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榆阳区赵家峁村“确权确股不确地”
美丽的农村风光。
乡间小路。
农村风貌。
本报记者 贺世梁
3月16日,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山村——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异常热闹。这一天,对赵家峁乃至全省农村改革来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全村630个股民,领到了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
3月中旬的陕北高原,乍暖还寒,春潮涌动。榆阳区赵家峁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居,十分显眼;民居旁边,广场园林交错,亭台廊道相连;山峁上,现代化种植养殖区依山而建,标准化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山沟里,休闲游乐景点傍水靠山,各有千秋,一派十足的田园山水韵味。
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赵卫军说,“原来村里可不是这个模样。全村面积7.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5.4亩、林地4.2亩。4个村民小组户籍登记的171户575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散居着的20来户人家,基本属于‘386199’部队。住房都是老旧窑洞,做饭靠烧柴,吃水也只能是地下水,耕地全部是亩二八分的‘绺绺地’。村民们改善耕地条件、扩大耕地规模、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很强烈。”
2013年6月,陕西信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平赵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当日,张春平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整章建制,谋划发展。张春平最初的设想是:修建温棚、养殖场区等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村里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是,项目启动时,用地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建设设施果蔬基地、现代养殖区,修建新民居,需要集中连片的大面积土地。但现实情况是,村里耕地、林地分布零散,土地多半撂荒,经营权又在各家各户手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春平经过多次讨论、开会村民大会,最终,村上初步拿出了以土地折股流转、动员外出创业能人和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办法。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赵家峁村里好多人外出搞工程、做生意挣了钱,都想帮助村民共同致富。村支书张春平一带头,大家纷纷响应。张春平给村民承诺:“凡是村民想现金入股的,没钱我给大伙担保贷款,挣了钱大家按股分红,赔了由我包底。”
事关重大,这一创新性举措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全区的产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张春平和村“三委”一班人决定向上级党委和相关部门请教,试着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方向上寻找答案。
通过寻找,大大超出了张春平他们的预料。时任榆阳区副区长、现任区政协主席雷亚雄了解情况后,多次到赵家峁村调研,结合国家和省、市、区农业政策,深入思考,提出新时期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
2013年9月,时任榆阳区区长、现任区委书记苗丰,带领雷亚雄和全区涉农部门负责人,深入赵家峁村调研。他对赵家峁村的做法给予了肯定:“村党支部要团结带领全村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各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013年10月,赵家峁村经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层层讨论,决定成立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润园、丰景两个种养合作社,实施以土地折股流转、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办法,解决发展用地矛盾和前期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2014年10月,赵家峁村被确定为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榆阳区主要领导在改革顶层设计上超前谋划,在规划细节实施上严格把关,多次在该村召开常委会、现场会、观摩会、办公会,专题研究问题,推动改革前进。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在赵家峁村调研时说,“深化农村改革不能等、不能靠。要科学规划,大胆实践。突破难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015年,赵家峁又启动了休闲度假村项目。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村干部张力勤说,“建设休闲度假村,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还要让项目有盈利点,最终要让村子富起来。”
从去年2月份开始修滑索,到7月景区各项目完工正式开放,当时景区项目用地、修建景区主干道用地,涉及30多座村民的祖坟。要让村民搬祖坟,难度可想而知。驻村干部、村里党员挨家挨户给农户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为乡亲们着想,最终解决了搬迁问题。
去年7月,该村休闲度假项目建成开放。每逢假日周末,驱车奔往赵家峁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赵家峁村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单日接待最高峰值达到2万人次,5天时间旅游项目收入7万元,农家乐和特色餐饮等营业收入超过6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蝶变”效应不断显现,农民的林木财产怎么办?归属权、经营权怎么算?于是就又有了确股。就是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民小组集体,“确股”,就是把土地、人口、劳动贡献、资金、旧房产等转化为股权(其中,土地股占38%,人口股占22%,劳动贡献股占5%,资金股占23%,旧房产股占12%),并把这些股份量化到人,,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这样每个农民手里就有了“五个产权”。
股权量化后,怎样经营?于是就又有了“不确地”。不确地,就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份后,每户人家不再具体经营某一块指定的地,而是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进行流转经营。
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赵家峁村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产权关系,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重大转变。
确股前先要确定股民。赵家峁村将2015年10月1日定成了基准日,基准日之前核定的人口既是股民也是村民,基准日后的新增人口只是村民,不享受合作社分红,只能通过继承和转让来获得利益。确权、确股、不确地后,村集体经济由谁经营?农民利益如何实现?
