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建立三级乡风文明促进会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
■麻军峰
三原县陵前镇地处县城北部的白鹿塬上,因位于唐永康陵以南而得名。2016年以来,针对村民办理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以及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缺失、民事纠纷调解不力、村民安全意识淡薄、农村赌博陋习抬头、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镇党委、政府在镇、村、组建立起三级乡风文明促进会,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路子。四项举措有力地推动乡风文明促进工作。
强化领导做保障。为保证此项工作方向不跑偏,力度不减弱,镇上成立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乡风文明促进会的组建和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夯实职责明任务。明确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使其做到有章可循,稳步推进,是实现其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基础。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陵前镇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即:在农村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同时,确定了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八项工作职责: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乡风文明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协助镇村办好食安、环卫、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妇女权益保护等公共事务;对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办理的红白事进行记录备案。监督《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的人成绩。落实情况;联系镇食安部门,对各村的红白事餐饮进行规范管理;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情况,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进行考核,进行表彰奖励。
规范制度促运行。首先,由市人大代表薛笃同志发起,在县民政局备案后成立了陵前镇乡风文明促进会,并制定了章程和工作制度。其次,由各村三委会提名推荐,镇乡风文明促进会考察批准,任命了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的领导机构。再由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聘任各村民小组的红白事大总管为各村民小组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最后,村民填写加入乡风文明促进会申请书,承诺遵守各项规定,成为正式会员。
广泛宣传造氛围。在每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或者村内中心显眼位置,制做了宣传牌,向群众宣传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职责和《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群众家里过红白事,由村上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摆放在事主家门口,向来宾说明节俭办事是全镇的统一要求。另外,镇政府还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宣传车进村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此项工作。
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干部群众竖起大拇指。
乡风文明促进会成立后,通过实打实的工作,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柴家窑村的张建华、马连宏、李万良3户群众家里过事,率先按照《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提出的烟、酒、菜的标准待客。事后一算账,平均每户省了3000元。
柴家窑村新胜组的蒙海峰与邻居因为盖房子的地界产生了矛盾,该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主动上门调解,化解了矛盾。
太和堡的马克明被附近村民骑电动车撞伤后,该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马继荣通过协调后,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
大寨村群众李文看到在乡风文明促进会的监督下,村内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兴地说,镇上抓乡风文明促进会这项工作,真的是抓到了群众心里。“柴家窑村村委会主任王卫说:我们村的乡风文明促进会,不但帮助村民过红白事省了钱,确保了聚餐的安全。还成为村委会工作的有力帮手”。
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和干部群众的评价,充分证明了陵前镇开展的此项工作在广大农村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如果说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那么乡风文明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因此,乡风文明促进会这支队伍,从引导教育农民告别愚昧走向文明,重塑新农村的灵魂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谓是一支发挥重要作用的奇兵。陵前镇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建立,有效的破解了村委会对于个别村民不遵守社会道德和民俗秩序束手无策的难题。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农村红白事大总管具备的“德高望重能力强、熟悉民间规则和本地实际情况”优势,建立以他们为主要负责人的乡风文明促进会,使得该组织在强化乡村管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章》总纲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陵前镇建立乡风文明促进会,吸收德行高能力强的民间达人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形式的重要探索,也是以德治国精神的充分体现。当然,此项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践当中,不完善之处难以避免,还需在工作当中不断的改进和克服。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地深入推进,乡风文明促进会定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系三原县陵前镇人大主席)
三原县陵前镇地处县城北部的白鹿塬上,因位于唐永康陵以南而得名。2016年以来,针对村民办理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以及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缺失、民事纠纷调解不力、村民安全意识淡薄、农村赌博陋习抬头、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镇党委、政府在镇、村、组建立起三级乡风文明促进会,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路子。四项举措有力地推动乡风文明促进工作。
强化领导做保障。为保证此项工作方向不跑偏,力度不减弱,镇上成立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乡风文明促进会的组建和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夯实职责明任务。明确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使其做到有章可循,稳步推进,是实现其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基础。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陵前镇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即:在农村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同时,确定了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八项工作职责: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乡风文明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协助镇村办好食安、环卫、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妇女权益保护等公共事务;对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办理的红白事进行记录备案。监督《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的人成绩。落实情况;联系镇食安部门,对各村的红白事餐饮进行规范管理;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情况,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进行考核,进行表彰奖励。
规范制度促运行。首先,由市人大代表薛笃同志发起,在县民政局备案后成立了陵前镇乡风文明促进会,并制定了章程和工作制度。其次,由各村三委会提名推荐,镇乡风文明促进会考察批准,任命了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的领导机构。再由各村乡风文明促进会聘任各村民小组的红白事大总管为各村民小组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最后,村民填写加入乡风文明促进会申请书,承诺遵守各项规定,成为正式会员。
广泛宣传造氛围。在每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或者村内中心显眼位置,制做了宣传牌,向群众宣传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工作职责和《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群众家里过红白事,由村上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摆放在事主家门口,向来宾说明节俭办事是全镇的统一要求。另外,镇政府还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宣传车进村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此项工作。
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干部群众竖起大拇指。
乡风文明促进会成立后,通过实打实的工作,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柴家窑村的张建华、马连宏、李万良3户群众家里过事,率先按照《陵前镇红白事十项规定》提出的烟、酒、菜的标准待客。事后一算账,平均每户省了3000元。
柴家窑村新胜组的蒙海峰与邻居因为盖房子的地界产生了矛盾,该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主动上门调解,化解了矛盾。
太和堡的马克明被附近村民骑电动车撞伤后,该组乡风文明促进会负责人马继荣通过协调后,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
大寨村群众李文看到在乡风文明促进会的监督下,村内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兴地说,镇上抓乡风文明促进会这项工作,真的是抓到了群众心里。“柴家窑村村委会主任王卫说:我们村的乡风文明促进会,不但帮助村民过红白事省了钱,确保了聚餐的安全。还成为村委会工作的有力帮手”。
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和干部群众的评价,充分证明了陵前镇开展的此项工作在广大农村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如果说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那么乡风文明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因此,乡风文明促进会这支队伍,从引导教育农民告别愚昧走向文明,重塑新农村的灵魂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谓是一支发挥重要作用的奇兵。陵前镇乡风文明促进会的建立,有效的破解了村委会对于个别村民不遵守社会道德和民俗秩序束手无策的难题。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农村红白事大总管具备的“德高望重能力强、熟悉民间规则和本地实际情况”优势,建立以他们为主要负责人的乡风文明促进会,使得该组织在强化乡村管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章》总纲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陵前镇建立乡风文明促进会,吸收德行高能力强的民间达人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形式的重要探索,也是以德治国精神的充分体现。当然,此项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践当中,不完善之处难以避免,还需在工作当中不断的改进和克服。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地深入推进,乡风文明促进会定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系三原县陵前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