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以业促搬 先业后搬
蒿坪镇双星移民安置新区。
新理念 新业态 新动能
宣传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张太东 通讯员 熊耀松 文/图
移民搬迁进入“后搬迁阶段”的一大基本任务就是稳定脱贫。
实施移民搬迁近6年,紫阳县完成搬迁26817户93226人,就业安置率达80%。紫阳是如何破解搬迁中的就业难题,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紫阳县按照围绕园区建社区、围绕社区建工厂、围绕工厂促就业、围绕就业促搬迁的思路,做好搬前、搬中、搬后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以业促搬,先业后搬”的移民搬迁路。
先业后搬 让群众搬得出
作为陕南的一个山区县,紫阳有3.72万户12.9万人需从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的不宜居住区搬出。
如何破解“因贫难搬、因业难搬”两大难题,紫阳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首先对搬迁群众进行全面摸底,详细弄清搬迁群众家庭结构、收入状况、土地面积、产业基础、就业创业意愿等基本情况,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因户施策、因户定扶,提前谋定搬迁户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让群众愿意搬,搬得出,稳得住。
在做好精准入户的同时,紫阳同步抓的另一件事,就是在建社区、甚至社区未建时,便已着手吸纳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返乡能人参与移民搬迁,融社区、园区为一体,带动搬迁群众发展相关产业,破解“因贫难搬、因业难搬”两大难题。
高桥镇远元移民安置社区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垫资建设,共7层8栋312户,安置搬迁户1050人,如今已全部入住。
作为以修脚产业发展壮大的公司,远元集团介入移民搬迁前已有一定规模。公司扩张需要更多员工,而搬迁群众又无好的就业门路。2013年,紫阳便按照“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脱贫群众”的工作机制,对该社区搬迁群众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的优惠政策,与远元集团合作,大力培育修脚足疗新兴产业。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如今,社区入住的搬迁户中,220余户通过发展修脚产业实现了脱贫,人均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远元集团还带动了整个高桥镇、甚至紫阳全县从事修脚行业的人数超1.5万人,在全国28个省兴办修脚企业130余家,开办修脚店1600余家,创造劳务收入超5亿元,修脚产业也成了紫阳产业脱贫的一张靓丽名片。
搬中兴业 群众脱贫有保障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让搬迁群众融进产业链,促其增收,是紫阳县的另一个成功做法。
由返乡能人李远权参与建设的高桥镇裴坝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目前已入住357户。早在开建之时,李远权便琢磨着不能只盖房,得让乡亲有事干。刚好自己也有需求,他便流转土地建起农业园区,紧挨社区又开办了开源富硒科技有限公司,以园区种植的富硒老玉米为原料,生产“深磨坊”牌玉米系列产品,与江浙一带厂商合作销售,如今已解决了200多人就业。目前,开源公司与镇上8个村227户搬迁群众签订了玉米种植和黑猪养殖协议。不少搬迁户在园区和工厂打工,既能挣钱又能顾家,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
搬后扩业 群众企业得双赢
对于即便依托园区已建成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紫阳也并没有满足于“一区一业”,而是发挥政策优势,让更多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落户社区,惠及群众就业脱贫。
红椿镇是紫阳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镇,总人口4447户16824人,在册贫困户1803户5788人。自2011年以来,镇上搬迁安置贫困户2200户8000余人,其中集镇集中安置900户。
去年,在镇上已有依托盘龙茶叶公司,引导搬迁群众带资入股、土地流转、茶园共建等方式实现就业增收的基础上,红椿镇又引进了县内首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钜源鞋服有限公司,建社区工厂,扩充企业布局,解决更多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已组建专业合作社8个,就近解决450人就业,带动搬迁户1524户,实现收益1450万元,使搬迁群众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
搬迁户赵相珍2013年嫁到红椿镇百兔村,起初和爱人在外打工。去年,夫妻俩回到红椿镇,年底一家人搬进了镇上的集中安置点,她还顺利进入鞋厂上班,由于技术熟练,如今一个月就收入3000元。“挣得不比外面少,还能在家照顾孩子,干活也自由,当然这里美了。”提起当下,赵相珍很满足。
公司负责人纪昌军介绍,公司主要生产欧美订单,目前年产值5000余万元,有员工306人,全部为当地村民,其中搬迁户占45%。下一步,他们还将扩大再生产,增加鞋底和总装生产线,预计年生产成品鞋能力将达到200万双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为鼓励企业参与扶贫,紫阳县将企业用工、技能培训等扶贫成效与租金,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直接挂钩,充分激发企业参与扶贫的活力。“政府介入,除了给我们有各类优惠政策,如减免房租、培训项目补助等,最重要的是帮我们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贵,我们和贫困户是双赢。”
