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有一种传奇,叫做永不言弃
    刘德改丈夫接受记者采访。

    刘德改。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文/图
    家住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斑竹园村的刘德改,是秦巴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心地善良爱做善事,收养了一个不知姓名,不知年龄,更不知其家乡在何处的老年哑巴乞丐7年,给他管吃管住,花钱看病做手术,还奔波为其上了户口的事迹,传遍了当地,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54岁的刘德改,靠3亩土地为生,丈夫和儿子打工,儿媳妇照顾两个孙子,刘德改照顾90多岁的婆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她收留了乞丐老人,一家人由7口变为8口人了。
    2010年8月中旬的一天,刘德改发现在她家门前睡了一个乞丐,满脸胡子拉碴,浑身发臭,而且感冒咳嗽。刘德改看到他可怜,就把他留了下来。丈夫没有抱怨,儿子没有抱怨,儿媳妇也没有抱怨,老人就在家里住了下来。
    老人患有“气包卵”,来到这个家后,每年都要犯病,一发病就得花费好几百元。
    2014年1月14日,老人上吐下泻加咳喘,情况比较严重,刘德改就和丈夫将他送到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晚上六点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老人没有姓名,大夫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胡安明”,年龄写上了60岁。
    2015年10月,他们就按照程序为“胡安明”申报户口,打算上到自己的家里来。因为没有户口就没有办法交医保,甚至没法看病,也没法给他养老。但户口不是那么容易办理的,公安机关说:“他是不是一个罪犯呢?他又是哪里来的呢?”刘德改奔波着为其开“证明”,拿着“申请书”一次次找到派出所。给流浪汉上户口这在全国恐怕是没有多少先例。为了给胡安明老人落户,她跑了很多路。2016年汉滨区公安分局,通过严格的程序,户口问题终于给解决了。
    6月12日记者见到刘德改,她饱含热泪对记者说:“胡大哥现在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我当他是亲哥哥一样。家里老公和儿子儿媳都很支持我。”
    刘德改的儿媳妇屈明灯告诉记者:“婆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帮着照顾,为他洗衣做饭。”记者想见见胡安明老人,不巧的是老人刚好不在家里。刘德改的丈夫张广群告诉记者:“老哥哥也很感恩我们,每次都想给家里干点活。我们准备给他养老送终,如果我和老伴先走了,我的儿子儿媳也会把他照顾好的。”
    刘德改不但收养了胡安明,在采访中得知她还做了好多的善事。1997年她“捡了”一个15岁的河南姑娘朱大娟,刘德改怕她遇到坏人,就收留在自己家中养了半年,并找到了她的家人,最后她的家人来把她接走了。
    2004年,修旬平公路时,四川的工程队和当地村民因为车压死一条狗发生了矛盾,刘德改经过时,她从现场拦挡凶手被其误伤了左腿,当时救下了当地一个男子。2015年组村民刘忠群的女儿患了白血病,刘德改得知后,发动群众社会力量捐款4万余元。她自己就捐了500多元。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在秦巴山中她的事迹被广泛流传。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