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柔弱肩扛起了重担
——记洛南县巡检镇敬老院院长王会芹
    南星/文
    “大娘,该剪指甲了;大爷,该吃药了;老张,理发了;老李,该换衣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中,她度过了18个春秋。18年来,她以柔弱肩扛起了重担,以院为家,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衷情的敬老事业,献给了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的人群。她就是洛南县巡检镇敬老院院长王会芹。
    1998年12月,原洛南县巡检镇敬老院院长秦景华因年老体弱多病,不能从事敬老院的管理工作。让谁来照顾这些孤寡老人?时任巡检镇镇长的秦忠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到了性格开朗,工作认真,还有一股子闯劲的巡检镇财政所助征员王会芹,她37岁的年龄也正适合干这工作。
    王会芹刚到任时,看到一栋破旧的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一辆架子车,这是十年前巡检镇敬老院的所有家当。她茫然了,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但镇领导的一番话又给了她无穷动力:“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们尽全力帮助你解决。”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2001年初,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王会芹看到养母猪能挣钱。于是,她就从外地买进一头公猪,5头母猪,搞仔猪繁育,当年就收入1.3万元,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的收入也连年攀升。2002年,她尝试着在敬老院的15亩耕地上进行天麻无性栽培,还种植了木耳、药材等经济作物,当年的收入也达8000余元。2003年,她更是放宽眼界,购置了粉碎机、磨面机和压面机,对外加工面粉、面条、豆腐,还制作粮食陈醋,每年院里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弥补了院民经费的不足。
    现在院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生活标准得到很大提高。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先后三次大规模的改造,不断改善院民的居住生活条件。考虑到老人怕冷喜暖,爱睡热炕的生活习惯,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了传统火炕取暖,并为每名院民宿舍统一配置了床、沙发、桌椅、茶几、热水壶、脸盆、水杯、碗筷脚盆、便盆、痰盂等日常生活用品。床上被褥、床单、电褥子、枕头、枕巾和衣服统一配发,定期拆洗更换,牙膏、牙刷、香皂和卫生纸逐月发放,并按月发给院民60元钱的零花钱,还为院民发放了卫生纸、牙膏、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她还组织院民们去风陵渡、华山玉泉院、洛南县城馒头山、老君山等游览观光,到商山敬老院参观学习,让他们感受外面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在她的领导下,争取各方资金支持达30余万元,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还清了全部外债,先后多次改造了院民宿舍、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等,新建了灶房餐厅、购置了办公桌、电视机、橱柜和各类炊具,并安装了电动门,为院民宿舍统一配齐了室内器具,还建起了健身广场,满足了院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她结合院情实际,先后制定完善了《院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成立了生产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机构,负责组织院民生产、安排院民生活、提供安全保卫等相关具体工作,做到了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
    18年来,王会芹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孤寡老人们。五保老人巩安政患食道癌,每天承受着剧烈的病痛折磨,情绪很坏,甚至有了厌世思想,她在病床前耐心开导,从饭店、商店买来营养食品,像儿女一样守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屎倒尿,不厌其烦。老人在临终前说:“闺女,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么多年。”
    2005年2月18日,她的母亲病故了,而院民李忠厚也在同日逝世,她强忍着悲痛,顾不上为母亲尽最后一点孝道、守丧送葬,为李忠厚洗面净身、换衣入殓,组织当地干部群众为其在院办公墓及时安葬。回到家中,母亲已被盖棺入殓,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巡检镇敬老院多次被省市县命名为“十佳敬老院”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王会芹个人先后被国家民政部、陕西省老龄委、商洛市委等部门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优秀服务标兵”“敬老楷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