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件件实在事 事事得民心
光伏产业促脱贫。
黄花菜产业喜获丰收。
洛南县发改局干部职工慰问贫困。
洛南县发改局班子和陈台村群众一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合作社三变改革。
本报记者 何俊洲 王赢 通讯员 陈大明 文/图
架桥、修路、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养蜂、育蘑菇、种烤烟、建黄花菜产业基地……一项项投资的落实,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个个产业的兴起,成效一点点显现,希望一天天靠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形势下,洛南县发展改革局打出了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奏响了脱贫攻坚的壮丽凯歌。
洛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贫困村143个,贫困人口8.64万人,贫困发生率24.8%。洛南县发改局帮扶的麻坪镇陈台村和灵口镇程湾村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是全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两年来,洛南县发改局按照“六个精准”、“八个一批”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夯实脱贫基础,做实脱贫产业,包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发改局局长詹绪民被授予“商洛市2016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 不断夯实脱贫基础
陈台村距洛南县城25公里,是洛南北部片区重点困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达37.5%。在这个山大沟深的农村,落后的交通条件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最偏远的超洼,这里3个组的村民祖祖辈辈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受制于出行难,有的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县城。“只要你们能把超洼的路修了,我们就自然脱贫了!”这是洛南县发改局初次进村调研时群众的普遍愿望。为此,发改局一班人发挥行业优势,赴市进省,多次给省市发改委请示汇报,争取资金200余万元,终于使超洼通村水泥路动工建设,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4.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成通车,使超洼贫困群众最大期盼变为现实。
灵口镇程湾村地处洛河沿岸,是洛南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东西15公里以内没有一座像样的大桥,只有一条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钢丝桥,且年久失修成为危桥。洛南发改局多次与省市县交通部门请示协商,将程湾洛河大桥列入交通重点项目。历经一年的建设,一座长122米宽7.5米投资460万元的洛河大桥主体完工,解决了包括程湾在内的洛河沿线1000多户5000多名群众的过河难问题。
针对程湾村没有村委会活动场所的实际,洛南县发改局多方筹措投资56万元,启动建设了程湾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投用。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洛南县发改局在包扶村实施脱贫攻坚重点项目5大类20个,概算投资1700余万元,为两个村的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产业发展为根本 着力增强造血功能
抓脱贫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规模。洛南发改局根据包扶村实际,聘请设计院专家,反复调查研究,科学制定陈台、程湾两村综合发展规划。通过帮扶单位推动、合作组织带动、村三委会发动、村域农户行动,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小组+农户”的模式精准施策,使每个贫困户加入2~3个合作社,发展2~3个主导产业,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陈台村立足“云蒙绿谷,下户人家”发展定位,打造“一心、两带、两基地”产业布局,即以村委会所在地为核心,以超洼沟和土坊沟为两个产业带,建设黄花菜产业基地和香菇产业基地。精选了食用菌、中华蜂两个当年见效产业,黄花菜、核桃、中药材3个长效发展产业。建立黄花菜、食用菌、养蜂3个专业合作社,全村栽植黄花菜达700亩,引进土蜂300箱繁殖到500余箱。发展食用菌20万袋,种植中药材208亩,栽植核桃300亩,预计全村脱贫产业实现年收入550余万元,劳务输出400余人,预计全年劳务收入可达500余万元。
陈台村还创建麻坪镇盛农黄花菜专业合作社及陕西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天然绿色食品,打造独具特色生态农业。建成年加工1500吨干菜生产线一条,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并可带动麻坪镇农民种植黄花菜1000亩,豆角500亩,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辐射带动全县其他镇办农民种植黄花菜、豆角等10000亩,年可实现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程湾村立足洛河,突出滨水生态特点和一湾一沟优势,确立程湾村“金色水岸,乡韵程湾”发展定位,打造“一心、一带、两基地”产业布局。以村委会所在地为核心,依托文峪组至白楼组的产业发展带,建设烤烟、油菜+万寿菊、油葵+油牡丹、中药材产业基地和香菇产业基地。精选了烤烟、油菜+万寿菊、油菜+油葵3个当年见效产业,成立了药材、养殖、连翘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三委兼职,贫困户入股分红,村集体提留,带动贫困户70户。
