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读写生意趣
    西安 孙文胜
 
    喜欢上读书,纯属偶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在读中学。有天放学,我看见村组长家门口围了一群人。大伙儿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好不热闹。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五哥在给大家读报纸。里面的内容有涉农政策、种植养殖、传经送宝、邻里关系……翻到最后一版,还有,小快板、打油诗,乡村故事等等。这啥报吗?咋把咱农村的事,由大到小,旮旮旯旯儿倒腾得这么清?一看报头,原来是《陕西农民报》(现《陕西农村报》)。怪不得认识字不认识字的,个个都喜滋滋的,原来农民也有了专门的报纸了!
    从那天起,我除了关注这份农家报,课余时间还喜欢上了阅读。《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等书,就是那个时候读过的。有年暑假,我为了看小伙伴一本《铁道游击队》,整整帮人家打了半个月猪草。
    读着书,看着报,我也拿起笔开始写周围的人和事。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收集的乡谣,吟唱它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大字识不了一手心,但乡村口口相传的故事、歌谣,心里却装得满登登的。我们围在一起剥蒜瓣,她会说唱:“一骨朵蒜,两骨朵蒜,他爸他妈爱吃蒜,把娃给到北山县。路又远,井又深,板住辘轳骂媒人。围绕蒜,还会让我猜: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她唱的乡谣,多以身边的景物、动物或植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语言极富张力和乐感。比如,1988年我在陕农报发表的那首《卖菜谣》,就有这样的句子:“葱杆好似炮筒筒,戳在地里朝天轰。轰的辣子满身红,打的茄子乌又青。生姜吓得地里拱,死拉硬拽不出征。”这篇稿件投出去不久就有了回音,第一次上省级报纸,我激动得欢呼雀跃。母亲也受到鼓励,我顺势又搜集整理了几篇民间故事。
    此后,我读的书更加宽泛,哲学、历史、地理、外国文学作品都有涉猎,文字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劳动之余,乡村的诸多物事都成了我笔下的文字。我写过虽苦尤乐、喜欢唱自乐班的邻家三姐;写过不为利诱,坚守匠道的木匠二哥;写过孝敬公婆、勤俭持家的好媳妇,就连麦子、玉米、劳动场景等我都悉心描述,力争写出味道。近些年,我有多篇小说、散文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有的还登上了《读者》和《农民文摘》,入选《中国散文精选300篇》《乡村记忆》《星光闪耀——2016年中国闪小说佳作选》等多种选本。
    读书益智,也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