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带头与贫困较劲的“拼命支书”
——记蒲城县桥陵镇东场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牛
    王春牛(左)与群众交流柿子作务经验。

    本报通讯员 贺军栋 文/图
    在蒲城县桥陵镇东场村,有一位热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牛”书记——王春牛。任村党支部书记仅两年多时间,他像牛一样脚踏实地,用吃苦耐劳、拼搏创业的实干精神一天天改变着村上的面貌,感激的村民们为他送来印有“致富好领班”“我们的好书记”等内容的一面面锦旗。
    王春牛早年在西安从事建材经销生意,发家致富后看到家乡一些群众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他毅然放弃西安丰厚的经济收入回乡创业,和大家共同寻觅脱贫之路。
    东场村地处大山脚下,道路崎岖,十年九旱。王春牛的“脱贫经”先从改变基础设施“念”起,他跑项目,争资金,为村上修建水泥路7000米,使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通行困苦。他又多方协调水利等部门,给村上修建了总储量2000余方的两座蓄水池,为村上发展现代农业打好基础。此外,还争取项目建起4个健身广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到富平、杨凌等区县,远赴山东、山西等省,他带着村上的党员干部多方拜师取经,在偏僻的小山村先后发展花椒1000亩、柿子800亩。另外还种植了红苕、山楂、丹参等作物。对此王春牛有自己的心得,“传统作务庄稼方式很难脱贫致富,必须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市场环境发展特色产业。”
    去年,王春牛狠心拿出多年打拼挣下的400万元,加上争取到的村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股份合作制现代化羊场,从云南怒江购回的珍奇乌骨羊及本地小尾寒羊等近2000只优质肉羊悠然生长其中。他把羊场改造成为“党支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样板,使村上52户贫困群众从中直接受益。贫困户可选择以“代养”等方式加入,羊的所有权归己,只需付出日常劳动义务。村民张凤霞、程建龙两家都是贫困户,想发展养殖业但没有本钱。王春牛就为他们担保协调信用社贷款6万元,让他们在羊场内养羊,村上提供品种、防疫、饲料、销售等专业服务。如今张凤霞和程建龙合作养羊130只,一算账不到半年时间就净赚了2万多元,他们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另外,羊场还吸纳了程小伟、程苟来等贫困群众打工,每人每月可获得收入1500元。
    脱贫重在“造血”。村民程仓龙身有残疾,一时救济解决不了根本。王春牛就协调5万元贷款,帮助他种植柿子6亩并开展柿饼加工,去年程仓龙各项收入超过万元。在王春牛的带领下,现在东场村几乎家家种植有花椒、柿子等经济林木。村上还计划进一步发展金银花、黑小麦等特色种植,用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引领村民致富。
    寒来暑往,得知“牛”书记为了村上的脱贫事业跑前跑后脚上磨出了水泡,心疼的村民们自发将手工缝制的一摞绣花鞋垫塞到了王春牛手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