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黄土高坡上的麻渠村
麻渠村马存如养的山羊。
麻渠村老党员王子英向记者介绍情况。
本报记者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中
一路走 一路感动 一路写 一路收获14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文/图
横山区殿市镇麻渠村是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山村,独自蛰居在沟壑纵横的土山上。多年来,饮水和出路困难一直是制约村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艰苦的环境也造就了村里人自强不息的品格。5月16日,吃过晚饭,记者走访了与所驻村庄相邻的麻渠村。
沿着横山境内黑木头河旁的县乡公路行走,找到去往麻渠村的岔路口,跨越百余米长的漫水桥,爬行二三里坡陡弯急的水泥路,见到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泥广场,以及两排平房和窑洞,就是麻渠村“两委”阵地。
“全村有168户、685人,实际居住的有50多户,150多人;去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支书胡广明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村民大多数养羊,少则几只,多的有一百多只;也种一些玉米和杂粮。”
“麻渠村是全镇最后一个硬化通村公路的村庄,”殿市镇副镇长渠顺国介绍,“过去政府优先硬化涉及较多村庄的通村路,直到2015年,单独给麻渠村修了2.3公里水泥路。”
“今年还要把村组土路改造成砖轧路,三条路总计6.4公里。”大学生村官钱义文说,“现在正施工着,估计再有一个月时间就完工了。”
聊天中,一位满脸沧桑的男子来村委会串门,他叫马存如,今年62岁,儿子在外打工,他独自在家居住,现在喂养60多只羊子。
“去年检查出心脏病,也干不了重活,走得快了就晕倒了。”马存如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现在每天吃两种药,一年下来医保报销过后,自己花费5000多元。”“我不拖累儿子,也不拖累村里,现在生活也得过了,去年卖了9只羊。”马存如说,“平时去地里捡些玉米秆,再买些玉米粒、油渣喂羊;还种些高粱、谷子。”
令人遗憾的是,今年马存如的羊子死了30多只,有的羔羊被流浪狗咬死了,有的在生产时死亡,也有成年羊病死的;村里正打算给马存如申请一些救济。
临近黄昏,在返回村委会的路上,村主任曹振风又介绍了一些村里的情况。今年,除了修建砖轧路,村里还正在建设一批场窖,彻底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
曹振风说,今年政府投资,给每户村民家建一个场窖,收集雨水。每个场窖包含专用集雨场120平方米,储存用的水窖40立方米,单个投资1万元,计划建设97个。
晚上7点多,记者在村主任曹振风的带领下,走入正在施工的村组道路。工人们还在用砖砌路,一名白发老者盘腿坐在刚砌好的砖路边上,看着工人施工。
“这人可热心了,昨天在他家附近施工,他花了18元给工人买了三盒烟,还从家里拿了一瓶酒给工人喝。”曹振风笑着说。
老者叫王子英,今年79岁,是一名老党员。他老伴81岁,瘫痪在床,儿媳和女儿轮流照顾。去年他家养了7只羊,冬季卖了4只。“工人们一天干活也辛苦,慰问一下也是应该的。”王子英说,“过去的土路一下雨就是稀泥,滑得走不成。”
谈到自家的生活,王子英说:“儿女们要买东西时我不让他们花费,我有收入,多养几只羊,日子也得过了。”
“老了不服老,病了不服输,日子自己过,自强向前行。”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内心发出由衷地感叹。
麻渠村老党员王子英向记者介绍情况。
本报记者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中
一路走 一路感动 一路写 一路收获14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文/图
横山区殿市镇麻渠村是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山村,独自蛰居在沟壑纵横的土山上。多年来,饮水和出路困难一直是制约村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艰苦的环境也造就了村里人自强不息的品格。5月16日,吃过晚饭,记者走访了与所驻村庄相邻的麻渠村。
沿着横山境内黑木头河旁的县乡公路行走,找到去往麻渠村的岔路口,跨越百余米长的漫水桥,爬行二三里坡陡弯急的水泥路,见到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泥广场,以及两排平房和窑洞,就是麻渠村“两委”阵地。
“全村有168户、685人,实际居住的有50多户,150多人;去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支书胡广明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村民大多数养羊,少则几只,多的有一百多只;也种一些玉米和杂粮。”
“麻渠村是全镇最后一个硬化通村公路的村庄,”殿市镇副镇长渠顺国介绍,“过去政府优先硬化涉及较多村庄的通村路,直到2015年,单独给麻渠村修了2.3公里水泥路。”
“今年还要把村组土路改造成砖轧路,三条路总计6.4公里。”大学生村官钱义文说,“现在正施工着,估计再有一个月时间就完工了。”
聊天中,一位满脸沧桑的男子来村委会串门,他叫马存如,今年62岁,儿子在外打工,他独自在家居住,现在喂养60多只羊子。
“去年检查出心脏病,也干不了重活,走得快了就晕倒了。”马存如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现在每天吃两种药,一年下来医保报销过后,自己花费5000多元。”“我不拖累儿子,也不拖累村里,现在生活也得过了,去年卖了9只羊。”马存如说,“平时去地里捡些玉米秆,再买些玉米粒、油渣喂羊;还种些高粱、谷子。”
令人遗憾的是,今年马存如的羊子死了30多只,有的羔羊被流浪狗咬死了,有的在生产时死亡,也有成年羊病死的;村里正打算给马存如申请一些救济。
临近黄昏,在返回村委会的路上,村主任曹振风又介绍了一些村里的情况。今年,除了修建砖轧路,村里还正在建设一批场窖,彻底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
曹振风说,今年政府投资,给每户村民家建一个场窖,收集雨水。每个场窖包含专用集雨场120平方米,储存用的水窖40立方米,单个投资1万元,计划建设97个。
晚上7点多,记者在村主任曹振风的带领下,走入正在施工的村组道路。工人们还在用砖砌路,一名白发老者盘腿坐在刚砌好的砖路边上,看着工人施工。
“这人可热心了,昨天在他家附近施工,他花了18元给工人买了三盒烟,还从家里拿了一瓶酒给工人喝。”曹振风笑着说。
老者叫王子英,今年79岁,是一名老党员。他老伴81岁,瘫痪在床,儿媳和女儿轮流照顾。去年他家养了7只羊,冬季卖了4只。“工人们一天干活也辛苦,慰问一下也是应该的。”王子英说,“过去的土路一下雨就是稀泥,滑得走不成。”
谈到自家的生活,王子英说:“儿女们要买东西时我不让他们花费,我有收入,多养几只羊,日子也得过了。”
“老了不服老,病了不服输,日子自己过,自强向前行。”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内心发出由衷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