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平利县洛河街村彭志平:
摘掉穷帽子 挺起腰杆子
  孙绍林 本报记者 辜希静
    彭志平,现年44岁,住平利县洛河街村五组,家有5口人。在洛河街村,提起彭志平,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众所周知的大孝子,也是远近闻名的产业户,更是名副其实的“苦干脱贫标兵”。他以自己的事迹向大家证明:贫穷并不可怕,怕在人穷志也短,只要有手有脚,命运就可以改变。
    彭志平居住的地方叫做“九湾子”,在肩挑背扛那个年代乃是八仙、洛河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此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逐渐沦为被世人遗忘的角落。而彭志平的家庭是这样一幅光景:母亲余功莲,现年74岁,患有精神病,通宵达旦吵闹不休;妻子黄世侠,从水坪嫁到这个家庭来,便伺候老人,养育孩子,不离不弃;至于彭志平,自20年前父亲去世那刻起,便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家庭唯一的顶梁柱。基于交通条件落后及种种贫困现状,该户于2014年被评定为洛河街村贫困家庭。
    虽然被评定为贫困户,也熟知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但骨子硬气的彭志平认为,政策再好只是“火种”,要想日子真正过得红红火火还得依靠自己勤奋努力。所以,精明的他瞅准了九湾子优越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土地资源,不等不靠,大力发展养殖种植。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下,彭志平凭着自己的勤劳苦干对贫困进行了宣战。两三年间,他的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他的日子越过越好,丰衣足食。截至目前,作为2017年计划脱贫户,他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一份答卷:养殖白山羊120只、土鸡80只、蜜蜂30箱、生猪1头,种植魔芋10亩、玉米5亩、水稻2亩,割生漆60公斤。而这一切,90﹪是凭他一己之力完成的。因为,妻子为了两个女儿的学习不得不在集镇租房陪读;而母亲生活不能自理,还得依靠他一日三餐照顾。
    即便如此,彭志平从没向亲朋好友诉说半点苦楚,更没对镇村组织半点刁难。反而常怀感恩之心,感谢党和国家的搬迁政策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感谢脱贫攻坚各项优惠政策助推他逐渐摆脱了贫困。
    彭志平这种不甘贫穷、勤劳苦干、不等不靠、自我发展的精神,值得所有贫困户学习。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