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留坝县扶贫合作社
打造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
    火烧店镇中西沟村的特色旅游项目。

    扶贫互助合作社施工。
    武关驿镇松树坝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工程队施工现场。
    贫困户发展土蜂养殖。
    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走访贫困户。
    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深入农村调研。
    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参加松树坝村“双基联动”服务站揭牌仪式。
    张小平 本报记者 刘成 文/图
    留坝是秦岭南麓的一个山区小县,总人口4.7万,有75个行政村。该县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当地贫困户对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也赞赏有加。
    是什么让留坝这个小山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交出脱贫攻坚的靓丽答卷?是什么解决了扶贫路上扶长远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留坝县经过反复探索实践,组建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改革基层政权模式,让低收入群众长期增收,让村级组织先脱贫,有钱办事,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村级组织留下了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
    村委会这个“贫困户”如何帮扶贫困村民?
    目前,我国农村村集体大多没有集体积累,过去仅有的一点“老底子”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也大多被消耗殆尽。目前多数村委会、党支部活动场所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村干部的工资也是地方财政发的,村集体实际上属于没有经济实力的“空壳村”。据了解,截止去年6月底,留坝县有“空壳村”3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0.7%。
    从事基层工作10多年的武关驿镇松树坝村党支部书记习帮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我们村委会本身就是‘贫困户’,说话没底气、不硬气,更谈不上凝聚力。”
    是的,村级组织没有积累,自己都是“贫困户”,说话就没底气。没有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怎么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调研发现,村级组织经济实力欠缺导致“空壳村”比较普遍。由于村“两委”管理主体缺位、管理方式单一、村集体凝聚力不强,组织、发动、服务群众只能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服务平台,大量的村级公共事务没人管。农村基础设施如通村水泥路、人畜饮水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出了问题只好找政府,甚至集体上访;美丽乡村建设中打扫环境卫生靠的是县、镇、村干部突击性的义务劳动;群众发展生产需要技术、信息、服务,增收致富没门路,村上也没有办法。扶贫工作也只能靠政府来推动,村集体没有扶贫的方法和手段。
    留坝县武关驿镇党委书记刘东辉说,缺乏村组织的主动配合,不少帮扶单位和包联干部只能将扶贫当成阶段性中心任务抓,送钱给物以期尽快完成任务,这种“输血式”扶贫不具长效性。
    针对这些问题,留坝县委、县政府认为,只有建强村级政权,才能真正把群众组织起来。而建强村级政权必须统筹解决“空壳村”问题,创新村级组织的管理运营模式。为此,该县精心策划设计了“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这个抓手,为村级组织赋权活能,让村级组织干事有平台,管理有手段,村级集体有实力,着力把村级组织锻造成脱贫攻坚的“主心骨”,真正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巧解村委会“贫困”难题
    2016年8月,留坝县开始试点组建在村支部领导下的集“经济、管理、生产、服务、公益”等功能于一体的扶贫互助合作社,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
    根据制度设计,扶贫社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主要功能是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管理服务。扶贫社下设一个生产服务作业队,分为生产经营和公益服务两大类,两个类目下又成立包括产业发展、电商服务、文艺宣传、卫生保洁等支队,共同构成一个新型农村综合体。
    为了解决扶贫社启动资金难题,留坝县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为每个扶贫社提供30万元,主要用于各专业组(队、站、点)开展生产、购买生产资料等。同时,为每个扶贫社内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提供资金本金30万元,主要用于向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解决产业发展难题。鼓励入社贫困户、能人大户入股参加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并根据股金份额参与分红。
    针对各专业队缺乏经验和能力承接经营项目等问题,留坝县专门出台项目代建制度,将总投资30万元以下、工程技术简单、能够吸收当地村民投工投劳的项目,交由扶贫社组织实施,并明确规定贫困户参与比例。
    扶贫社通过市场化运作发包给下属的专业服务队承建的项目。承建者必须遵守两点规定:劳务人员必须以贫困群众为主;给扶贫社缴纳管理费(村集体收入)。近期,留坝县又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各项目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给扶贫社的代建项目投资额必须达到本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的30%以上,农业生产类项目必须达到50%以上,河道采砂项目的50%以上由扶贫社运营管理,不断拓宽扶贫社经营范围,支持扶贫社做大做强。
    “扶贫社”渐成贫困户的“主心骨”
    扶贫互助合作社是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把脱贫攻坚工作引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平台。依托互助合作社这个平台,可以为贫困户及村民提供劳务服务、资金支持,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同时共同参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据了解,去年留坝县在全县选择了11个支部班子坚强有力的村先行先试,半年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火烧店镇中西沟村依托特色旅游服务队带动发展农家宾馆28户,旅游旺季接待留宿游客0.8万人次,扶贫社通过提供客源,承接售后服务,村集体积累增加了4万元。
    火烧店镇党委书记郭绵说,扶贫社在设立公共服务类岗位时通常优先考虑入社贫困户,并结合个人特点、技术能力、家庭情况等合理安排,保障其有活干、能赚钱、早脱贫。
    武关驿镇松树坝村扶贫社半年时间就承接了3个小型基建项目,通过为基建工程队提供项目管理、质量监管、技术支持等服务,为村级集体增加积累20万元。该村的贫困户李素珍、吴秀萍属于体力较差的劳力,又没有技术特长,想到外面打工一直没有人雇用,村上扶贫社的建筑工程队成立后,将2人吸纳进服务队,短短十余天时间,李素珍、吴秀萍就分别挣到了1600元和830元。该村党支部书记习帮清说,现在有了积累,群众参与度明显提升。
    留侯镇营盘村是留坝县核心旅游景区中的一个贫困村,扶贫社下设的工程建设服务队运营半年,35户参与工程建设的贫困户户均收入1339元。
    营盘村扶贫社还承接了县紫柏山景区和县青少年足球研训基地的日常保洁工作,由下属的环境保洁服务队实施,队中的5名贫困户每人每月可以获得800元工资收入。各村公益类服务队的主要组成人员90%以上是贫困户,扶贫社的各种收费类生产项目对贫困户一律减免。扶贫社通过管理、监督、服务各类服务队,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参加劳动,学技术、能挣钱。这些做法让村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大幅提升,成为“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该县又适时启动了第二批15个试点村的扶贫社建设,运行情况也很好。前两批26个试点村获得集体积累120余万元,去年8月份开始参与扶贫社的贫困户人均获得收入2000余元。村干部普遍反映说话有人听了,群众愿意跟着村上走了。
    目前,该县正在全县75个行政村推行全覆盖,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制度,使其更加科学有效。
    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说,组建扶贫社就是希望通过改革基层政权运行模式,激活基层组织效能,留下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把村级组织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后,村里有了资金,村干部“难无无米之炊”局面成功破冰,村组织的威信日益攀升,同时农村组织、生产、治理、党建等工作方式方法得到改善。
    陕西省政府参事郑梦熊在留坝实地调研后认为,扶贫社模式代表了一种村级管理趋势,是伴随农村产业、就业、收入结构变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不但有利于破解有集体无经济的发展困局,而且有助于重构和调整新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