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结”与“解”
——古凤州花椒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
    本报记者 王永兴 通讯员 豆蓓
    近年来,凤县突出电商平台建设,强化创业主体培训,健全物流配送网络,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新路径。而凤县古凤州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电子商务成功典型案例之一,也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壮大。
    花椒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凤县古凤州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素有“川陕锁钥”之称的中国最美小城——凤县。
    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合作社主要从事组织采购、供应合作社成员产销花椒、花椒芽菜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合作社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花椒、花椒芽菜;开展合作社成员所需的花椒、花椒芽菜贮藏服务;为合作社成员引进花椒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与合作社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
    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方式,设有独立的电子商务部门,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种电商知识培训。
    去年,合作社通过参加各地组织的农产品展会,积累了大批的线上和线下客户,现有合作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有“天下丰收”,中国移动的“寻秦集”,中星集团线上购物平台。今年,合作社开始着手建立淘宝平台与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古凤州”品牌的国内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合作社已全部实现种植过程可视化,物联网络自动化,质量检测公开化,便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创办了陕西首家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为一体的无缝链接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全面实现了“基地产品直达餐桌”、“线上线下立体体验”,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年产值逾千万元。
    传统观念制约电商发展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制约古凤州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知名度不高。一方面,网店知名度不够。当前,网络销售平台多,竞争压力比实体商店大,要想引起关注,必须提高网店知名度。另一方面,农产品品牌繁多,全县共有300多个品牌,但是在全省甚至全国有知名度的产品不多,至今全县只有5家QS认证的商标品牌。“古凤州”品牌的推广没有做到位,“古凤州”品牌也只是一个地域性品牌,品牌知名度与信誉度不高。
    电商意识不高。农村消费群体虽然庞大,但较低的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影响了农户“触网”意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加之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担心网购的产品无法得到品质保障,存在着观望态度。
    电商人才匮乏。合作社当前的销售模式是采用“线下”+“线上”,合作社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目前面临着本地电子商务人才难招,外地人才不来。从事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集中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和大量社会闲散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缺乏长远目标和规划。
    电商配套落后。物流、网络、支付、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较为落后,严重制约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比如: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网络宽带狭窄、接入速率低、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网络成本费用高、快递费用相比其他地区过高等问题。
    电商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
    完善措施,打造政策洼地。根据凤县实际,制定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就业相关的配套政策,给电商工作者及村级服务站合伙人以更多的政策扶持,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列入对各镇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评。
    深化培训,打造电商队伍。定期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为有志于电商工作的人提供政策解释、业务指导,持续培养农村电商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网络技术知识等多类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电商、支持电商、信赖电商、参与电商。
    强化开发,构建凤县品牌。利用凤县资源禀赋、生态良好这一优势,注重凤县农特产品产业链,形成规模生产(种植、养殖)、规模加工、规模营销的新格局。着力构建“凤县生态产品”统一品牌,统一种养标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单位定价,追求凤县农特产品品牌电商效应,从而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实优质品牌产品,做强特色电子商务。
    加大建设,培育电商园区。加大农村村组道路、宽带网络以及农村物流点等基础建设,建设完善县镇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积极组织企业对接电子商务招商活动,重点抓好与阿里巴巴、京东、供销e家、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加大力度推进电商项目尽快落地,促成更多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凤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