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国网陕西电力打造智能电网
为经济发展输入澎湃动力
    电网升级改造。    摄影 呼啸

    延安供电公司员工正在改造延安市麻洞川乡10KV线路。    摄影 刘浩
    配电网检修。    摄影 呼啸
    电网升级改造。摄影 呼啸
    特约撰稿 吴长宏 通讯员 栗莎
    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异的“速度之变”:五年的时间,国网陕西电力实现“北电南送,西电东送,关中强网,陕南强联”的标志性跨越。这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五年,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电网转型升级,大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有利支撑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五年来,国网陕西电力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陕西五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国网陕西电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方针,坚决贯彻国网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奋力开创电网建设、安全生产新局面,以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协调发展、智能发展为引领,实施三年攻坚战,着力补短板、强结构,持续推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升级,努力把陕西电网建设成为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一流现代化电网。加快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促进陕西实现从“能源大省”向“电力大省”的转变。今年建成的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将“陕电外送”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凸显,为陕西电网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坚强电网做支撑 为陕西新定位而升级
    陕北革命老区贫瘠的土地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拥有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这些资源中尤其以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前几年,陕北能源基地主要发展方式以输出资源等方式发展为主。近年来,省政府、老区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转变陕北地区能源发展方式,在补短板上狠下工夫,其中“陕电外送”作为陕北能源基地转型发展重要方式被省政府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但作为煤炭主产区的陕北老区电网结构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承担电力外送的重任,要送电,先修“路”,没有特高压这条“电力高速路”,陕北电力外送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今年8月,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首个以陕西为落点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同时也是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陕西特高压送电大通道对于陕西煤电集中开发、规模外送,促进陕西能源跨越式发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加快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提高电力外送能力,是实现陕西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必须加快电网的互联互通。今年是国网陕西电力实施电网建设三年攻坚战的第一年,补短板、强结构,以规范建设、优化管理、提高效率为重点,加快“两交五直”特高压工程建设,加快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实施三年攻坚战是国网陕西电力系统前期协调、电网建设管控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战。以争取政策、确保项目落地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属地协调作用,力争将电网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体系,努力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落得下、送得出创造良好条件。
    国网陕西电力为推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密切跟踪国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研究成果,以330千伏富平变试点项目为依托,超前做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收资、调研、设计、技术和工艺创新等工作。在通用设计、设备应用基础上,深化“两型一化”要求,按照“模块化”思路,推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标准化设计、配送式建设,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任务。全面推广110千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改善,配网结构、供电能力、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把西安电网建成一流省会城市电网。
    在这五年中,国网陕西电力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部署,加强电网规划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全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750千伏天水~宝鸡双回输电线路及330千伏西部解环工程加强了西北主干电网构架,为陕甘电网330千伏电磁解环创造了条件;750千伏信义变扩建、330千伏旬阳、三星城输变电等9项重点工程为改善陕西网架结构、缓解西南部断面供电压力、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设了西宝客运专线、±800千伏酒泉-湖南,1000千伏榆横-潍坊,±1100千伏昌吉-古泉、330千伏西成高铁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开工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农配网工程、省外电源断开工程及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330千伏富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等57项工程按时投产,为进一步优化网架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面规范施工标准 稳步提升管理水平
    7月3日,随着西安新大陆110千伏新建变电站施工现场视频的接入,标志着西安公司工程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施工现场视频接入是指在变电工程计划开工以前,在施工现场接入视频系统。该系统为3G无线加密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根据变电站建筑结构、电气、机电设备要求、现场展位的设置情况设计,按照安防系统管理流程规定进行架设,确保实现基建项目的远程可视、监控功能。
    近年来,国网公司提出“基建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入融合”的要求,国网陕西电力大力推行标准工艺应用、队伍分包管理等新业务流程。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此次上线的基建信息系统的视频接入工作,以基建管控信息系统为依托,实施“基建天眼”在线监控工程,增加了施工现场可示功能,实现了在建基建项目的远程可视、监控功能,还具备将现场视频进行抓拍及存储的功能。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将基建信息管理与实际工程进度进行比对,进一步强化了对施工现场重要施工作业的安全质量的管控,提升了管理效率,加强了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管控能力,提高了基建工程现场管理水平。
    国网陕西电力进一步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以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管理效率不高、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持续提高管理穿透力。深化“三通一标”成果应用,以有效应用为重中之重,突出标准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标准的一致性、整体水平的先进性和适应范围的全面性。创新管理机制,落实各级责任,强化专业间横向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标准化成果在可研、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应用,推动“三通一标”标准化成果有效落地。实现设计方式由“各显其能”向“标准设计”、建设方式由“量体裁衣”向“成衣定制”、施工方式由“人工为主”向“机械为主”的转变。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的总体定位,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电网智能化建设水平。
