻佳县扶贫工作队协调组副组长、驻佳县螅镇荷叶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
    高旭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先解决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后谋划产业发展。村里先后资助了16名大学生,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难题,建设了文化阵地,购置了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立了扶贫“爱心超市”,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
    高旭介绍,2018年,荷叶坪村除了建设老年幸福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村委会将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三变”改革,对村内800亩枣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扩大养殖合作社,采取集中代养和分散自养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
    “对每一个村民来说,未来都充满了希望。我们要当好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更希望农民朋友在新的一年有新作为、新收获!”高旭满怀激情地说。
    马向阳:以心换心,砥砺前行
    2015年7月,马向阳被所在单位绥德县人社局选派到白家硷镇强家沟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从此,他与村民结下不解之缘。
    “我深知搞好扶贫工作不容易,所以我用真心换真情,和村民打成一片。村民问谁家里有困难,首先找我帮忙。”马向阳说,“即使许多事情我一下子不能解决,我也会和村民一起想办法,共同面对。”
    2017年,强家沟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村里川地也进行了高质量整理。2017年“7·26”特大洪灾发生后,驻村干部带领村民积极投入抢险救灾中,并及时维修了水毁道路。村“两委”因户施策,全方位帮扶,2017年年底36户117人脱贫。
    “今年,我们将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从手工艺品、月嫂、建筑、餐饮等方面入手,聘请专家指导,实现外出务工人员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型、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马向阳说。
    在新的一年里,马向阳希望农民朋友加强学习农业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丰收,家庭增收。
    余萱:身怀六甲的解说员、协调员、服务员
    余萱是一个阳光的“八零后”女孩,西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受所在单位榆阳区审计局委派,担任赵家峁村“第一书记”。
    2014年,赵家峁村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2017年3月16日,赵家峁村挂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630人变身股民。赵家峁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转变为榆林市精准脱贫标杆村、陕西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和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赵家峁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干部群众到此考察。如今,身怀六甲的余萱,白天是个解说员、服务员,为参观学习的团体、个人讲解赵家峁村的发展历程。晚上,她又成了谋划师、打字员,配合区、乡、村各级包抓干部就赵家峁的发展,深入研究,科学规划。
    余萱说:“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希望全省的农民朋友通过新一轮农村改革,步入新时代,实现新梦想。”
    马龙:寻找突破口,为群众办实事
    2017年5月,马龙受绥德县市政管理监察大队选派,担任绥德县枣林坪镇金水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金水湾村由过去的鱼家湾村、鱼家庄则村、前李家山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269户716人。因为3个自然村相距较远,地势差别大,马龙深感扶贫工作的艰巨。经过调研,他把升级红枣产业和劳务输出作为突破口。
    2017年,金水湾村为33户贫困户落实红枣产业发展补助资金9万多元,为部分村民发放生产资料,为3个自然村硬化道路,修建水井,维修村委会阵地,开展技能培训。截至2017年底,金水湾村顺利脱贫8户23人。
    新的一年,金水湾村将联系红枣加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强技能培训,激发脱贫动力。
    程实:“四颗心”实现贫困村摘帽
    2017年初,程实受省疾控中心选派,担任横山区殿市镇王坪村“第一书记”。谈到几年来的工作感受,程实认为,驻村工作要有“热心”,群众工作要有“耐心”,扶贫目标要有“决心”,完成任务要有“信心”。
    2017年,在各级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王坪村累计投入622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卫生室建设、人引工程、“三变”改革等39项重点工作,4户7人脱贫,王坪村作为多年的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梦想。
    程实介绍,2018年,扶贫工作队将收集制作疾病预防和病虫害控制类的多媒体资料,为全体村民整理病历,做好“省疾控中心健康扶贫进王坪”工作;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补贴的方式,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有力推动“三变”改革。
    程实说,干部群众在新时代要有新精神,贫困群众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定信念跟党走,一心一意奔小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