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舞起杨凌这条“龙”
本报记者王平
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20年风雨历程,20年成就非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共建部委的支持帮助下,杨凌紧紧围绕履行国家使命和自身发展“两项使命”,坚持把壮大经济综合实力作为履行国家使命的基础,不忘初心,高端站位,以全球眼光把方向、谋全局、干事业,杨凌已从昔日的“农科乡”嬗变为一个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农科新城”。
现如今,杨凌示范区内驻有纳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管理序列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世界上小麦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等重大成果均出自杨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中,有四次是杨凌培育的品种。
示范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1997年至2016年,示范区生产总值从3.83亿元增加到11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407万元增加到17.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0.11亿元增加到12.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由5307万元增加到178.97亿元,农民收入从1396元增加到14959元,并且近五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杨凌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坚持以园区化推动涉农产业培育,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农机产业园、农业电商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并且初具规模。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范例、“四化同步”典型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养老、低保等31项政策实现同标准、同待遇,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纵跨南北的杨凌大道全线贯通,省道107改线工程顺利实施,“六横五纵”城市路网全面完成,35平方公里主城区建设发展框架基本形成。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城市慢道、石头河全域供水、市政集中供热工程等一批配套设施建成投用,高端人才社区、酒吧一条街等彰显大学城特色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改造取得实效。渭河杨凌段一期3900亩生态水面已经形成,二期治理正加紧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全省最低,“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加速形成。
研究出台各类改革方案168个,改革“四梁八柱”在杨凌基本形成,特别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一批牵引性改革任务落地,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在全面完成土地“三权分置”、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杨凌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两权”抵押贷款发放额居全省第一。
以9000元为标准,认定低收入户856户2795人,逐人落实措施并加快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示范区医院成功获批三乙医院;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一举成功;国际马拉松、自行车、汽车越野赛等群众性赛事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农科教体制改革突破性发展
杨凌示范区成立后,率先在科教体制改革方面开展试点,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西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林业科学院(以下简称7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将原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通过推进体制与科技创新,有效解决了农科教、产学研相互脱节和条块分割的问题,促进了科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农科教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机制,凝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科教实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体细胞克隆山羊、胚胎干细胞研究、作物品种选育、旱区节水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获批授权专利2046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82个(其中国审品种26个),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位,排名前10位的学科数居全国23位、居陕西高校第2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推广成果奖43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8项,培育小麦、花椒等新品种8个,专利12项,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成果。通过农科教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杨凌示范区经过20年建设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从45%提高到60%,已经建成了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48项。2010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共授权专利6935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8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70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8,居全省首位。
“西农979”、“小偃22”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产约25亿公斤。“陕油8号”等油菜新品种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是我国“双低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创造了全国玉米高产纪录。西农8号西瓜新品种,在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6000万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为我国西瓜领域的最高奖。“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有望替代红富士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的主栽品种。
在动物生物技术方面,建立了牛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在表皮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有力支撑了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同创新。杨凌示范区坚持以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与区内两所大学“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与24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协同创新“两个联盟”,以及组建了协同创新机构,基本形成了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2010年至2016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3个,其中,国家级2个。围绕建设旱区“种业硅谷”,设立了1亿元种业投资基金,投资近20亿元建设杨凌种子产业园。目前,陕西省油菜中心、杨凌伟隆种业、陕西金鹏种业、陕西大唐种业等一批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入驻杨凌,逐步形成了农业科技的“凹地”。
目前,拥有各类科技人才6089人,拥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长江学者”6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此外,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副教授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43余人,从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博士毕业生850余人。2011至2016年,共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80人。杨凌先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多万名。
人才培养。20年来,杨凌示范区累计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及以上各类人才13万余人,有15名成为两院院士,40多名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2000多名成为县处级以上干部,大批毕业生在西部基层担任技术骨干,杨凌被誉为“农业科技的熔炉”,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及农村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覆盖了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累计培养研究生26646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
2007年至今,先后招收了53个国家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占60%以上。2016年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达500人以上。目前在校外国留学生中,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96人,其中博士生137人,硕士生58人,本科生1人,占在校留学生的87.9%。近年来,先后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30名留学生来杨凌进行专业培训。
从2011年起,杨凌示范区出台了38项优惠政策,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形成了创业能力培育、创业孵化、创业资源共享、创业投融资“四位一体”模式,共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入驻杨凌,示范区获批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六种模式”助力农业科技推广
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赋予其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
