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亮点”与“污点”
    警惕新骗局。

  本报记者 张忠德
    城固县有一家农业公司,2014年底在县城挂牌成立“粮食银行”,并开始在全县各乡镇设立存粮营业部,当时成为一大亮点。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农民将粮食存到他们那里。但在收购粮食时,该公司并未支付农民一分钱,仅仅给农民开具一张粮食存单(半年或一年)。今年6月份,这家“粮食银行”突然关门,群众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和种植的产品全被卷走,手里仅拿一张存单。此事震惊了全县,成为一大“污点”,也给当地政府和农民敲响了警钟。 
    近几年,“粮食银行”在各地纷纷出现,一方面可以消除由于粮食储存条件差的隐患,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农民卖粮难、售价低的现实问题,消除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地位不对等的困惑,打消农民对于粮价波动的顾虑,成为致富增收的有效渠道。但如果出现以高回报“理财”的方式大肆诱惑群众存储种植产品,则需要警惕。
    从城固这起事件看,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粮食银行”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审核,补足监管漏洞,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防范市场风险。同时,要做好对农民群众的“理财”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提高群众风险意识,高收益的另一面实际上是高风险,农民群众要理性地做出选择。如今,乡村的信息传播速度并不算太快,一些不法分子借“理财”的名义做起了坏事。要想让农民的种植产品保值增值,就先得学会看穿骗子们的花招。
    如何规范“粮食银行”运营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地方的“粮食银行”,采用“订单+保险+期货”的模式,即公司通过“保险+期货”为订单种植专用产品的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就值得借鉴。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将农户集中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合作社或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户监管质量,还可以组织农户加入企业的直营网络,彻底摈弃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养殖模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