去年,赵家峁村又整合了村集体原有的一个农业公司和两个合作社,成立了“赵家峁股份经济合作社”,把量化给农民的股份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按股分红,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了尽可能保障村民利益,在2015年3月就定好了这个基准日,留了大半年的时间让大家准备,只要是基准日前户口迁回本村的都是股民。
赵家峁村在推行改革的短短3年时间内,土地流转和产权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集体资产已逾千万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达到11200元,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共计流转土地5300亩,现金入股432.5万元。已经形成了两大主导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建成了150亩葡萄种植区、35亩现代养殖小区、33棚设施蔬菜大棚、150亩山地苹果、30亩酥梨;休闲度假村也基本成形,已投入使用,景区内设有空中滑索、森林穿越、水上游乐、河滩烧烤、农家乐体验等娱乐项目,还有1947年开国上将王震将军转战陕北驻扎过的老院子等,都被建成了旅游景点。
目前,榆阳区在总结赵家峁村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北部推广集体经营性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南部推广综合经济股份合作制模式,城中村、城郊村推广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模式,这“三种模式”成为榆阳农村改革的亮点。张春平手指着远处新修的梯田告诉记者,下一步,赵家峁村规划建设300亩葡萄酒庄基地、1000亩旱作农业试验田、1500亩杏树文化观光区……
榆阳区农业局负责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人员刘红金说:“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全省成立的第一个以资源性资产作为改革重点的集体经济组织。这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精神’在黄土高原的生动实践。这一改革破解了山区土地零散、贫瘠撂荒、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村集体经济‘空壳’难题,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多年来农村综合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
乡间小路。
农村风貌。
本报记者 贺世梁
3月16日,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山村——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异常热闹。这一天,对赵家峁乃至全省农村改革来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全村630个股民,领到了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
3月中旬的陕北高原,乍暖还寒,春潮涌动。榆阳区赵家峁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居,十分显眼;民居旁边,广场园林交错,亭台廊道相连;山峁上,现代化种植养殖区依山而建,标准化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山沟里,休闲游乐景点傍水靠山,各有千秋,一派十足的田园山水韵味。
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赵卫军说,“原来村里可不是这个模样。全村面积7.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5.4亩、林地4.2亩。4个村民小组户籍登记的171户575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散居着的20来户人家,基本属于‘386199’部队。住房都是老旧窑洞,做饭靠烧柴,吃水也只能是地下水,耕地全部是亩二八分的‘绺绺地’。村民们改善耕地条件、扩大耕地规模、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很强烈。”
2013年6月,陕西信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平赵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当日,张春平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整章建制,谋划发展。张春平最初的设想是:修建温棚、养殖场区等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村里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是,项目启动时,用地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建设设施果蔬基地、现代养殖区,修建新民居,需要集中连片的大面积土地。但现实情况是,村里耕地、林地分布零散,土地多半撂荒,经营权又在各家各户手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春平经过多次讨论、开会村民大会,最终,村上初步拿出了以土地折股流转、动员外出创业能人和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办法。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赵家峁村里好多人外出搞工程、做生意挣了钱,都想帮助村民共同致富。村支书张春平一带头,大家纷纷响应。张春平给村民承诺:“凡是村民想现金入股的,没钱我给大伙担保贷款,挣了钱大家按股分红,赔了由我包底。”
事关重大,这一创新性举措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全区的产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张春平和村“三委”一班人决定向上级党委和相关部门请教,试着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方向上寻找答案。
通过寻找,大大超出了张春平他们的预料。时任榆阳区副区长、现任区政协主席雷亚雄了解情况后,多次到赵家峁村调研,结合国家和省、市、区农业政策,深入思考,提出新时期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