程湾村栽植烤烟达600亩,种植油菜+万寿菊300亩,种植韭菜200亩,种植油葵200亩,袋料香菇栽培26万袋,预计全村脱贫产业实现年收入300余万元,劳务输出680人,预计全年劳务收入可达800余万元。
以数据清洗为重点 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为了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今年以来,洛南县发改局再次开展“回头望”,成立了由村三委会、第一支部书记、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组成的脱贫攻坚工作队,集中时间人力精力,逐组召开群众会宣传政策,逐户上门发放告知书、宣讲识别标准政策、识别程序,逐户开展农户信息核查。通过户申请、村评议、公开公示,对贫困户识别、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
陈台村确定产业扶持58户,就业创业62户,生态补偿2户,易地搬迁15户,危房改造8户,医疗救助47户,教育支持9户,兜底保障15户。程湾村确定产业扶持88户,就业创业20户,生态补偿4户,易地搬迁23户,危房改造41户,医疗救助19户,教育支持4户,兜底保障18户,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实现入户告知率、政策知晓率、识别精准率三个100%,夯实了帮扶工作基础,达到贫困户满意、群众认可。
以党员干部为主体 精准施策真情帮扶
为了加强对两个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洛南县发改局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成立了两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县发改局、两个村党员干部共56人结对帮扶161个户贫困户。按照“八个一批”,“一户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为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了脱贫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方法,集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村有一个产业领头人,组有一个致富带头人,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群众自愿创业、自主就业、自主创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建立帮扶工作队长效机制,明确每周三、周五分别为陈台、程湾两村脱贫攻坚干部帮扶日,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为“两村两个工作队交换进村入户”,相互检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对标“八个一批”精准施策,带着形象扶贫,带着感情包扶,带着责任帮扶。党员干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决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黄花菜产业喜获丰收。
洛南县发改局干部职工慰问贫困。
洛南县发改局班子和陈台村群众一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合作社三变改革。
本报记者 何俊洲 王赢 通讯员 陈大明 文/图
架桥、修路、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养蜂、育蘑菇、种烤烟、建黄花菜产业基地……一项项投资的落实,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个个产业的兴起,成效一点点显现,希望一天天靠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形势下,洛南县发展改革局打出了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奏响了脱贫攻坚的壮丽凯歌。
洛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贫困村143个,贫困人口8.64万人,贫困发生率24.8%。洛南县发改局帮扶的麻坪镇陈台村和灵口镇程湾村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是全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两年来,洛南县发改局按照“六个精准”、“八个一批”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夯实脱贫基础,做实脱贫产业,包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发改局局长詹绪民被授予“商洛市2016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 不断夯实脱贫基础
陈台村距洛南县城25公里,是洛南北部片区重点困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达37.5%。在这个山大沟深的农村,落后的交通条件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最偏远的超洼,这里3个组的村民祖祖辈辈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受制于出行难,有的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县城。“只要你们能把超洼的路修了,我们就自然脱贫了!”这是洛南县发改局初次进村调研时群众的普遍愿望。为此,发改局一班人发挥行业优势,赴市进省,多次给省市发改委请示汇报,争取资金200余万元,终于使超洼通村水泥路动工建设,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4.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成通车,使超洼贫困群众最大期盼变为现实。
