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创办家庭牧场 重拾生活信心
  富县产业扶贫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语
    眼下,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发展中长期产业,让农民致富,使贫困户永久脱贫,已成为富县领导干部的共识。7月初,记者深入富县农村,扎实采访各类产业发展的典型。从本期开始,连续刊登“富县产业扶贫系列报道”,望能给全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报讯(袁红丽 记者 王宏海)富县茶坊镇榆树桥村杨二龙今年32岁,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兄妹4个成家,和哥哥弟弟住在一个院子里,3孔窑洞因窑顶渗水已经成为危窑,几间彩钢瓦房和3间平房住着兄弟3个还有母亲。唯一的儿子今年10岁,2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骨纤维异样增生殖,俗称骨瘤,截至目前已经做了8次手术,累计花费50多万元,几乎每年就要做一次手术,最多的一次是在天津做手术花费了15万多元,巨额的医疗费使这个家庭陷入贫困,妻子看不到幸福日子的希望也离他而去。
    7月5日下午,记者在该村“第一书记”杨宝山的带领下,来到了杨二龙创办的家庭牧场,车辆驶出村道里的水泥路面,行驶在依山新推的土路上,颠簸、急弯、陡坡,眼前出现了几间彩钢瓦房。杨二龙早早地站在院子里等候,黝黑的脸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带着记者边走边谈,今年2月,他在哥哥的帮助下,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这个家庭牧场,养山羊107只,县畜牧局送来了价值2.8万元的2000只肉鸡,养猪5头。为儿子办理了大病救助,送来了几车羊粪,协助建设牧场,提起畜牧局的帮扶,他满脸笑容和感激。
    2000只肉鸡今年9月就可以出售,山羊数量也逐年增加,自家的玉米加上饲料喂鸡,收入会越来越多。记者一行离开时,明显感觉到杨二龙已经走出了儿子有病的阴影,言语中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杨二龙是富县发展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富县畜牧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县猪存栏5.5万头,羊存栏0.87万只,牛存栏2.1万头,家禽存栏23.3万只。累计发展5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15个,100只羊以上规模设施养羊户10户,50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52户,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贫困户永久脱贫的支柱产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