20年来,杨凌示范区为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直送田间地头,有效解决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形成了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媒体等“六种模式”。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形成“大学专家+农技骨干+示范农户”构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设集育种、栽培、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农业技术集成、新品种展示、推广,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专业性服务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在国内15个省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建立了粮油、果树、蔬菜、畜牧、经济林等26个产、学、研“三位一体”农业试验示范站和4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了“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农业科技推广新通道,初步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立足西北、面向旱区、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网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5种农业高职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同时,依托科研推广项目在50多个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农民培训推广模式。2004年以来已先后培训技术农民33万人次,北方14个省区的12000多人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通过科技培训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杨凌力量。
以省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培训主战场,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万人次,实现了陕西省国定贫困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今年将实现秦巴山区贫困县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在西藏、新疆也相继建成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与地方政府联合,开设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研修班”、“乡镇干部新农村建设研修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农村建设研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180多期,先后为各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9000余人。在各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72000多人次,培训指导农民4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关中的富平县、彬县、周至县、眉县和麟游县,陕南的镇坪县、太白县,陕北的洛川县等,建立了9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9万人次。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6名杨陵村干部、55名眉县种植大户和村干部进行为期三年的专科阶段学习,开办了我国首个农民学历教育班。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杨凌农高会已成功举办23届,平均每届展示交流农业科技成果7500项以上,参展参会人数达到160万以上,农高会成交额累计达7748.09亿元。农高会连续4年成功跻身全国5A级农业综合展会之列,经国家权威认定杨凌农高会品牌价值达615.99亿元,名列2016年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第1名。目前,杨凌农高会是陕西省首个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会,科技展览展示、示范推广、国际合作等功能日益增强。
产业链推广模式。以涉农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链推广,35家涉农企业在省内外建立示范基地68个。建成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2015年“杨凌农科”品牌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位列区域第二名,品牌价值达661.9亿元。通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等举措,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目前,全区土地流转率达73.3%,催生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成171个(其中国家、省级示范社37个),合作社联合社8家,现代农庄30个、家庭农场71家,带动2万多农户“组团”发展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庄集群助推“第六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打造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为主题,突出特色、创新驱动、集群推进,培育形成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达到116家,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地方法人机构杨凌农商行成立5年来获得跨越式发展,并获批在陕西周至、四川平昌、南江发起设立3家村镇银行,成为陕西省首家走出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率先开展了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险资支农、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业务试点,有效地探索了金融对“三农”工作支持的新模式。
科技特派员创业模式。鼓励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促进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聚集。培育和认定了一批法人科特派企业及科技特派员,目前全示范区认定个人科技特派员1366人,法人科技特派员54个,已建成科特派创业基地23个。与此同时,建成了与8个省区、40个示范基地互联互通的农业科技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扩展推广面,使得数以千计的农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输送到广大旱区,有效带动了更多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现代媒体推广模式。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实现“专家不出门,技术送田间”。创办了《农业科技报》、《农林卫视》和《农林卫视网》,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网和实时连接15省区60个基地的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通过这些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使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示范推广面积和效益由2010年2902万亩、74亿元增加到了2016年6589.56万亩、175.69亿元。
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18个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面向旱区培训科技特派员1277名,认定科技特派员619名,法人科技特派员62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38万人次。探索建立了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体系,20个省区的12472人获得了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每年一届的农高会已经成功举办23届,并已成为全国两大5A级农业综合展会之一。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不断加快
杨凌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关系。
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中哈、中美等8个国际合作园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深化与加拿大、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合作,建成各类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个,引进涉农外资企业20多家。
在商务部、科技部的支持下,杨凌示范区成立了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承办援外培训项目77期,累计培训110多个国家1800名学员。杨凌已成为我国开展农业援外培训和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杨凌自贸片区以打造农业科技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自贸区为目标,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农业合作、农业金融、投资领域改革等九个方面,提出了首批18项创新试点措施,探索建立了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图合一、联合评估、联合验收的“三合两联”项目审批制度。
同时,加强与省上相关厅局对接,积极承接落实省级下放管理事项中的23项、委托60项。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和工商服务站,建成19个“杨凌自贸片区行政事项审批(备案)联办服务中心”,实现了“跨界融合、全域通办”。
综合保税区申报加速,自贸大厦、国际企业社区等总投资200.68亿元的54个自贸区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美国施尔芬蘑菇菌丝、荷兰盖本·诺宜畜牧设备等外资项目落户自贸区。杨凌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56家,注册资本15.87亿元,其中外资企业2户,注册资本313.63万美元,杨凌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
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陕西“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特别是强调“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为示范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7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了杨凌示范区,鼓励杨凌示范区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红利,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机制辐射到西部、农业主产区乃至全国,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去年7月21日,示范区第八次省部共建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杨凌要争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杨凌示范区作用”,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杨凌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这为杨凌落实“追赶超越”,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杨凌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抢抓机遇,以“五新”战略任务为抓手,扎实履行“两项使命”,坚定不移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确保实现“三大目标”:即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完成国务院《批复》赋予的“五个重要”任务,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杨凌力量”。
