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由“让我发展”变“我要发展”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石海君向县领导介绍茶叶加工情况。
石海君在茶园查看茶树长势情况。
李博 文/图
“大爷,在园区干活怎么样?还吃得消吗?”8月的镇坪,天亮得早。一大清早,位于牛头店镇的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海君已到同村的贫困户俞照新家里,与俞大爷拉起了家常,聊起了在园区工作的点点滴滴。
“感谢你哟,要不是你真心扶助,我这么大把年纪了,一辈子想都不敢想脱贫致富了!”俞照新掏心掏肺地说。
今年来,镇坪县委统战部积极组织以非公经济人士、党外代表人士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全力打造镇坪县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特色品牌。采取“一企帮一村”的方式,通过帮促一个产业,解决一批就业,传授一项技术等措施,找准穷根,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石海君作为一名统一战线上的成员,坚持用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带领贫困户行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成为镇坪县非公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标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石海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5年3月,公司成立了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组,对牛头店镇进行了走访,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组首先与贫困户对接,按照需求迅速确定扶贫帮带模式,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实现企业利益增长和贫困户增收双重目标的一种途径。石海君积极与镇党委、政府协商,建立了“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企业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农户种植企业收购产品的订单农业模式,优先选用贫困户劳动力务工,变贫困户劳动力为企业工人,符合条件的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就业协议。另外,吸纳贫困户山林(土地)入股,或利用政策性资金入股,公司支付租赁费或参与分红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4万多个用工,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1300余户4000多人增收,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流转土地辐射牛头店镇6个村土地、林地共7300余亩,每年实现贫困群众增收80余万元。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类茶叶技能培训班20余期,受益群众达到12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真正做到从源头遏制贫困,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7年来,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了以国庆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的5个行政村1300余户,4000多人不同程度相互受益,扶持带动了当地贫困户389家。正是这种“扶贫先扶志”的模式,逐渐消灭了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将贫困户由“让我发展”变“我要发展”,从而发生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质的转变。
石海君在茶园查看茶树长势情况。
李博 文/图
“大爷,在园区干活怎么样?还吃得消吗?”8月的镇坪,天亮得早。一大清早,位于牛头店镇的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海君已到同村的贫困户俞照新家里,与俞大爷拉起了家常,聊起了在园区工作的点点滴滴。
“感谢你哟,要不是你真心扶助,我这么大把年纪了,一辈子想都不敢想脱贫致富了!”俞照新掏心掏肺地说。
今年来,镇坪县委统战部积极组织以非公经济人士、党外代表人士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全力打造镇坪县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特色品牌。采取“一企帮一村”的方式,通过帮促一个产业,解决一批就业,传授一项技术等措施,找准穷根,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石海君作为一名统一战线上的成员,坚持用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带领贫困户行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成为镇坪县非公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标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石海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5年3月,公司成立了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组,对牛头店镇进行了走访,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组首先与贫困户对接,按照需求迅速确定扶贫帮带模式,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实现企业利益增长和贫困户增收双重目标的一种途径。石海君积极与镇党委、政府协商,建立了“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企业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农户种植企业收购产品的订单农业模式,优先选用贫困户劳动力务工,变贫困户劳动力为企业工人,符合条件的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就业协议。另外,吸纳贫困户山林(土地)入股,或利用政策性资金入股,公司支付租赁费或参与分红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4万多个用工,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1300余户4000多人增收,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流转土地辐射牛头店镇6个村土地、林地共7300余亩,每年实现贫困群众增收80余万元。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类茶叶技能培训班20余期,受益群众达到12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真正做到从源头遏制贫困,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7年来,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了以国庆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的5个行政村1300余户,4000多人不同程度相互受益,扶持带动了当地贫困户389家。正是这种“扶贫先扶志”的模式,逐渐消灭了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将贫困户由“让我发展”变“我要发展”,从而发生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