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孙海 王思思 报道)买来棉絮不做棉被,也不做衣服,而是用来画画,你见过这样的作画方式吗?近日,太白县图书馆请来非遗传承人为小读者们传授“棉絮画”制作工艺,让这一非遗项目在当地拥有更广泛的爱好者。
一把剪刀、一把镊子、一瓶胶水和染好色的棉花,经过绘制、剪贴、粘合等多道工序,就变成了色彩艳丽、惟妙惟肖的棉絮画,每一幅作品都富有立体感,而且栩栩如生。刘小霞是“棉絮画”传承人陈步澜的学生,看着染成五颜六色的棉花在她手里变成了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孔雀、花朵时,小读者们惊讶万分。(如图)在刘小霞的示范指导下,小读者们自己动手,体验棉絮画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增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