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凤翔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脱贫难题就这样被攻破
  五年,乡村巨变
  本报记者 边浩 通讯员 陈伟
  9月26日,记者在凤翔县汉封村采访时,见到了贫困户杨少忠,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他购买了70箱蜜蜂,除去成本,这项“甜蜜”事业为他创造了近2万元的收入。今年,老杨还有个愿望,就是要将养蜂规模扩大到120箱,来年可以有更大的收获。
  近年来,凤翔县依托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创新帮扶模式,拓宽搭载路径,千方百计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形成“五大产业+‘6+’模式+三重保障”的“563”产业发展格局。目前,该县搞养殖、栽果树、种药材的贫困户越来越多,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心劲更大了,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五大产业支撑
  凤翔县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励发展苹果产业、特色种植、传统养殖、转移就业、二、三产业,促进多元化增收。
  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苹果是凤翔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品牌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贫困户种植苹果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目前已有3560户贫困户种植苹果6748亩,占到产业发展贫困户的35%,户均增收1.28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
  特色种植遍地生根。除全县发展的苹果外,该县还积极发展红薯、油用牡丹、中药材、花卉、大棚蔬菜等特色种植。彪角镇引进的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土地1万亩,将建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药材3万多亩,目前已吸纳83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目前,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12254亩,覆盖贫困户3077户,户均年增收约3400元。
  传统养殖快速发展。目前全县2885户贫困户养殖猪牛羊鸡等67787头(只),柳林镇的黑猪养殖、姚家沟镇的“生态鸡蛋”等,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好。
  转移就业规模壮大。今年以来,凤翔县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0期、就业洽谈会4场,全县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新型经营主体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6726人。
  二、三产业后劲强劲。凤翔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但吸纳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发展特色餐饮和民俗旅游。另外,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较大的电商公司65个,带动38户134人走上脱贫路。
    “6+”模式引领
    杜宏岐是凤翔县虢王镇刘淡村人,他左手残疾,媳妇体弱多病,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凤翔县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负责人刘佳了解到杜宏岐的情况后,当年就给他免费送了6只羊羔。杜宏岐如获至宝,按照合作社的技术指导精心喂养。看着羊羔一天天长大,老杜对生活一下子有了信心,决心要大干,又用仅有的资金买了几只羊羔。
    今年初,刘佳邀请杜宏岐这个“羊司令”带着他的“兵”入驻佳鑫牧业的养殖场。由养殖场对杜宏岐的羊进行托管,杜宏岐本人在养殖场就业,月薪2000元,一边学技术,一边上班,还可以照看自己的羊。有这样的好事,杜宏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样他每年工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他还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一部分羊。目前杜宏岐已有60只小羊20多只大羊。刘佳给杜宏岐算了笔账:“一只小羊卖400元,60只就是2.4万元。一只大羊卖1000元,20只就是2万元,仅卖羊收入就有4.4万元。”杜宏岐听着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在刘佳、杜宏岐的带动下,身边不少的贫困户、残疾人开始从事养殖业。这就是凤翔县在实践中摸索出的“6+”模式之一,实现了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无缝对接,有效完善了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今年以来,凤翔县文化旅游+贫困户、示范园区+贫困户、电子商务+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员大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6+”模式让贫困户受益匪浅。截至目前,“6+”模式直接带动全县完成产业脱贫投资1975.97万元,覆盖贫困户4400余户16300多人,户均到位资金4490多元。
    三重机制保障
    范家寨镇湫池庙村二组贫困户邹君飞,在帮扶干部的动员鼓励下,决定发展养殖业,可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帮扶人员帮助他先后获得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发展肉牛14头,目前已有6头母牛怀上了小牛。他说:“不出3年,养牛规模能达到20头以上,到时一定能还清所有贷款。”
    凤翔县实施的政府引导、财政补助、金融支撑三大保障让贫困户没了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发展上。
    在去年对种植、养殖、第三产业三类13个项目进行财政补助的基础上,今年凤翔县又将猕猴桃、葡萄、梨、桃、油用牡丹、花草6种(类)经济作物纳入补助范围,实施连续四年、每年500元至600元的苗木补助和生产经营性补贴。今年,全县已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917万元、兑付产业扶贫财政补助资金1517.8万元。
    凤翔县财政筹措风险补偿担保资金320万元,按照1:10的贷款投放和5:5的风险共担比例,与3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扶贫贷款协议,实行“村户建档立卡、银行建立数据库”的精准管理模式。今年以来,按照无抵押、无担保、政府贴息的“两免一补”方式,向全县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投放贷款1163万元,向贫困户发放贷款618笔1852.55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