2013年9月,时任榆阳区区长、现任区委书记苗丰,带领雷亚雄和全区涉农部门负责人,深入赵家峁村调研。他对赵家峁村的做法给予了肯定:“村党支部要团结带领全村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各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013年10月,赵家峁村经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层层讨论,决定成立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润园、丰景两个种养合作社,实施以土地折股流转、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办法,解决发展用地矛盾和前期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2014年10月,赵家峁村被确定为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榆阳区主要领导在改革顶层设计上超前谋划,在规划细节实施上严格把关,多次在该村召开常委会、现场会、观摩会、办公会,专题研究问题,推动改革前进。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在赵家峁村调研时说,“深化农村改革不能等、不能靠。要科学规划,大胆实践。突破难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015年,赵家峁又启动了休闲度假村项目。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村干部张力勤说,“建设休闲度假村,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还要让项目有盈利点,最终要让村子富起来。”
从去年2月份开始修滑索,到7月景区各项目完工正式开放,当时景区项目用地、修建景区主干道用地,涉及30多座村民的祖坟。要让村民搬祖坟,难度可想而知。驻村干部、村里党员挨家挨户给农户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为乡亲们着想,最终解决了搬迁问题。
去年7月,该村休闲度假项目建成开放。每逢假日周末,驱车奔往赵家峁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赵家峁村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单日接待最高峰值达到2万人次,5天时间旅游项目收入7万元,农家乐和特色餐饮等营业收入超过6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蝶变”效应不断显现,农民的林木财产怎么办?归属权、经营权怎么算?于是就又有了确股。就是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民小组集体,“确股”,就是把土地、人口、劳动贡献、资金、旧房产等转化为股权(其中,土地股占38%,人口股占22%,劳动贡献股占5%,资金股占23%,旧房产股占12%),并把这些股份量化到人,,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这样每个农民手里就有了“五个产权”。
股权量化后,怎样经营?于是就又有了“不确地”。不确地,就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份后,每户人家不再具体经营某一块指定的地,而是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进行流转经营。
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赵家峁村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产权关系,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重大转变。
确股前先要确定股民。赵家峁村将2015年10月1日定成了基准日,基准日之前核定的人口既是股民也是村民,基准日后的新增人口只是村民,不享受合作社分红,只能通过继承和转让来获得利益。确权、确股、不确地后,村集体经济由谁经营?农民利益如何实现?
去年,赵家峁村又整合了村集体原有的一个农业公司和两个合作社,成立了“赵家峁股份经济合作社”,把量化给农民的股份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按股分红,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了尽可能保障村民利益,在2015年3月就定好了这个基准日,留了大半年的时间让大家准备,只要是基准日前户口迁回本村的都是股民。
赵家峁村在推行改革的短短3年时间内,土地流转和产权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集体资产已逾千万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达到11200元,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共计流转土地5300亩,现金入股432.5万元。已经形成了两大主导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建成了150亩葡萄种植区、35亩现代养殖小区、33棚设施蔬菜大棚、150亩山地苹果、30亩酥梨;休闲度假村也基本成形,已投入使用,景区内设有空中滑索、森林穿越、水上游乐、河滩烧烤、农家乐体验等娱乐项目,还有1947年开国上将王震将军转战陕北驻扎过的老院子等,都被建成了旅游景点。
目前,榆阳区在总结赵家峁村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北部推广集体经营性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南部推广综合经济股份合作制模式,城中村、城郊村推广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模式,这“三种模式”成为榆阳农村改革的亮点。张春平手指着远处新修的梯田告诉记者,下一步,赵家峁村规划建设300亩葡萄酒庄基地、1000亩旱作农业试验田、1500亩杏树文化观光区……
榆阳区农业局负责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人员刘红金说:“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全省成立的第一个以资源性资产作为改革重点的集体经济组织。这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精神’在黄土高原的生动实践。这一改革破解了山区土地零散、贫瘠撂荒、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村集体经济‘空壳’难题,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多年来农村综合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