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勠力同心聚合力 产业发展助脱贫
蟠龙镇干部帮扶贫困户栽植果树。
本报讯(杨磊 报道)近年来,宝塔区蟠龙镇采取“政府+产业+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为民谋划,深入开展土地流转示范,引导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扶持各项产业,加大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群众走产业发展脱贫致富路,多措并举致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该镇辖36个行政村,与延川、子长、安塞三县毗邻接壤,是宝塔区农业大镇之一。205省道和神延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镇现有人口7025户,23321人,其中农业人口6642户,22257人,城镇居民383户,1064人。全镇设40个党组织,有党员1098名。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50亩,苹果面积26886亩,退耕还林面积156322.6亩。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扶贫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该镇举全镇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该镇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短期以庭院养殖、劳务输出、就业扶持为主,长期以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强化盛果园、改造老果园、发展新建园、改良葡萄园,全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今年来,在鲁屯、姬塔新栽果树800余亩;改造圪驮村大弓棚39座;进一步扩大永胜村的养猪、卧虎湾村弓棚香菇的种养规模,去年通过崖底村在果树地套种红葱示范,效果比较好。今年进行大力推广,在后山尧村、鲁屯村果树地新增套种红葱1200余亩。通过各村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76余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同时还为其他贫困户和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加快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该镇积极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贫困户和广大群众从传统的种养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并组织贫困户和群众向这些产业发展好的村户学习借鉴,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镇,积极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户传经授道,带动和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走上产业脱贫路。同时加强对发展产业先进性事迹的宣传,树立典型模范,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例如郭家庄村村民沈忠艳,今年40多岁,种植大棚已有18个年头了,她从原来的蔬菜种植发展到近几年的西甜瓜种植,在当地也是最有经验的大棚甜瓜种植能手;眼下,沈忠艳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现有旧棚的架子去掉、升高棚顶,改造升级成第五代大棚,这样棚里温度升高,产量上去,自己的收入也就提高了;永胜村村民张峰也是模范种养户,他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会,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经过慎重考虑,他把家里近800平方米的空地重新整理利用,修葺建设成猪圈,开始发展他的养猪产业。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育有猪仔256头,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还有卧虎湾村的姜刘洋已投资三十余万元,建成22坐弓棚,其中4座弓棚香菇,第一茬已产生经济效益4万余元;1棚观赏灵芝(半年周期)按目前市场阶能纯收入4万元。他说如果有贫困户和村民想致富,可提供菌捧,生产的香菇按市场价统一回收。
为保证产业能够长效发展,贫困户稳定增收,各村第一书记积极对接和协调有关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定期对产业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从而为该镇脱贫攻坚打下长效的产业基础。
本报讯(杨磊 报道)近年来,宝塔区蟠龙镇采取“政府+产业+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为民谋划,深入开展土地流转示范,引导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扶持各项产业,加大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群众走产业发展脱贫致富路,多措并举致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该镇辖36个行政村,与延川、子长、安塞三县毗邻接壤,是宝塔区农业大镇之一。205省道和神延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镇现有人口7025户,23321人,其中农业人口6642户,22257人,城镇居民383户,1064人。全镇设40个党组织,有党员1098名。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50亩,苹果面积26886亩,退耕还林面积156322.6亩。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扶贫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该镇举全镇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该镇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短期以庭院养殖、劳务输出、就业扶持为主,长期以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强化盛果园、改造老果园、发展新建园、改良葡萄园,全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今年来,在鲁屯、姬塔新栽果树800余亩;改造圪驮村大弓棚39座;进一步扩大永胜村的养猪、卧虎湾村弓棚香菇的种养规模,去年通过崖底村在果树地套种红葱示范,效果比较好。今年进行大力推广,在后山尧村、鲁屯村果树地新增套种红葱1200余亩。通过各村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76余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同时还为其他贫困户和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加快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该镇积极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贫困户和广大群众从传统的种养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并组织贫困户和群众向这些产业发展好的村户学习借鉴,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镇,积极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户传经授道,带动和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走上产业脱贫路。同时加强对发展产业先进性事迹的宣传,树立典型模范,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例如郭家庄村村民沈忠艳,今年40多岁,种植大棚已有18个年头了,她从原来的蔬菜种植发展到近几年的西甜瓜种植,在当地也是最有经验的大棚甜瓜种植能手;眼下,沈忠艳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现有旧棚的架子去掉、升高棚顶,改造升级成第五代大棚,这样棚里温度升高,产量上去,自己的收入也就提高了;永胜村村民张峰也是模范种养户,他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会,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经过慎重考虑,他把家里近800平方米的空地重新整理利用,修葺建设成猪圈,开始发展他的养猪产业。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育有猪仔256头,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还有卧虎湾村的姜刘洋已投资三十余万元,建成22坐弓棚,其中4座弓棚香菇,第一茬已产生经济效益4万余元;1棚观赏灵芝(半年周期)按目前市场阶能纯收入4万元。他说如果有贫困户和村民想致富,可提供菌捧,生产的香菇按市场价统一回收。
为保证产业能够长效发展,贫困户稳定增收,各村第一书记积极对接和协调有关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定期对产业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从而为该镇脱贫攻坚打下长效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