灵口镇程湾村地处洛河沿岸,是洛南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东西15公里以内没有一座像样的大桥,只有一条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钢丝桥,且年久失修成为危桥。洛南发改局多次与省市县交通部门请示协商,将程湾洛河大桥列入交通重点项目。历经一年的建设,一座长122米宽7.5米投资460万元的洛河大桥主体完工,解决了包括程湾在内的洛河沿线1000多户5000多名群众的过河难问题。
针对程湾村没有村委会活动场所的实际,洛南县发改局多方筹措投资56万元,启动建设了程湾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投用。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洛南县发改局在包扶村实施脱贫攻坚重点项目5大类20个,概算投资1700余万元,为两个村的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产业发展为根本 着力增强造血功能
抓脱贫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规模。洛南发改局根据包扶村实际,聘请设计院专家,反复调查研究,科学制定陈台、程湾两村综合发展规划。通过帮扶单位推动、合作组织带动、村三委会发动、村域农户行动,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小组+农户”的模式精准施策,使每个贫困户加入2~3个合作社,发展2~3个主导产业,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陈台村立足“云蒙绿谷,下户人家”发展定位,打造“一心、两带、两基地”产业布局,即以村委会所在地为核心,以超洼沟和土坊沟为两个产业带,建设黄花菜产业基地和香菇产业基地。精选了食用菌、中华蜂两个当年见效产业,黄花菜、核桃、中药材3个长效发展产业。建立黄花菜、食用菌、养蜂3个专业合作社,全村栽植黄花菜达700亩,引进土蜂300箱繁殖到500余箱。发展食用菌20万袋,种植中药材208亩,栽植核桃300亩,预计全村脱贫产业实现年收入550余万元,劳务输出400余人,预计全年劳务收入可达500余万元。
陈台村还创建麻坪镇盛农黄花菜专业合作社及陕西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天然绿色食品,打造独具特色生态农业。建成年加工1500吨干菜生产线一条,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并可带动麻坪镇农民种植黄花菜1000亩,豆角500亩,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辐射带动全县其他镇办农民种植黄花菜、豆角等10000亩,年可实现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程湾村立足洛河,突出滨水生态特点和一湾一沟优势,确立程湾村“金色水岸,乡韵程湾”发展定位,打造“一心、一带、两基地”产业布局。以村委会所在地为核心,依托文峪组至白楼组的产业发展带,建设烤烟、油菜+万寿菊、油葵+油牡丹、中药材产业基地和香菇产业基地。精选了烤烟、油菜+万寿菊、油菜+油葵3个当年见效产业,成立了药材、养殖、连翘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三委兼职,贫困户入股分红,村集体提留,带动贫困户70户。
程湾村栽植烤烟达600亩,种植油菜+万寿菊300亩,种植韭菜200亩,种植油葵200亩,袋料香菇栽培26万袋,预计全村脱贫产业实现年收入300余万元,劳务输出680人,预计全年劳务收入可达800余万元。
以数据清洗为重点 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为了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今年以来,洛南县发改局再次开展“回头望”,成立了由村三委会、第一支部书记、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组成的脱贫攻坚工作队,集中时间人力精力,逐组召开群众会宣传政策,逐户上门发放告知书、宣讲识别标准政策、识别程序,逐户开展农户信息核查。通过户申请、村评议、公开公示,对贫困户识别、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
陈台村确定产业扶持58户,就业创业62户,生态补偿2户,易地搬迁15户,危房改造8户,医疗救助47户,教育支持9户,兜底保障15户。程湾村确定产业扶持88户,就业创业20户,生态补偿4户,易地搬迁23户,危房改造41户,医疗救助19户,教育支持4户,兜底保障18户,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实现入户告知率、政策知晓率、识别精准率三个100%,夯实了帮扶工作基础,达到贫困户满意、群众认可。
以党员干部为主体 精准施策真情帮扶
为了加强对两个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洛南县发改局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成立了两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县发改局、两个村党员干部共56人结对帮扶161个户贫困户。按照“八个一批”,“一户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为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了脱贫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方法,集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村有一个产业领头人,组有一个致富带头人,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群众自愿创业、自主就业、自主创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建立帮扶工作队长效机制,明确每周三、周五分别为陈台、程湾两村脱贫攻坚干部帮扶日,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为“两村两个工作队交换进村入户”,相互检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对标“八个一批”精准施策,带着形象扶贫,带着感情包扶,带着责任帮扶。党员干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决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