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个面向未来的蝶变故事
种植烤烟脱贫。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通讯员 旷伟 文/图
新颖的荷花造型太阳能路灯,在宽阔的莲藕产业园一字排开;一排排易地搬迁新房拔地而起;一院崭新的村级活动场所投入使用;中药材、莲藕、黄花菜等扶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1月3日,记者走进汉中市南郑区濂水镇流西河村,到处呈现出新年新气象。
2015年5月,南郑区的梁营村和西河村合并,组成了流西河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被确定为“后进村”。经过1年多时间的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子硬了 动力强了
2017年初,流西河村被确定为“后进村”后,该村党支部率先抓学习,破解思想不统一难题。以“两学一做”为引领,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邀请镇党委委员参加,让大家提问题、找差距。
村党支部直面问题整改清单,解决整改,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支部成员对照年初既定的“军令状”,通过“一季一督”对标找差,知耻而后勇。通过整改,班子硬了、人心齐了,“后进村”终于变为“先进村”,“敢干事、干实事”,成为流西河村支部工作的核心理念。
产业有了 信心足了
“种了一季烤烟,收入翻了几番,家里有了存款,我家可以脱贫了!”烟农李松廷笑着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贫困户李松廷去年种植14亩烤烟,净收入1.5万元。
针对经济落后、无特色经济发展产业这一情况,流西河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因地制宜,通过跑市场、摸路子、项目调研等方式,最终敲定了产业发展方案,决定以中药材、黄花菜、莲藕和烤烟这四个产业作为村上主导产业,引导群众积极发展。
按照濂水镇聚力打造“清莲小镇美丽濂水”的发展思路,流西河村党支部创建“农户+合作社+党支部”的架构,大力倡导村民流转土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广订单农业,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并且紧扣“三变”改革,实现群众“流转土地赚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产业发展分红利”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村流转近700亩土地,发展集约化农业产业园区,同时贫困户缺少长期产业这个“硬骨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全村发展中药材350亩,莲藕300亩,烤烟50亩,黄花菜30亩。
环境变了 面貌新了
“村里变化太大了,这才1年时间没回来就让我耳目一新!”今年元旦刚过,在西安卖面皮的3组村民老刘回村上办事,一走进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他就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去年初,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会议,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活动场所落后、道路不通、灌溉不畅等问题,积极向上争取相关项目和配套资金。全年实施各类项目10个,总投资1750多万元,为全村整体脱贫打下坚实基础;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移民安置点,可安置52户139人;新修村级活动场所三间两层330平方米,文化广场600平方米;通组道路两条1.9公里,产业园区道路两条4.9公里;安装莲藕产业园太阳能路灯36盏;新建灌溉抽水站1处、人饮工程1处。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通讯员 旷伟 文/图
新颖的荷花造型太阳能路灯,在宽阔的莲藕产业园一字排开;一排排易地搬迁新房拔地而起;一院崭新的村级活动场所投入使用;中药材、莲藕、黄花菜等扶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1月3日,记者走进汉中市南郑区濂水镇流西河村,到处呈现出新年新气象。
2015年5月,南郑区的梁营村和西河村合并,组成了流西河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被确定为“后进村”。经过1年多时间的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子硬了 动力强了
2017年初,流西河村被确定为“后进村”后,该村党支部率先抓学习,破解思想不统一难题。以“两学一做”为引领,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邀请镇党委委员参加,让大家提问题、找差距。
村党支部直面问题整改清单,解决整改,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支部成员对照年初既定的“军令状”,通过“一季一督”对标找差,知耻而后勇。通过整改,班子硬了、人心齐了,“后进村”终于变为“先进村”,“敢干事、干实事”,成为流西河村支部工作的核心理念。
产业有了 信心足了
“种了一季烤烟,收入翻了几番,家里有了存款,我家可以脱贫了!”烟农李松廷笑着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贫困户李松廷去年种植14亩烤烟,净收入1.5万元。
针对经济落后、无特色经济发展产业这一情况,流西河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因地制宜,通过跑市场、摸路子、项目调研等方式,最终敲定了产业发展方案,决定以中药材、黄花菜、莲藕和烤烟这四个产业作为村上主导产业,引导群众积极发展。
按照濂水镇聚力打造“清莲小镇美丽濂水”的发展思路,流西河村党支部创建“农户+合作社+党支部”的架构,大力倡导村民流转土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广订单农业,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并且紧扣“三变”改革,实现群众“流转土地赚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产业发展分红利”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村流转近700亩土地,发展集约化农业产业园区,同时贫困户缺少长期产业这个“硬骨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全村发展中药材350亩,莲藕300亩,烤烟50亩,黄花菜30亩。
环境变了 面貌新了
“村里变化太大了,这才1年时间没回来就让我耳目一新!”今年元旦刚过,在西安卖面皮的3组村民老刘回村上办事,一走进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他就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去年初,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会议,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活动场所落后、道路不通、灌溉不畅等问题,积极向上争取相关项目和配套资金。全年实施各类项目10个,总投资1750多万元,为全村整体脱贫打下坚实基础;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移民安置点,可安置52户139人;新修村级活动场所三间两层330平方米,文化广场600平方米;通组道路两条1.9公里,产业园区道路两条4.9公里;安装莲藕产业园太阳能路灯36盏;新建灌溉抽水站1处、人饮工程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