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20年风雨历程,20年成就非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共建部委的支持帮助下,杨凌紧紧围绕履行国家使命和自身发展“两项使命”,坚持把壮大经济综合实力作为履行国家使命的基础,不忘初心,高端站位,以全球眼光把方向、谋全局、干事业,杨凌已从昔日的“农科乡”嬗变为一个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农科新城”。
现如今,杨凌示范区内驻有纳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管理序列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世界上小麦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等重大成果均出自杨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中,有四次是杨凌培育的品种。
示范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1997年至2016年,示范区生产总值从3.83亿元增加到11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407万元增加到17.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0.11亿元增加到12.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由5307万元增加到178.97亿元,农民收入从1396元增加到14959元,并且近五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杨凌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坚持以园区化推动涉农产业培育,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农机产业园、农业电商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并且初具规模。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范例、“四化同步”典型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养老、低保等31项政策实现同标准、同待遇,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纵跨南北的杨凌大道全线贯通,省道107改线工程顺利实施,“六横五纵”城市路网全面完成,35平方公里主城区建设发展框架基本形成。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城市慢道、石头河全域供水、市政集中供热工程等一批配套设施建成投用,高端人才社区、酒吧一条街等彰显大学城特色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改造取得实效。渭河杨凌段一期3900亩生态水面已经形成,二期治理正加紧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全省最低,“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加速形成。
研究出台各类改革方案168个,改革“四梁八柱”在杨凌基本形成,特别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一批牵引性改革任务落地,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在全面完成土地“三权分置”、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杨凌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两权”抵押贷款发放额居全省第一。
以9000元为标准,认定低收入户856户2795人,逐人落实措施并加快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示范区医院成功获批三乙医院;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一举成功;国际马拉松、自行车、汽车越野赛等群众性赛事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农科教体制改革突破性发展
杨凌示范区成立后,率先在科教体制改革方面开展试点,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西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林业科学院(以下简称7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将原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通过推进体制与科技创新,有效解决了农科教、产学研相互脱节和条块分割的问题,促进了科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农科教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机制,凝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科教实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体细胞克隆山羊、胚胎干细胞研究、作物品种选育、旱区节水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获批授权专利2046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82个(其中国审品种26个),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位,排名前10位的学科数居全国23位、居陕西高校第2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推广成果奖43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8项,培育小麦、花椒等新品种8个,专利12项,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成果。通过农科教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杨凌示范区经过20年建设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从45%提高到60%,已经建成了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48项。2010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共授权专利6935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8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70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8,居全省首位。
“西农979”、“小偃22”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产约25亿公斤。“陕油8号”等油菜新品种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是我国“双低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创造了全国玉米高产纪录。西农8号西瓜新品种,在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6000万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为我国西瓜领域的最高奖。“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有望替代红富士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的主栽品种。
在动物生物技术方面,建立了牛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在表皮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有力支撑了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同创新。杨凌示范区坚持以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与区内两所大学“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与24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协同创新“两个联盟”,以及组建了协同创新机构,基本形成了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2010年至2016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3个,其中,国家级2个。围绕建设旱区“种业硅谷”,设立了1亿元种业投资基金,投资近20亿元建设杨凌种子产业园。目前,陕西省油菜中心、杨凌伟隆种业、陕西金鹏种业、陕西大唐种业等一批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入驻杨凌,逐步形成了农业科技的“凹地”。
目前,拥有各类科技人才6089人,拥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长江学者”6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此外,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副教授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43余人,从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博士毕业生850余人。2011至2016年,共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80人。杨凌先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多万名。
人才培养。20年来,杨凌示范区累计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及以上各类人才13万余人,有15名成为两院院士,40多名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2000多名成为县处级以上干部,大批毕业生在西部基层担任技术骨干,杨凌被誉为“农业科技的熔炉”,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及农村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覆盖了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累计培养研究生26646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
2007年至今,先后招收了53个国家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占60%以上。2016年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达500人以上。目前在校外国留学生中,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96人,其中博士生137人,硕士生58人,本科生1人,占在校留学生的87.9%。近年来,先后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30名留学生来杨凌进行专业培训。
从2011年起,杨凌示范区出台了38项优惠政策,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形成了创业能力培育、创业孵化、创业资源共享、创业投融资“四位一体”模式,共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入驻杨凌,示范区获批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六种模式”助力农业科技推广
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赋予其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
