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赵发军:大山深处的好支书
    这条通向高坎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路,赵发军走了将近二十年。

赵发军还组织村民发展林下散养土鸡产业。
    通讯员 孟少猛 张晗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清晨,天空被一场阵雨冲洗得干净湛蓝,石泉县曾溪镇高坎村支部书记赵发军沿着走了二十余年的老路,早早来到村党群活动中心,又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抓党建,凝聚人心
    高坎村,在2015年6月由原高坎村、同庆村、印石村合并而成,赵发军迅速将全新的高坎村支部班子拧成一股绳,去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村党支部商定每月5日固定开展“党群互动日”活动。
    看着村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党员,赵发军说:“支部的组织生活多元化了,村里党员就会主动参加,年轻的村民被吸引来参与活动后也会想要向组织靠拢,久而久之,我们的支部也就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有活力。”
    当然,“党群互动日”自然也少不了高坎村的村民群众。党员大会结束后,赵发军便带着大家去高坎村的辣椒育苗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着给村里22户贫困户的辣椒锄草浇水。
    办实事,心系家乡
    要致富,先修路。赵发军将村里的青壮劳力聚在一起,修了一条6公里长的路和一处供高山农田灌溉的堰塘。之前多靠水上交通的高坎村终于有了一条自己的致富路,缺水灌溉的高山农田有了水源。大家都纷纷称赞赵发军能干,1993年赵发军被团县委表彰为优秀团支部书记。
    “我的童年,很少见到父亲,村委会和村民的事情在他心里比自家事情还要重要。我小时候抱怨过这一点,但是父亲告诉我,他在这个职位,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也是对乡亲们相信他的回报。”赵发军的儿子赵佳说。
  不仅是组织上的认可,家人的支持,更有乡亲们的称赞。大家都说赵发军能干踏实,将来一定能为高坎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赵发军当选为高坎村党支部书记,修路、通水、搞党建、兴产业……赵发军将自己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高坎村,他也见证了高坎村将近2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兴产业,摆脱贫困
    为改变高坎贫困落后的被动局面,赵发军积极动员本村能人,注册成立了“石泉县烟波湖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父老乡亲共同发展致富。合作社成立后,赵发军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流转了本村闲置土地100余亩,还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2户,通过劳务用工的形式就近就地将贫困户转化成产业工人。
    合作社成立后,赵发军发展黄花菜产业,还在黄花菜地上套种了红尖椒,通过套种作物实现增加亩产收入的目的。同时,他还积极与企业协商沟通,签订了贫困户帮扶种植协议,保证产品销售渠道和保底收入。
    今年合作社发展的黄花菜、套种的作物、劳务工资等将为入社的32户贫困户带来人均4200元的收入。“以前总害怕搬到安置点了没有土地没法生存,现在只要到合作社干活,就不用担心没有收入了,更不会害怕越搬越穷的问题。”高坎村贫困户唐明军说道。
    高坎村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赵发军的心血和汗水,正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大山深处,“引”着党员们在各项工作中带头示范,“逼”着村民们在发展产业上踏实苦干,“促”着高坎村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蜕变。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