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泾阳千名医生进“农门”
  本报记者 车喜韵 王缠卫
    11月24日,记者来到泾阳县采访,发现这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劲掀热浪。他们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是:在我省率先实施“家庭病床”试点,免费为特殊患者提供和医院一样优质的治疗服务;设立精准脱贫10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截至目前,全县已有超过17000人从健康扶贫政策中受益。
    贫困患者无后顾之忧
    初冬季节,尽管空气中透着丝丝寒冷,但是泾阳县桥底镇席杨村村民杨林家里依然暖意融融。泾阳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骨一科主任医师田建宁同杨林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交流十九大报告。
    “田医生是我的家庭签约医生,他每次来都跟我坐一条凳子,还给我送来《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十九大报告说了脱贫攻坚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事振奋人心。”杨林高兴地说,“我入党43年,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一定比蜜还要甜。”
    然而,前几年杨林患大病无法正常站立,加上家庭收入来源有限,他一度放弃了治疗。在田建宁的帮扶下,县医院和上级医院专家对他病情会诊,建议住院治疗。并告诉他,县医院专门为贫困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设有贫困病房,实行“先治疗、后付费”的诊疗模式。
    据统计,今年泾阳县共有1768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8689人。县卫计局作为健康扶贫工作主要职责牵头部门,因病施策,分类救治,对全县贫困人口有11种大病和其他大病的患者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抽调50名医疗专家组成12个团队,负责全县签约服务技术指导。泾阳县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已有110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贫困户包联活动。
    实施“家庭病床”工作试点
    记者赶到王桥镇木梳湾村的时候,正是正午时分,县医院老年病科医生党震和村医涂勇温正在为村民杨成孝进行例行复查。杨成孝的儿子杨永利放下爱心小药箱说:“县委、县政府没有忘我们贫困户,把‘家庭病床’设在家里,我们省了不少花费。”
    今年5月,泾阳县委、县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家庭病床”试点工作,旨在缓解贫困患者长期无人照顾、去医院看病不方便等难题,使他们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和医院一样便捷、优质服务。
    目前,泾阳县共设立“家庭病床”16张,已撤床3张,患者恢复良好。同时,还对11种大病患者制定救治方案,集中治愈3人,大病转慢病患者54人,实行销号管理。全县慢病签约服务管理2361人,建立慢病患者用药“绿色通道”,慢性病报销7005人次,报销费用175.02万元。
    设立健康扶贫基金
    由于父亲芦怀森患有大病,云阳镇火庙村村民刘朋军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今年父亲住院4次,医疗花费政府给报了,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都不知道咋办。”刘朋军坦言。
    今年以来,芦怀森老人先后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和泾阳县医院住院治疗4次,住院治疗总花费47813.29元,合规总花费42376.66元,其中,合疗报销29644.45元,大病报销4866.11元,政府基金救助3391.13元,补助总计43623.29元,报销比例91.23%。
    泾阳县委、县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贫困患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该县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四重保障”的基础上,又通过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设立精准脱贫医疗救助基金,减轻贫困人口家庭支出负担。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泾阳县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泾海说,眼下我们按照全省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攻势行动部署,积极推进疾病控制“八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奋力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