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共御风险 共享信息 共同发展
8名“第一书记”“抱团”创市场
    本报讯(记者 韩小珍 通讯员 齐小伟)“土鸡蛋也不够,打电话让尽快送来!”11月24日,在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营头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几名“第一书记”正忙着整理各村的土特产样品,准备去和客商洽谈。
    陈仓区地处关中平原最西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成为全市集中连片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生存环境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特殊区域”。“来到村里后,我发现农产品形成不了规模、没有品牌、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是大家在扶贫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坪头镇温水村“第一书记”刘越剑说,他和周边几个村的“第一书记”商量,大家在组织、产业、销售上实行联盟,一起组织搞产业,“抱团”闯市场。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坪头镇温水村、营头村、王家咀村,拓石镇杨家川村、马家湾村、铁家岭村和赤沙镇山明村、香泉镇前锋村的8名“第一书记”,共同发起成立了西山产业扶贫联盟。他们以党支部为引领,以贫困户为主体,以合作社为支撑,积极推行“‘第一书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统筹产业规划、生产、销售,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联盟刚一成立,市区的一家商务公司就找上门,与温水村签订土蜂蜜统购包销协议,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0元的价格收购全村的土蜂蜜。贫困户王福蛮喜滋滋地说:“以前蜂蜜要背到集市上去卖。如今连门都不出,钱就到手啦,省心又省力!”
    目前,在“‘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的引领下,贫困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3个,注册了“醉美西山”、“温水寨”等自有商标,对西部山区的土鸡蛋、土蜂蜜、花椒、核桃等农产品进行包装和销售,惠及当地5个镇20多个村的贫困人口3000多人,走出了一条“抱团营销,共御风险,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发展”具有陈仓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陈仓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裴振强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的思路,继续探索完善这一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册特色商标,畅通销售渠道,打造本土品牌,加速促进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持续健康发展,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