新理念 新业态 新动能
宣传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张太东 通讯员 熊耀松 文/图
移民搬迁进入“后搬迁阶段”的一大基本任务就是稳定脱贫。
实施移民搬迁近6年,紫阳县完成搬迁26817户93226人,就业安置率达80%。紫阳是如何破解搬迁中的就业难题,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紫阳县按照围绕园区建社区、围绕社区建工厂、围绕工厂促就业、围绕就业促搬迁的思路,做好搬前、搬中、搬后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以业促搬,先业后搬”的移民搬迁路。
先业后搬 让群众搬得出
作为陕南的一个山区县,紫阳有3.72万户12.9万人需从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的不宜居住区搬出。
如何破解“因贫难搬、因业难搬”两大难题,紫阳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首先对搬迁群众进行全面摸底,详细弄清搬迁群众家庭结构、收入状况、土地面积、产业基础、就业创业意愿等基本情况,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因户施策、因户定扶,提前谋定搬迁户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让群众愿意搬,搬得出,稳得住。
在做好精准入户的同时,紫阳同步抓的另一件事,就是在建社区、甚至社区未建时,便已着手吸纳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返乡能人参与移民搬迁,融社区、园区为一体,带动搬迁群众发展相关产业,破解“因贫难搬、因业难搬”两大难题。
高桥镇远元移民安置社区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垫资建设,共7层8栋312户,安置搬迁户1050人,如今已全部入住。
作为以修脚产业发展壮大的公司,远元集团介入移民搬迁前已有一定规模。公司扩张需要更多员工,而搬迁群众又无好的就业门路。2013年,紫阳便按照“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脱贫群众”的工作机制,对该社区搬迁群众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的优惠政策,与远元集团合作,大力培育修脚足疗新兴产业。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如今,社区入住的搬迁户中,220余户通过发展修脚产业实现了脱贫,人均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远元集团还带动了整个高桥镇、甚至紫阳全县从事修脚行业的人数超1.5万人,在全国28个省兴办修脚企业130余家,开办修脚店1600余家,创造劳务收入超5亿元,修脚产业也成了紫阳产业脱贫的一张靓丽名片。
搬中兴业 群众脱贫有保障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让搬迁群众融进产业链,促其增收,是紫阳县的另一个成功做法。
由返乡能人李远权参与建设的高桥镇裴坝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目前已入住357户。早在开建之时,李远权便琢磨着不能只盖房,得让乡亲有事干。刚好自己也有需求,他便流转土地建起农业园区,紧挨社区又开办了开源富硒科技有限公司,以园区种植的富硒老玉米为原料,生产“深磨坊”牌玉米系列产品,与江浙一带厂商合作销售,如今已解决了200多人就业。目前,开源公司与镇上8个村227户搬迁群众签订了玉米种植和黑猪养殖协议。不少搬迁户在园区和工厂打工,既能挣钱又能顾家,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
搬后扩业 群众企业得双赢
对于即便依托园区已建成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紫阳也并没有满足于“一区一业”,而是发挥政策优势,让更多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落户社区,惠及群众就业脱贫。
红椿镇是紫阳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镇,总人口4447户16824人,在册贫困户1803户5788人。自2011年以来,镇上搬迁安置贫困户2200户8000余人,其中集镇集中安置900户。
去年,在镇上已有依托盘龙茶叶公司,引导搬迁群众带资入股、土地流转、茶园共建等方式实现就业增收的基础上,红椿镇又引进了县内首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钜源鞋服有限公司,建社区工厂,扩充企业布局,解决更多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已组建专业合作社8个,就近解决450人就业,带动搬迁户1524户,实现收益1450万元,使搬迁群众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
搬迁户赵相珍2013年嫁到红椿镇百兔村,起初和爱人在外打工。去年,夫妻俩回到红椿镇,年底一家人搬进了镇上的集中安置点,她还顺利进入鞋厂上班,由于技术熟练,如今一个月就收入3000元。“挣得不比外面少,还能在家照顾孩子,干活也自由,当然这里美了。”提起当下,赵相珍很满足。
公司负责人纪昌军介绍,公司主要生产欧美订单,目前年产值5000余万元,有员工306人,全部为当地村民,其中搬迁户占45%。下一步,他们还将扩大再生产,增加鞋底和总装生产线,预计年生产成品鞋能力将达到200万双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为鼓励企业参与扶贫,紫阳县将企业用工、技能培训等扶贫成效与租金,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直接挂钩,充分激发企业参与扶贫的活力。“政府介入,除了给我们有各类优惠政策,如减免房租、培训项目补助等,最重要的是帮我们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贵,我们和贫困户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