20年来,杨凌示范区为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直送田间地头,有效解决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形成了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媒体等“六种模式”。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形成“大学专家+农技骨干+示范农户”构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设集育种、栽培、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农业技术集成、新品种展示、推广,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专业性服务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在国内15个省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建立了粮油、果树、蔬菜、畜牧、经济林等26个产、学、研“三位一体”农业试验示范站和4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了“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农业科技推广新通道,初步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立足西北、面向旱区、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网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5种农业高职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同时,依托科研推广项目在50多个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农民培训推广模式。2004年以来已先后培训技术农民33万人次,北方14个省区的12000多人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通过科技培训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杨凌力量。
以省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培训主战场,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万人次,实现了陕西省国定贫困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今年将实现秦巴山区贫困县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在西藏、新疆也相继建成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与地方政府联合,开设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研修班”、“乡镇干部新农村建设研修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农村建设研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180多期,先后为各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9000余人。在各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72000多人次,培训指导农民4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关中的富平县、彬县、周至县、眉县和麟游县,陕南的镇坪县、太白县,陕北的洛川县等,建立了9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9万人次。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6名杨陵村干部、55名眉县种植大户和村干部进行为期三年的专科阶段学习,开办了我国首个农民学历教育班。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杨凌农高会已成功举办23届,平均每届展示交流农业科技成果7500项以上,参展参会人数达到160万以上,农高会成交额累计达7748.09亿元。农高会连续4年成功跻身全国5A级农业综合展会之列,经国家权威认定杨凌农高会品牌价值达615.99亿元,名列2016年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第1名。目前,杨凌农高会是陕西省首个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会,科技展览展示、示范推广、国际合作等功能日益增强。
产业链推广模式。以涉农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链推广,35家涉农企业在省内外建立示范基地68个。建成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2015年“杨凌农科”品牌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位列区域第二名,品牌价值达661.9亿元。通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等举措,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目前,全区土地流转率达73.3%,催生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成171个(其中国家、省级示范社37个),合作社联合社8家,现代农庄30个、家庭农场71家,带动2万多农户“组团”发展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庄集群助推“第六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打造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为主题,突出特色、创新驱动、集群推进,培育形成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达到116家,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地方法人机构杨凌农商行成立5年来获得跨越式发展,并获批在陕西周至、四川平昌、南江发起设立3家村镇银行,成为陕西省首家走出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率先开展了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险资支农、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业务试点,有效地探索了金融对“三农”工作支持的新模式。
科技特派员创业模式。鼓励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促进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聚集。培育和认定了一批法人科特派企业及科技特派员,目前全示范区认定个人科技特派员1366人,法人科技特派员54个,已建成科特派创业基地23个。与此同时,建成了与8个省区、40个示范基地互联互通的农业科技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扩展推广面,使得数以千计的农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输送到广大旱区,有效带动了更多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现代媒体推广模式。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实现“专家不出门,技术送田间”。创办了《农业科技报》、《农林卫视》和《农林卫视网》,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网和实时连接15省区60个基地的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通过这些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使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示范推广面积和效益由2010年2902万亩、74亿元增加到了2016年6589.56万亩、175.69亿元。
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18个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面向旱区培训科技特派员1277名,认定科技特派员619名,法人科技特派员62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38万人次。探索建立了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体系,20个省区的12472人获得了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每年一届的农高会已经成功举办23届,并已成为全国两大5A级农业综合展会之一。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不断加快
杨凌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关系。
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中哈、中美等8个国际合作园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深化与加拿大、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合作,建成各类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个,引进涉农外资企业20多家。
在商务部、科技部的支持下,杨凌示范区成立了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承办援外培训项目77期,累计培训110多个国家1800名学员。杨凌已成为我国开展农业援外培训和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杨凌自贸片区以打造农业科技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自贸区为目标,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农业合作、农业金融、投资领域改革等九个方面,提出了首批18项创新试点措施,探索建立了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图合一、联合评估、联合验收的“三合两联”项目审批制度。
同时,加强与省上相关厅局对接,积极承接落实省级下放管理事项中的23项、委托60项。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和工商服务站,建成19个“杨凌自贸片区行政事项审批(备案)联办服务中心”,实现了“跨界融合、全域通办”。
综合保税区申报加速,自贸大厦、国际企业社区等总投资200.68亿元的54个自贸区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美国施尔芬蘑菇菌丝、荷兰盖本·诺宜畜牧设备等外资项目落户自贸区。杨凌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56家,注册资本15.87亿元,其中外资企业2户,注册资本313.63万美元,杨凌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
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陕西“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特别是强调“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为示范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7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了杨凌示范区,鼓励杨凌示范区要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红利,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机制辐射到西部、农业主产区乃至全国,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去年7月21日,示范区第八次省部共建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杨凌要争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杨凌示范区作用”,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杨凌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这为杨凌落实“追赶超越”,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杨凌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抢抓机遇,以“五新”战略任务为抓手,扎实履行“两项使命”,坚定不移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确保实现“三大目标”:即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完成国务院《批复》赋予的“五个重要”任务,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杨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