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就恋那个村庄
宣传脱贫政策。
危房危窑搬迁。
孙园芳 文/图
泥泞路,杂草地,少产业,低收入,这是黄龙县圪台乡砖庙梁村过去的状况。2015年“第一书记”张安接过扶贫棒,从此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以村为“家”,与农民交朋友,如今,砖庙梁村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抓好党建“牛鼻子”
张安明白,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抓好党的建设,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经调查,砖庙梁村老党员居多,且大都是威信高、觉悟高、工作积极性高的老前辈,于是他从做好老党员思想工作着手,坚持“以老带新”,以党员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健全完善党内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入手,严格落实村党支部执行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建活动日”等规章制度。为全体党员设岗定责,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讲党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子的新活力、新气象,大大增强了对村支部的信任和支持。
2016年村民万荣贵的儿子病情恶化(大叶肺炎)特别严重,在西安住院40多天,花费10多万元。这对于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张安了解这一情况后,借助村支部凝聚力号召党员带头对万荣贵进行捐助,前后共计筹资6000余元全部交到患者家属手里。
建设“美丽乡村”
张安第一天背着行囊来到村支部的时候,眼前看到的能用三个词代替:“脏、乱、差”。在例行的村民会议上,他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对街道的砖头瓦块及门前乱放的柴火、机械进行清理。全年开展卫生大扫除15余次,动用大型机械两次,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卫生打扫好了,让砖庙梁村成为真正的“美丽乡村”,绿化必不可少,资金怎么解决?回“娘家”要钱呗!他通过多方协调,得到了林业局和林业站的大力支持,5万元的绿化经费很快到位。他又亲自设计,统筹安排。现在的砖庙梁村街道也绿了,花园也有花了。为了让公路沿线有花,也为了能省点花种钱,每到周末他带着妻子儿子到黄龙-圪台沿线采集花种。
摆脱扶贫“等靠要”
在扶贫工作中,张安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坚持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每次有农技专家来村里进行科技培训,他都挨家挨户叫人参加,还经常在村内宣传推广其他地方的致富经验,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激活了内在动力。
舍“小家”为“大家”
在脱贫攻坚奋勇前行的路上,家庭和工作总是难以两全,在“小家”与“大家”间,张安做出了人生中最无悔的选择。他原本在黄龙上班,妻子在中医院上班,为了支援基层建设,他主动放弃黄龙安逸的生活,到砖庙梁村当“第一书记”,孩子上六年级,妻子工作也很忙,由于驻村不能经常回家,孩子无人照顾,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他在小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让年迈的母亲来照顾孩子上学。他说“孩子问题解决了,我就能安心地在村上工作了”。
在村里,每到防汛季节为了让群众搬出安全的地方,他东家进,西家出,磨破了嘴,有时群众还不领情。他说“只要群众搬到安全的地方,我受点委屈没什么”。大爷大娘有了难处,第一个就给“小张书记”打电话,准保事情办得又快又好。“他是办实事的好书记。”村民宋文忠感慨地说。
危房危窑搬迁。
孙园芳 文/图
泥泞路,杂草地,少产业,低收入,这是黄龙县圪台乡砖庙梁村过去的状况。2015年“第一书记”张安接过扶贫棒,从此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以村为“家”,与农民交朋友,如今,砖庙梁村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抓好党建“牛鼻子”
张安明白,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抓好党的建设,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经调查,砖庙梁村老党员居多,且大都是威信高、觉悟高、工作积极性高的老前辈,于是他从做好老党员思想工作着手,坚持“以老带新”,以党员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健全完善党内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入手,严格落实村党支部执行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建活动日”等规章制度。为全体党员设岗定责,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讲党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子的新活力、新气象,大大增强了对村支部的信任和支持。
2016年村民万荣贵的儿子病情恶化(大叶肺炎)特别严重,在西安住院40多天,花费10多万元。这对于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张安了解这一情况后,借助村支部凝聚力号召党员带头对万荣贵进行捐助,前后共计筹资6000余元全部交到患者家属手里。
建设“美丽乡村”
张安第一天背着行囊来到村支部的时候,眼前看到的能用三个词代替:“脏、乱、差”。在例行的村民会议上,他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对街道的砖头瓦块及门前乱放的柴火、机械进行清理。全年开展卫生大扫除15余次,动用大型机械两次,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卫生打扫好了,让砖庙梁村成为真正的“美丽乡村”,绿化必不可少,资金怎么解决?回“娘家”要钱呗!他通过多方协调,得到了林业局和林业站的大力支持,5万元的绿化经费很快到位。他又亲自设计,统筹安排。现在的砖庙梁村街道也绿了,花园也有花了。为了让公路沿线有花,也为了能省点花种钱,每到周末他带着妻子儿子到黄龙-圪台沿线采集花种。
摆脱扶贫“等靠要”
在扶贫工作中,张安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坚持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每次有农技专家来村里进行科技培训,他都挨家挨户叫人参加,还经常在村内宣传推广其他地方的致富经验,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激活了内在动力。
舍“小家”为“大家”
在脱贫攻坚奋勇前行的路上,家庭和工作总是难以两全,在“小家”与“大家”间,张安做出了人生中最无悔的选择。他原本在黄龙上班,妻子在中医院上班,为了支援基层建设,他主动放弃黄龙安逸的生活,到砖庙梁村当“第一书记”,孩子上六年级,妻子工作也很忙,由于驻村不能经常回家,孩子无人照顾,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他在小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让年迈的母亲来照顾孩子上学。他说“孩子问题解决了,我就能安心地在村上工作了”。
在村里,每到防汛季节为了让群众搬出安全的地方,他东家进,西家出,磨破了嘴,有时群众还不领情。他说“只要群众搬到安全的地方,我受点委屈没什么”。大爷大娘有了难处,第一个就给“小张书记”打电话,准保事情办得又快又好。“他是办实事的好书记。”村民宋文忠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