    为提升依法合规建设管理水平,国网陕西电力切实落实依法治企各项要求,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程规范开展工程建设。规范工程开工前审批要件报批工作,重点抓好规划手续、用地批复、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办理,纳入基建常态工作管控。对历史遗留土地证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2017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网陕西电力按照国网公司构建“大数据”新格局要求,加强信息支撑,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电网建设管理模式,提升基建管理工作水平。健全工作保障体系,推进基建管理系统的全员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基建业务管理有序高效运转,以标准化建设为导向,将现场视频接入、人员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作成果纳入工程项目部标准化配置,明确管理保障、技术措施和评价考核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强化现场部署与应用。
    强基固本铸牢安全 质量管控再上台阶
    “运用这套‘啄木鸟’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能查出设备隐患,更能及时剖析出隐患产生的原因,找到隐患出现的规律,铲除隐患滋生的土壤,直至从根源上堵住安全管理的漏洞。”今年5月,国网汉中电力公司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一班工作人员在谈起处置110千伏福成变电站设备隐患时说。
    国网汉中电力公司积极推广运用‘啄木鸟’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在春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措施快速处置,避免设备事故发生的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一班进行通报表彰,这是该公司深化“反违章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取得的实效。在110千伏福成变电站进行综合带电检测工作时,发现设备异常,立即详细分析缺陷情况,专题汇报上级部门并及时组织人员实施福成变2号主变A相套管更换,顺利消除了设备安全隐患,确保福成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优质可靠供电。
    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和一系列安全生产规定的出台,国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国网陕西电力始终围绕本质安全目标,着力推进安全责任全覆盖,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建设管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责任,加强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工作“凡事有人负责”,确保施工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国网陕西电力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建设管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责任,加强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工作“凡事有人负责”,确保施工安全风险可控在控。确保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转,确保履职到位。为落实好国网公司“五严格五做到”要求,国网陕西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到重心下移,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安全管理工作为重点,着重抓好项目安全工作关键和薄弱环节的管控。落实好国网公司施工分包管理专项安全行动方案和公司分包管理“十退出”禁令,将分包单位和人员纳入施工单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要持续开展安全管理通病治理、评价检查和考核,落实公司安全问题“十停工”禁令,促进安全管理绩效提升。
    国网陕西电力着力提高工程全过程质量管控水平和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全面推行设计策划,积极推进35~330千伏变电站和线路通用施工图设计图集的研究、编制和推广工作,从源头和本质上提高工程质量。创新施工图审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设计竞赛评优等工作。严格设计质量评价考核,实行设计质量责任终身制。提高工程设备质量。坚持“长久安全、坚固耐用、方案最优、经济合理”原则,科学开展设备选型,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加强设备监造和验收管理,及时发现设备质量缺陷和隐患。严格执行设备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和质量责任追溯制度。持续提高施工质量。大力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牢固树立“岗位创优、过程成优”理念。加强工程质量工艺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管控,全面深化应用标准工艺。以750千伏西安南变电站为样板,抓好标准工艺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公司质量问题“十推倒”禁令,进一步强化责任追溯,杜绝质量隐患。
    集中采购规范高效 物资供应保障有力
    今年9月,国网陕西电力建设的西成客专330千伏供电工程,以6个变电站工程、1165基铁塔和737公里输电线路,蜿蜒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纽带。建成后,西安至成都将形成“3小时经济圈”。
    西成高铁供电工程包含6个变电站工程、12条线路工程,可谓一个庞大的“项目集群”。面对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严峻、在秦岭山中绵延737公里的特殊项目群,以及设备物资市场需大于供的状况,物资供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网陕西电力物资公司主动担当,推出创新性的“服务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资供应新模式。在物流方面,对出厂设备运输纳入指挥调度平台管理,实现了对146个材料站的精准投送;在信息流方面,建立工程物资保障信息群,及时发布、更新、共享物资到货信息,让相关单位及时了解生产、催交、发运、到货验收的最新动态和数据;在资金流方面,新的供应商结算系统一改过去3个月资金结算周期,现在15天即可完成;在服务流方面,对项目单位、施工单位和供应商进行全过程服务,将优质服务融于整个工作链条。累计赴厂催交43次,服务供应商427人/次。
    在西成高铁供电工程建设期间,国网陕西电力累计完成铁塔供应1165基,总重量达到3万吨;导线和地线9111吨,总长度达7423公里;一次设备639台(套)、二次设备452台(套);全部设备物资运输车辆达到1036车/次。
    近年来,各级电网建设物资需求量大、时间紧、任务重,集中交付情况突出,统筹协调难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大了物资供应保障的压力。国网陕西电力认识到物资供应保障面临的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物资供应基础管理年”专项行动。深入分析物资合同、仓储、废旧物资管理现状,全面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采取自查、交叉互查、飞行检查、通报考核等措施,查找管理短板,强化各层级全流程的规范化、精益化管理,达到“夯实基础管理、规范业务执行、提升保障能力、提高效率效益”的目标。
    国网陕西电力建立“大供应”的概念,提升两个“创新”。首先是创新招标采购工作。全面推广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及电子化单轨制运行,强化招标文件编制、评标质量管控和廉政风险防控等标准化工作流程执行,确保制度完善、流程规范、结果公正。积极倡导以质量信用引导市场,坚持市场价格引导与集中规模采购效益并重原则,合理控制公司工程建设成本。试点资格预审在协议库存批次中的应用,提升招评标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人为干预,保证公司采购效益。
    其次是创新仓储物流管理。加强仓库基础硬件设施和基层物资管理系统建设,落实总部仓储物流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优化合并地县“面积小、周转率低、长期闲置”仓库,实现ERP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贯通。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条码、射频识别、传感设备、地理位置感知等成熟技术,对物流过程进行定位、跟踪与监控。加快应用移动互联网络,通过APP、掌上电脑(PDA)快速办理移动作业,实现信息流、实物流、作业流高度一致和融会贯通,促进供应链由流程管理向数字化网络转变。
    扬帆出海正当其时,乘风破浪大展英姿。在“复兴”号高铁列车即将鸣笛飞驰的历史性时刻,陕电人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铁塔与导线、实干与创新,编织三秦大地的光明前景,与生活在陕西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一道,共同迎接中国梦的梦圆时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